书城励志柏杨的智慧忠告
31867800000002

第2章 玩嫉妒就是在玩火

我们说妒是万恶之首,还不太中肯,因“套作”的缘故,受模子之限,施展不开,实际上妒不仅是万恶之首而已,简直是万恶之源,不要说染上了一点,就是望一眼都能使人发癫。

——柏杨《万恶之源》

谈起欲念,因“他有而我无”引起的嫉妒为万恶之首,痛苦之源。不是么,吕后因嫉妒戚夫人及其子如意,不惜鸩杀刘邦的亲骨肉,将戚夫人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彘,导致吕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因此吓出了大病,骂她不是人。后来一个比她还厉害还有眼光有谋略的女人武则天也效法她,把情敌王皇后、萧淑妃如法炮制,令人发指。嫉妒使她们视人命为儿戏,其邪恶的力量真是不可忽视啊!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寄生着嫉妒,不管是伟人还是凡人。

大凡古今能妒者,基本上都少有好下场的,隋炀帝因嫉才妒能,招致群臣离心离德而覆亡;杨秀清因权欲熏心,嫉妒洪秀全和众亲王,想夺天王之位,最后被杀……就算能活着走到尽头,恐怕也没有一个能心情舒畅地离去,到最后也是受尽嫉妒别人的痛苦,死都不能解脱。

若你搞不清楚自己是否在嫉妒,可以看看柏杨先生为你列出的病理分析,可一一对照之。

“女人看到漂亮的女人而赞美之,是爱慕;一声不响,闷在心里生暗气,或用三角眼猛觑,则是嫉妒。男人看见辛苦耕耘的朋友升了迁或发了财而贺之,是爱慕;用鼻孔嗤出声音,或拍大腿曰:‘他真行,会拍,会吹。’则是嫉妒。学者专家,对同行的学术理论成就,虽不赞成,但仍佩服他的耕耘,是爱慕;说他旁门左道,不过是算卦的,因而剔除了他的研究费,则是嫉妒。作家们瞧别人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欣然而喜,是爱慕;而暗下毒手,说她专门跟人轧姘头,或直向警备司令部和调查局报案,说他思想有问题,则是嫉妒。学生老爷看见同班同学考取了大学堂,或出了国,感到与有荣焉,是爱慕;而以对方名字写封信给学堂,声明放弃学籍,放弃奖学金,则是嫉妒。当长官的看见部属名满天下,受人尊敬,喜形于色,是爱慕;而怒火高涨,认为他侵犯了自己的光彩,遇事找点小麻烦,板板脸,以便叫人瞧瞧到底谁伟大,则是嫉妒。大家都做生意,人家生意奇好,自己虚心讨教,是爱慕;而说对方货物全是走私进来的,则是嫉妒。”(柏杨《努力猛哼》)

先辈有云:“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欣喜心;见人有失意事,更当生怜悯心。”若有一念嫉妒,则见人有得,如己有失;见人有失,如己有得。嫉妒之心宛如一把利刃,譬如见到别人有什么胜过自己的,例如钱财多、地位高,或名誉、学问等等,内心便自然而然地生起了嫉妒,且如刀割自己身体般的难受,嫉妒心之可怕,由此可知。(许添诚《金刚经持验录》)

并且,嫉妒心一起,注定害人害己。就算打击了被妒之人,获得一时快感,但最终或失人意众叛亲离,或失臂膀无依无靠,反正都是心身上的双重煎熬。

嫉妒,不仅给他人带来痛苦、损害和灾难,而且对自己也是有害的,所以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他是他自己的敌人。”嫉妒心强的人,一般自卑感较强,没有能力、没有信心赶超先进者,但却又有着极强的虚荣心,不甘心落后,不满足现状,所以看到一个人走在他前面了,他眼红、痛恨;另一个人也走在他前面了,他埋怨、愤怒、说三道四;第三个人又走在他前面了,他妒火上升、坐立不安……一方面他要盯住成功者,试图找出他们成功的原因;另一方面嫉妒又使得他心胸狭窄,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的成功,觉得别人成功的原因似乎都是用不光彩的手段得来的。因而便想方设法去贬低他人,到处散布诽谤别人的谣言,有时甚至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伤害了别人,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毁掉了自己的荣誉,事后又难以避免地陷进自愧、自惭、自责、自罪、自弃等心理状态之中,为此夜不成眠,昼不能安,自己折磨自己。

嫉妒心强的人,时时刻刻绷紧心上的一根弦,总是处于紧张、焦虑的戒备状态和乌云压顶的窒闷烦恼之中。他们不能平静地对待外部世界和他人,也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他们对比自己优秀的人总是怀着不满和怨恨之情,对比自己差的人又总是怀着唯恐他们超过自己的恐惧之心。

因此他们终日惶恐不安,心理压力很大,活得很累很累。嫉妒和猜忌有不解之缘,有猜忌必有疑心,有疑心必然胡乱猜测和树敌、自寻烦恼和痛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嫉妒者到处寻找刺激,到处寻找怨恨,到处寻找包袱让自己背。他们的痛苦最多,思想包袱最重。嫉妒心理严重者终日生活在自我袭扰中,在自找痛苦和烦恼中度日月,煎熬生命,而又无力自拔,这样很容易引起精神分裂症。

嫉妒会让人一生碌碌无为。嫉妒的受害者首先是嫉妒者自己。莎士比亚说得很确切:“嫉妒是绿眼的妖魔,谁做了他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嫉妒者经常处于愤怒嫉恨的情绪中,势必影响自己的学业、工作和生活。生气是用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嫉妒却是用别人的优点和成就来折磨自己。自己不上进,恨别人的上进;自己无才能,恨别人有才能;自己无成就,恨别人获得了成就。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啊!嫉妒者的光阴和生命就在对他人的怨恨中毫无价值地被消磨掉,浪费掉,到头来两手空空,一事无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你想,一个人的精力无论到何时都是有限的,就像是多大碗能盛多少水一样,若是一天到晚把心思都放在嫉妒别人上,哪里还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将来呢?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嫉妒者都是庸人,他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烦恼、痛苦和思想包袱;他们自己给自己制造“敌人”,树立对立面;他们自己给自己制造不平静,制造绊脚的石头和泥沟。所以,嫉妒者都是无事生非和无事自扰的庸人。

要避免和克服嫉妒,重要的一条是期望值不要过高。想事事都超过别人,事事都优越于别人、比别人强,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那种不切实际的奢求,过高的期望,往往不仅不能达到,反而容易产生嫉妒。每个人都要冷静而客观地衡量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掂一掂自己的分量,制定目标,力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可过高地要求自己。当经过努力达不到既定目标时,不要气馁,更不要嫉妒达到目标的人。要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把目标修订得更切合实际一些,使自己稳步、踏实地前进,切不可对超过自己的人妒忌起来。如果自己未达到目标,人家达到了,就嫉妒人家,做些有损他人的事,既对他人不利,对自己也无所补益。在嫉妒别人成功的愤懑情绪困扰下,必然踏步不前,甚至更加落后,原来可以达到的期望值,反而达不到了。所以,嫉妒别人的结果,倒是害了自己,误了自己的大事,这岂不是太愚蠢吗?目标要视自己的力量和条件而制定,实事求是。这样既可达到目标,又不会嫉妒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少一分虚荣就少一分嫉妒。虚荣心是导致嫉妒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虚荣心强的人如果看到别人在某件事上比自己强,就会产生嫉妒。他们死要面子,追求虚假的荣誉和别人的尊敬,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因此,在生活过程中,最好不要盲目攀比。鼓起勇气努力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期能赶上、超越曾经的对手才是正途。世界上原本就有得意人生和失意人生,你最好选择随意人生,随心随意,随遇而安。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那倒真有可能,因为幸运只是一种自己的感觉,但你千万别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无论你多么的不幸,总会有比你更不幸的人。跟别人比不了,躲开他们总可以吧。劝慰和开导会使自己轻松很多,无形之中稀释了嫉妒的浓度。当你被嫉妒的恶魔缠绕的时候,如果一时找不到知己,另一个好办法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摆脱产生嫉妒的心境,如去参加劳动、去锻炼身体或大声唱唱歌、跳跳舞;做做自己喜好的活动,如绘画、钓鱼、下棋、旅游等等;还可以去大自然里散散步,或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这些都可以冲淡内心的怨恨情绪,使嫉妒心理得到情绪上的宣泄。

嫉妒,就是用别人的幸福作为利器,杀掉自己,然后仇者更快而亲者更痛。

所以聪明的人一旦发觉自己有了嫉妒之心,会立即刹车,先规规矩矩地自责一番,打消冒出来的种种恶意念头,然后把一腔滚烫的嫉妒化为向他人学习的不竭动力,乃至有所成功,超越曾经的对手。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令人振奋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