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
31867300000252

第252章 马明哲

(平安保险董事长兼总裁)

【公司简介】

平安在1988年成立之初,总收入只有418万元,利润190万元。如今平安年保费收入已达到618亿元,增长速度居全国各大保险公司之首。平安的不良资产远小于1%,是亚洲资产质量最好的金融企业,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保险公司。平安表现出来的高成长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引人注目。

【个人档案】

******1988年起担任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董事、总经理;1994年至今任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安之所以能取得这般成就,长期以来身居董事长兼总裁的******当然功不可没。

【管理技巧】

******有一个著名的观念:“中国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事事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河上已经有桥,我们就不必去冒险涉水,付一些过桥费就可以过去了。风险小,也赢得了时间。”

有种想法一直在******心中盘旋。平安的远景何在?要做一家专业保险公司还是综合金融服务公司?******不满足于做单一的保险业务。他认定,未来的10年间,将是中国的金融服务业腾飞的“机会窗”,中国具备产生像花旗、汇丰那样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的条件。

******说服董事会作出重大决策业务战略向寿险倾斜。并且,他开始高薪从香港、英国等地聘请保险专家,要改写中国保险业的历史。

此后几年,平安迎来了其业务高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黄金阶段。随着各地分支机构的开设及个人寿险业务的推出,伴随的是从南方到北方、沿海到内地的市场争夺战,是弱小的挑战者试图转变为市场领导者的顽强努力。

几乎在获准开业的每一座城市,平安都展开猛烈的攻城略地之举。由于拥有股份公司的管理机制、专业化的“西式”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员工,那是一场又一场国内保险业前所未见的遭遇战,******带领士气高昂的平安员工们创造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经典“战役”。

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上海平安战友邦”。中央电视台当年还以此为题做过专题报道。

最早在中国内地开展个人寿险业务的,是在上海的美国友邦公司,由来自台湾的保险名将徐正广统领,在上海滩掀起了保险热潮,一度占有上海90%以上的市场份额,骄人的业绩使友邦对于未来在整个中国市场的前景产生了极其乐观的遐想。未料,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在总经理何志光的带领下绝地反击,仅仅2年时间,竟令对手溃不成军。此后若干年,在保险市场开放度最高的上海,平安与15家中资、中外合资、外资寿险公司同场竞技,年年稳坐寿险市场的头把交椅。

上海之战是******的成名之战,是平安即将成为内地寿险市场领导者的一次预告性的演出,影响极其深远。

【成功秘诀】

战略部署准确;

机制灵活多变。

【经典语录】

“对于竞争之道,我赞同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