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
31867300000229

第229章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联合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CEO)

【公司简介】

1993年,正值俄罗斯的非国有化改革初起阶段,即所谓丘拜斯私有化或债券私有化阶段,实行的是通过给所有公民(包括婴儿)发放私有化债券的形式来分配国有资产。当时,弗拉基米尔·波塔宁以1万美元的本金创立了联合进出口银行。到1996年9月底,这家银行已成为了全俄最大的私营银行。

【个人档案】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出生于莫斯科一名苏联外贸部高级官员的家庭。早年,他依靠家庭背景就读于莫斯科的精英学校——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即进入外贸部,从事原材料进出口贸易工作。1992年,波塔宁创办了国际金融公司,成为该公司总裁。1993年成立了联合进出口银行。

【管理技巧】

(1)把国有企业抵押拍卖,从中获利。

1995年3月,波塔宁向政府提出关于将国有企业进行抵押拍卖的建议,并将债券私有化。然后,他利用这些债券取得了数千家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借助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机会,波塔宁先后控制了石油控股公司“辛丹卡”、库兹涅茨基冶金企业、诺沃利别兹基钢铁厂、诺沃库兹涅茨基铝厂、西北内河船运公司、外贸组织“果菜进口联盟”和“重工业出口”等一系列建材、印刷、贸易公司。

1995年,俄罗斯的非国有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大型国企先进行股份制改造,再拍卖或招标出售股份。波塔宁在此时被聘为政府顾问,协助设计改造和出售方案。在其他寡头的支持下,波塔宁设计出了著名的“贷款换股份”计划。结果他如愿以偿地将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收入囊中,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第五大石油公司Sidanko等一系列工业企业。

(2)掌握金融帝国,完成企业收购、控股。

经过多年准备,波塔宁在1992年成立了自己的私人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第二年,“国际金融公司”并入了联合进出口银行。而后,他利用金融资本展开了一系列收购,控制了一大批企业,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的完美融合,缔造了波塔宁集团。

(3)根据政局新变化改变策略。

面对2000年上台后的****誓言要“将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在叶利钦政权下发迹的波塔宁行事开始处处小心谨慎,并处处表明自己的合作态度。在政治上,他不与****公然作对,反而以颇为合作的态度招架对其财产来源问题的攻击,并委婉地承认****对寡头进行打击的合理性。此外,为了响应****提出的对社会多作贡献的号召,波塔宁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每年至少拿出100万美元救助孤儿和设立奖学金。这使波塔宁保存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成功秘诀】

根据政局新变化改变策略。

【经典语录】

“****在政治和生意之间划了一条边界,而我绝对不会越界。”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