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巨兽异兽之谜
31837700000079

第79章 致命角——中国犀牛

中国苏门犀于1916年灭绝。

中国大独角犀于1920年灭绝。

中国小独角犀于1922灭绝。

中国犀牛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它们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

犀牛一般体长在2.1米~2.8米,高1.1米~1.5米,重1吨。它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身体庞大(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相貌丑陋,却是胆小不伤人的动物。不过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用头上的角猛刺对方。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左右。中国原来有三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它们本该无忧无虑地永远生活在中国南部,可是它们头上的珍贵犀牛角成了它们灭绝的主要诱因。

自私的人们把犀牛角当成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将它与象牙一样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人们还残忍地将犀牛的皮和血入药,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入药的记载。造物主赐予犀牛的这些优点成了它们致命的诱因。人们认为犀牛是上乘中药,由于犀牛数量稀少,因此越发显得珍贵,只有有权、有财的人才能享用。

到了清朝,南部诸多官员为了使犀牛角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发出公告,不许民间乱捕犀牛,只许官方猎杀。这样,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杀滥捕。

他们打死犀牛后,当场就把犀牛的角锯下,然后多数进贡给他们的上司和皇上,为他们以后升官发财铺平道路。当时最多出动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几十头犀牛。民间一些人为了发财也大量偷捕犀牛。

如此疯狂捕杀,到了20世纪初,犀牛在中国所剩无几。这时的犀牛角更显珍贵,但据当时官方资料,在1900年到1910年,仅10年间,官方和民间进贡的犀牛角就有300多只,这还不包括偷运到国外的!而在这之后,犀牛很少捕到了,直至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被捕杀;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被捕杀,在这最后十余年间,共捕杀不足10头。1922年之后,没人在中国再看到任何一种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