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31690600000022

第22章 牙颌畸形的检奋、诊断与矫治计划(5)

由于种族间的差异,Tweed提出的矫治目标是不适合于中国儿童的。

4、“Wits”分析法 “Wits”分析法由Jacobson提出。是美国Witwatersrand大学校名的缩写。该分析法用于测量上、下颌骨前部的相互关系。Jacobson认为,在有些情况下ANB角不能确切反映出上,下颌骨前部的相互关系。如在上、下颌骨相对位置不变情况下,而由于前颅底长度过长或过短而使鼻根点位置过前或过后,均会影响ANB角测量值的大小。这是由于鼻根点与上、下颌骨间存在有空间关系所造成的差异。此外,当上、下颌骨对颅底平面的关系发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也会影响ANB角的测量值。Jacobson认为当发生以上这些情况时,ANB角均不能正确反映上、下颌骨间的实际位置关系。为此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法来代替之。

具体方法为:分别从上、下齿槽座点AB向功能性颌平面作垂线,两垂足分别为Ao点和Ho点:然后测量Ao点与Ho点间的距离以反映上、下颌骨前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Jacobson从21个正常颌个体测量得出均值,他发现女性正常颌通常Ao点和Bo点是相重合的;而男性正常驪通常Bo点位于Ao点前方1mm:他将女性正常颌“Wits”值定为0,而男性定为_1mm,。当A。点在B。点前方过大时表示上、下颌骨呈安氏II类骨性错||关系,当A。点在B。点后方过大时呈安氏EI类骨性错颌关系。

“Wizs”分析法的优点在于使人们对上、下齿槽座点对帧部基准平面的关系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以上介绍的几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是目前在正畸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根据统计分析,角度的测量在正常颌的男女间无显著差异,因而男女组可合并,而在各牙龄期组间Downs各测量间有些测量项目有显著性差异,因而按牙龄期组分别测计,而在Tweed分析法中则无牙龄期间的差异,因而合并测计。

(五)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

软组织测量是头影测量分析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外科正畸病例的诊断分析及矫治设计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面型角(FCA) 额点与鼻下点连线和鼻下点与软组织頦前点连线的后交角,代表软组织的面型突度。

2、鼻唇角(NLA) 鼻下点与鼻小柱点连线和鼻下点与上唇突点连线的前交角,代表上唇与鼻底的位置关系。

3、面上部高(UFH) 分别从E点Sn点向GSn连线作垂线,两垂线间距。

4、上唇长(ULL) 分别从Sn点和上口点(upper stomion)向Sn-Pos连线作垂线,两垂线间距。

5、下唇长(LLL) 分别从Mes点和下口点(lower stomion)向Sn-Pos连线作垂线,两垂线间距。

UFH、ULL、LLL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代表面部上中下之间的比例。

6、上唇突度(ULP) UL到Sn-Pos连线距。

7、下唇突度(LLP) LL到Sn-PoS连线距。

8、 H角 Pos-UL连线又名H线(Holdaway线),与NB的交角,代表软组织颏部与唇的位置关系。

9、H线与软组织侧面的关系 包括H线与鼻,鼻唇沟、上唇、下唇、颏部的关系。

§§§第四节 一般X线检查

X线片是重要的特殊检查,包括X线平片和三维X线影像。常用的X线平片有根尖牙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头颅正位片、头颅侧位片、颞下颌关节片和手腕骨片;常用的三维射线影像检查主要是CT。

1、根尖牙片 用于估计龋坏、恒牙的先天缺失、多生埋伏牙、牙的钙化情况、牙萌出路线、根吸收情况、牙槽嵴吸收和根周情况。还可用来估计未来牙槽弓间隙的情况。

2、全颌曲面断层片 可全面观察牙齿数目、牙胚发育情况。还可估计牙轴倾斜度、有无第三磨牙、两侧髁突及颌骨对称性等。

3、头颅侧位片 这是定位片,由美国的Broadbent等创立,是正畸医生了解颅面部软硬组织畸形情况最常用的X线片,其测量方法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广为流行的X线头影测量技术。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内容发展已相当丰富,实现了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引入该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亦开始应用于国内正畸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借助这项技术,可更加明了牙、颌、面、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矫治设计中更为准确。

4、头颅正位片 也是定位片。可反映颅面横向和垂直向的问题,如宽度、对称性等。

5、颞下颌关节片(开闭口位) 也称薛氏位片,是两侧对比读片,可显示关节结节、关节间隙、关节凹和颏突的情况。正常的关节间隙,在髁突的前部为2mm,上方约为2.8mm,后方约为2.3mm,而且两侧基本对称。在定位投照的条件下,关节间隙宽度的改变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正常的髁突骨质表面有光滑整齐的边缘。关节凹和关节结节的骨质结构整齐,表面有一层均匀而整齐的高密度影像。在关节的后方,有一黄豆大小的椭圆形低密度影,为外耳道,可作为辨认颞下颌关节位置的标志。

6、手腕骨片 可用于确定儿童的发育情况以便我们知晓儿童骨龄是否与其年龄一致或骨龄是提前还是推后。当骨龄与年龄大约相同时(差距在1年左右),则儿童的成熟时间是合适的或是平衡的。如果骨龄相对于年龄推迟,则儿童在以后的牙颌面型的调整中将有较大的潜力。当骨龄提前(早熟)时,则表明儿童以后的牙颌面型调整的潜力很有限。

有的学者认为,拇指尺侧籽骨开始骨化足青春快速发育期的可靠指征。另外的学者则认为,钩骨的出现也是青春快速发育期的良好指征。

多数学者把青春(快速发育)期按照手腕骨的生长过程(即骨龄(分为三个阶段,即青春前期生长加速阶段、青春生长高峰阶段及生长减速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手腕骨片上有相应的骨化表现。这就是Grave在手腕骨分析法中提出的14项综合评价青春(快速发育(期发育状况的指标。多项指标可相互补充以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Bjork、Tanner和Hagg等先后对人拇指尺侧粹骨、第三指中指近心端骨飯和烧骨骨飯表现在手腕X线片上的骨化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将手腕X线片第三指中间指节的骨骺钙化程度分成六个阶段或期,以此作为判断指标,提出了更为简单的骨龄评价方法。E阶段:骨骺宽度只有中节骨宽度的一半,且中间部分稍厚,易于辨认,故图示中省略该阶段;F阶段:骨骺宽度与中节骨相等;FG阶段:骨骺明显增厚,骺宽边界明显;G阶段:骨骺边缘增厚成帽状,覆盖着中节指骨骺端;H阶段:骨骺与中节指骨骺端开始融合;I阶段:骨骺与骺端完全融合。

骨骺骨化阶段与青春快速发育期的相关关系。图中显示第三指中节骨近心端骨骺的F阶段至I阶段为青春快速发育期。其中,FG至G阶段是青春生长高峰阶段,据认为是对牙颌畸形,尤其是骨性错颌畸形进行矫治的最佳时机。

7、颈椎影像 常规X线头颅侧位片包含了颈椎影像,如果能利用颈椎骨的发育阶段评价骨龄,则不必加拍X线手腕骨片。

Immparski测量了10~15岁儿童第二至六颈椎的高度,发现13岁女性和14岁男性颈椎前后部高度已基本相等,并观察颈椎在大小和形态上的变化,形成了颈椎的成熟标准,并将5员椎骨形态变化分成6个阶段,分别对应骨骨各成熟指数(skeletalmaturationindicalor,SMI),得出颈椎骨骨龄的划分标准。可根据颈椎的发育阶段评价骨龄。一般认为,SMI1~2对应阶段为青春快速发育期的初始阶段,SMI2~3对应阶段为生长高峰阶段,SMI4~5对应阶段为生长减速阶段。

Hassel将颈椎成熟分为六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加速阶段、过渡阶段、减速阶段、成熟阶段和完成阶段。起始阶段对应骨骨各成熟指数(skeletal maturation indicator,SMI)1~2,此时尚有80%~100%的生长潜力;加速阶段对应SMI3~4,此时尚有65%~85%的生长潜力;过渡阶段对应SMI5~6,尚有25%~65%的生长潜力;减速阶段对应SMI7~8,尚有10%~25%的生长潜力;成熟阶段对应SMI9~10,此时尚有5%~10%的生长潜力;完成阶段对应SMI11,此时基本没有生长潜力。

2002年,Bacetti对颈椎分析法进行改进,主要根据第二至第四颈椎形态变化,将生长发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CVS1至CVS6,用来估计生长发育高峰开始及结束时间。Baccetti认为下颌生长高峰期在CVS2与CVS3期。

多数学者是根据颈椎骨的形态变化,通过肉眼观察来区分不同的颈椎骨发育阶段,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鉴于颈椎骨的形状比手腕骨规则得多,比较便于测量,林久祥、陈莉莉和许天民(2008年)利用正常颌个体的纵向资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颈椎骨骨龄定量分期法。其测量指标仅包括暴露在外的第二颈椎体、第三颈椎体和第四颈椎体的3个参数,比较便捷。该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将骨龄分为4期,即高峰前期(加速期)一高峰期一高峰后期(减速期(一结束期,各期之间有明显的定量标准,即第1期:颈椎骨龄值<1.7404,第H期:1.7404<颈椎骨龄值<2.623,第"期:2.623<颈椎骨龄值<3.5199,第.期:颈椎骨龄值>3.5199;不仅可定性,还可定量评价,准确高效、简单易行。根据该定量分期法导出了骨龄计算公式:颈椎骨龄=(-4.13)+3.57XH4/W4+4.07XAH3/PH3+0.03x@2,其中,H4/W4为第四颈椎体高与第四颈椎体宽之比,AH3/PH3为第三颈椎体前面高与后面高之比,@2为第二颈椎基底部凹陷与颈椎体下缘所成的角度。

§§§第五节 矫治计划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分类和诊断分析后,就需要制订矫治计划或矫治设计。矫治计划是决定如何治疗及何时治疗。正确的矫治设计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果断而全面的考虑。

一、正畸矫治开始的时间

矫治开始的最佳时机不是绝对的,这经常取决于牙颌畸形的类型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但是,对于不少错颌畸形患者来说,及时获得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生长发育与早期矫治

青春迸发期(生长快速期)为最重要的矫治时间。如果我们能较好地预期青春期的时间,将对我们正确地估计矫治时间和矫治后的生长量有益。

估计青春迸发期的关键因素是骨龄和男女少年期与性成熟发育有关的成熟特征出现的顺序。性成熟的基本因素包括月经初潮,阴毛、乳房的外观和发育,以及声音改变等。与正畸医生直接相关的有意义因素当然是个体的牙齿萌出情况。当孩子骨龄先于年龄时,可预期有很少的生长。反之,如果孩子的骨龄落后于年龄,则可预计有较大的生长潜力,这点可结合进矫治计划中去。特定的骨型错耀畸形可随年龄而改善(安氏II类)或加重(安氏III类)。有一个受性别影响的最佳矫治时间,在这段时间,按照错雅的类型可产生进一步生长或阻止生长。例如,如果一位有安氏III类倾向的女孩还没有达到青春前期的迸发阶段,则我们可预期她的III类倾向在青春迸发期后会发展成完全的III类错雅畸形。这类患者开始矫治的最佳时机应在青春前期迸发时期到来之前。在这时矫治将对抑制颌骨生长进一步失调产生有益的影响。III类错颌畸形生长预测的另一应用是确定面部生长是否完成,以适于外科手术。由此可见,在青春迸发期开始之前矫治伴有下颌前突的骨型III类错颌畸形的预后比在青春迸发期开始矫治要好。但是,在青春迸发期开始矫治骨型I类错颌畸形却能获得最佳的矫治效果。对于骨型III类错颌,人们希望在下颌过长之前阻断并矫正之。而对于骨型II类错牙合’人们期望青春期生长激发下颌长度的生长。

(二)错趙类型与矫治时间

一般伴有骨骼畸形的错賴应及早开始矫治。有学者主张可根据下恒尖牙和第一双尖牙的钙化阶段来确定矫治时机。即当这些牙的牙根尚未形成二分之一时,开始矫治,并称之为早期矫治。这时可以较充分地利用生长潜力,达到阻断性或引导性矫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