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31629000000039

第39章 教出好学生的秘诀(1)

教育的目的是创造各类合格人才,那么什么才是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认为:“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我们就必须彻底摒弃“掠夺式”的智力开发模式,主动去适应学生、去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天。

1.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有人说:“如果你放弃一个学生,就全班而言是几十分之一,就全校而言更是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你放弃的却是百分之百。”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位小学教师抱着书本走进教室,却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头不禁皱起来。她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她见没有人答应火气就上来了,生气地又问了一遍。这时,坐在最后的小D同学跑上来,迅速擦起黑板。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他认真而大力地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弄得课室内尘土飞扬。这时,这个老师说:“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老师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小D同学擦完黑板,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课后,她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私语:“×××同学就好了,不做值日,老师都不会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

[点评]

在你的班上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比那些优秀的学生更热心、更爱帮助别人?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无数的实例证明,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人的一切。若教师总是拿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必然只会看到学生的短处,而不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教师口中的“差生”为何会形成?其实多半都是因为教师只看重成绩造成的。学生本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而教师忽略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差生”也就出现了。

案例精选

[描述]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读书时,父母为其选择了文学之路。难以在文学上发展时,他又改学绘画,不料又得了个全班倒数第一。就在许多人认为他成才无望时,化学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便建议他学化学。结果,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并一发不可收,终于在化学天地里成就了大业。

[点评]

试想一下,如果瓦拉赫没有遇到化学老师,那么他的一生可能都会被罩上“傻瓜”的帽子。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天,羊与骆驼相遇了。它们相约去吃树叶。到了树下,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而羊把双腿扒在树上仍无法吃到树叶,于是骆驼就嘲笑起羊的矮小来。之后,它们又相约一起去喝水。而到喝水的地方,要经过一道很窄的门,羊很从容地走了过去而骆驼趴下身子,低下头,仍是无法过去。于是,羊也开始嘲笑起骆驼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基于他们的长处。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一跨进大门就必须按照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形式去学习,甚至连考试方法都是相同的。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孩子们的差异性。个性差异是客观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的依据。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智力潜能,有较聪明的、有较迟钝的,有善于记忆的、有善于思考的……只要老师愿意去观察了解,可能还会发现学生的音乐天赋、文学潜质、绘画天赋等。

我们的学生个个不同,为什么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呢?如果我们的教育像一条流水线,合格的孩子被老师喜欢,不合格的孩子遭教师厌恶,这是教育的悲哀。一个民族首先要有创造力,若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是一批相同的人,何谈创造力呢?

在现实的教育中,学生的发展千差万别。如果学生面对自己弱项的学科,其强项就会因学科设置的缺位而无从考察,“差生”也就自然产生了。

教育的目的是创造各类合格人才,那么什么才是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认为:“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我们就必须彻底摒弃“掠夺式”的智力开发模式,主动去适应学生、去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天。

在历史上许多天才都曾经是“差生”,但是他们后来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案例精选

[描述]

爱因斯坦三岁多时还不会讲话,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顺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显得比较吃力。爱因斯坦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母亲玻琳深情地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心情,暗自在心里发笑。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明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教授”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一般功课成绩都属平常,唯有数学成绩远在全班同学之上。由于他言行迟钝,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很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还因为怕他在课堂上影响其他学生,想把他赶出校门。他们都没能发现,爱因斯坦其实是一个天才。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他非常喜欢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能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向小爱因斯坦讲解数学知识。

有一天爱因斯坦跑来问叔叔:“什么是代数?”雅各布就这样对他解释:“在算术中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要算又很难。而代数是一门‘快乐’的数学,能很容易地帮人们解答困难的计算。我们把我们不知道的数叫着X,然后来捕捉它。你把它当做已知道的东西,建立一些关系,最后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后叔叔给了爱因斯坦一本有代数问题的小册子,很快就学会了解决里面的问题。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给爱因斯坦讲了几何中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长边平方一定等于两个短边平方的和。叔叔没有告诉他这个定理的证明,但是爱因斯坦在画了许多直角三角形后发现这关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惊奇。

而爱因斯坦的父亲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读物给爱因斯坦看。待爱因斯坦看完后,就和爱因斯坦讨论,并且再继续提供新的读物给爱因斯坦。

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这本书一下子攫取了爱因斯坦的心。这时爱因斯坦又想起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于是想要独立证明这个定理。他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最后找到一个方法,就是从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面对的顶点作这边的垂直线,于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证明这个定理。

十三岁时爱因斯坦就已经自学微积分了。很快小爱因斯坦的数学水平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为了以后能有共同谈论的话题,麦克斯开始借哲学书给他看。爱因斯坦在十三岁时就能看懂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这是一本对许多成人来说都很枯燥艰深的书。这时候爱因斯坦阅读的书就都是数学、物理和哲学书。

麦克斯认为他发现了一个神童,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将从爱因斯坦身上成长起来。”

[点评]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在毕业的时候就能生活得很好,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却可能获得成功。

案例精选

[描述]

刚入学的小张同学很特别,喜欢钻桌子、乱跑、乱叫,任课教师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次语文课上,徐老师请学生朗读课文,难得举手的小张竟然也举起了小手。徐老师觉得这是一个转变小张的好机会,于是就点名让他朗读。不料他读得非常差,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徐老师不仅没批评小张,还对他举手朗读的勇气大加赞赏。此后,只要有机会,徐老师都会表扬他。小张也在老师的表扬中一点一点地进步了。

徐老师说,其实在学校没有差生,所谓的差生只是老师没有发现他们的优点。很多时候,缺点也就是优点,就看你有没有抓住机会适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

[点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就要善于发现这个闪光点,放大闪光点。不要因为孩子有缺点就把他给否定了。很多时候,缺点也就是闪光点,关键是年你能不能把它转化。

我们应该坚信没有差生。也许学习不是这些学生的强项,但也许他们的强项在音乐、身体运动等方面,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强项,因材施教,同时在这些学生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他,在他最需要理解的时候理解他,在他最需要鼓励的时候鼓励他,在他最需要表扬的时候表扬他……不能因为他们在学习上暂时是落后,就认定他们是毫无所长的差生。

2.因材施教

在教育的基本原则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因此,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案例精选

[描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曾问他“什么是仁”,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案例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颜渊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这就是仁。有朝一日人人都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那么天下就回归仁道了。(由此看来)实践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道的具体纲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的声音不听,不合乎礼的话不说,不合乎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

颜渊刚入孔门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钝。

就连孔子一时也难以断定颜渊的天资究竟属于那个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颜渊并不愚,他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楷模,所以孔子用“克己复礼”来解释“仁”。

案例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走出家门如同会见贵宾那样恭谨,役使百姓如同承办大祭那样敬肃。自己所不想干的事,不要强加于他人去做。

要做到在朝廷任职不怨恨什么,在家闲居也不怨恨什么。”仲弓说:“我虽然迟钝,但让我依您说的去做吧。”

仲弓是鲁国人。其德行为孔子所称赞,孔子甚至说他若从政是可以做君王的。《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所以孔子对仲弓的解答是针对作为政治领导人的层面解释。

案例三: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即司马牛(名耕,孔子弟子)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所谓有仁德的人,他言语迟钝而慎重。”司马牛说:“他言语迟钝而慎重,这就叫仁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说起来能不迟钝慎重吗?”

司马牛,复姓司马,名耕,一名犁,字子牛。宋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提到过他,说他“多言而躁”。孔子对症下药,告诉司马牛对于说话不加思考的人,最终要的是“仁者,其言也讱”。

[点评]

对于一代宗师的颜渊,仁就是克己复礼:对于政治家的仲弓,仁就是仪表要端庄,内心要纯洁,政绩要突出。有这样的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每一个学生都会成才。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圣贤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可见,因材施教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它体现了古代教育家对学生个别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教授行为间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

但现在,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却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许多学校只注重知识,认为只要把知识单一地传给学生即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知识被看做是僵死的东西。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知识只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生最终成为“书呆子”。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日益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的“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甚至还上演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教育悲剧。

案例精选

[描述]

2005年某一天,我在校园里散步,突然有位学生跑过来礼貌地呈给我一封信。我打开阅读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封信是一位陷入痛苦漩涡的学生写的。信中有句话“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苹果。”引用得很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而事情的起因原来是这样的:每天放学后他们班主任都把全班学生留下来背英语课文。而这个学生是少数民族,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连读普通话都困难,更不用说背英语了。我找到这位学生耐心地了解了更多的情况。他的爱好和特长是民族音乐,而他一直也在勤奋地自学自练。他说他们班主任总想把他们培养成翻译家,但他不想做翻译家,他想成为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与他的班主任协商后,班主任同意不再让他背英语课文,而是让他背音乐方面的知识。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把各类少数民族的音乐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后来这位学生毕业后,凭借自己的特长被贵州省民族歌剧团录用。每次他来看我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工作,展望他的未来,看着他一脸的笑容和那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目光,我感受到了他的幸福。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