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31629000000023

第23章 让你的名字成为学生(4)

讽刺、挖苦可以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同样,赞美、鼓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案例精选

[描述]

我为一个初中一年级的男孩小峰进行心理咨询,他学习成绩特别差,而且特别调皮,所有的老师见了他都头疼。一次,小峰把一个同学推倒后受伤了,受伤学生的家长闹到学校,非要学校开除小峰才罢休。小峰回到家,他的父亲狠狠地说:“你就不学好吧,等到监狱里我们就省心了!”

于是,小峰更加破罐子破摔,学也不上了,整天泡网吧玩游戏。后来,他的父母流着泪找到我,求我挽救他们的儿子。我了解情况之后,首先要求他们从此抛开孩子不成器、没出息的想法,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多给孩子鼓励,然后要他们给孩子重新联系一所学校。最后,要求他们让我和孩子的新班主任谈一谈。

他们按我的要求做了,我也见到了孩子的新班主任,我要求老师尽可能地鼓励孩子,而不是讽刺挖苦他。

第一天上学,小峰像个浪荡公子,晃着膀子就进了教室,坐在课桌旁,课本都不往外拿。但老师很有耐心,一直没有批评他。快到中午放学的时候,老师突然发现小峰坐直了身子,老师知道,他肯定不听课,也许只是趴累了,换一下姿势而已。但老师还是抓住这个机会,微笑着说:“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学了一上午一定都累了,可是你们看人家小峰,还是坐得那么直,听得那么认真。看得出来,小峰同学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我们要向新同学学习啊!”

大家把目光都转向小峰,小峰愣了一下,脸红了,但直到放学,他的身子都是直直的。而且,此后他上课的态度也认真了许多。

老师继续按照这个方针,不断发现小峰的优点,不断地表扬他。结果,孩子一天比一天懂事,半年不到,他已经成为一个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上进好学、明理懂事的好孩子。

[点评]

这就是鼓励的作用,一句简简单单的表扬激发了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巨大的上进心和自信心,进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6.良好的仪表会为你赢得分数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仪表风度能够帮助其树立自身的威信。良好形象树立起来了,威信自然会得到提高。

一位女企业家去拜访一位很有成就的40岁左右的女校长,在办公室外等待的时候,她想到女校长的名气,不禁有些紧张。当被请进办公室见到这位女校长的时候,她心中的紧张感马上就没有了,并且平添了几分自信。她看到这位胖胖的女校长穿了一身超短的套裙,并且还穿了一双露着脚趾的凉鞋,她对女校长的印象马上大打折扣。

我们都知道礼仪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重要性,然而对以育人工作为职业的教师来说,礼仪更加的重要。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特质,就是礼节。”有人做过调查,英国93%和美国96%的公司经理一致认为礼仪和个人形象对于获得成功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讲:教育无小事。许多教师不注重细节,结果他行为的后果在学生那里被成倍地放大,对一些人甚至产生终生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他人、讲究礼节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教师的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时下,师德建设重视的是辨别善恶、是非的理论人格的塑造,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重视的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品质的提高,而缺乏的是礼仪常识的运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自古以来,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不仅是学生处理人世疑难的导师,还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楷模,其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更应注重个人礼仪。但在现实中,有的老师在公共场合语言粗俗,面对学生时常挖苦讽刺或冷漠疏远,对学生的提问、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置若罔闻,上课时接听、拨打手机,在教室内吸烟、随地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或邋邋遢遢,这都有悖于教师的身份。所以,要加强自身修养的养成。

周总理就读过的南开大学里曾有一面立镜,镜子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教师的仪表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个老师曾回忆说:“曾经我们校友聚会,大家不约而同地谈起了一位教过我们数学的女老师。我们之所以忘不了她,不是因为她的教学,而是她的美貌和漂亮得体的服装。在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敢于那样穿戴和打扮的女老师,毕竟不多。

教师的服饰应朴素整洁、大方得体、便于教学;教学语言应简洁精炼、生动形象;动作语言(动作示范、手势等)应果断、轻松优美;性格要活泼、开朗、自信;意志坚强且富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另外,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显得尤其重要。第一印象的创造实质就是其形象的自我设计、自我塑造。学生将从他们留下的良好第一印象中形成“首因效应”,学生可能因此对老师油然起敬,形成“光环效应”,进而扩大到其他方面,从而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

那么,教师应该以怎样的仪表去面对学生呢?

(1)衣着要整洁大方

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不论老师穿着的衣料款式、新旧如何,不论是否是名牌,只要能做到端正、妥贴、干净,扣子扣得好、上下熨得齐,就能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可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可爱,就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果衬衣领口黑呼呼一圈,衣冠不整,甚至夏天穿着拖鞋去上课,就会给学生留下不修边幅、不懂礼节的坏印象。学生会也跟着学。教育工作者衣着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庄重保守,不可过露。

一般老师在学校着装应有“五不露一不透”:

一,不暴露胸部。不可衣领太低、领圈太大、纽扣不扣,第2粒钮扣要扣上。

二,不暴露肩部。夏天上班不能穿无袖装,因为无袖装会暴露腋部,可能会露一点内衣,在举手投足之间,会显得不够规范,有损形象。

三,不暴露腰部。低腰裤、露脐装不适合在学校穿。

四,不暴露背部。

五,不暴露脚趾和脚跟。

此外,避免过分透视的穿戴。教师着装,选材选料要把关。尤其夏季服装要关注。内衣如果让学生透过外衣看到,是非常不得体的。

(2)举止要稳重端庄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质必定会在举止、体态方面表现出来。作为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公众形象。在公开场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动,在社会上要成为遵守文明规约的模范。教职工要避免在校门口、教学楼、学生面前互相敬烟,吞云吐雾。教职工举止要规范,讲点斯文。

(3)发式要整洁

总的说来,教师的发型应整齐、清洁、自然、长短适中。切忌脏、乱、怪、染等发型。男老师的发试应短不光头、前不覆额、侧不遮耳、后不齐领、面不留须。女老师的头发长于肩部时要盘起来、挽起来、不能随意披散开来。教师是个辛劳的职业,容易早生华发,染发也应染黑发。

(4)面部要整洁

面部多余的毛发要注意剃除。一般不要留胡子,养成每日剃须的习惯,胡子拉里拉碴,会给人蓬头垢面之感。男老师要注意鼻孔、耳朵。鼻毛要长出鼻孔之外,会破坏老师的形象,所以鼻毛和耳毛要适时地加以修剪。

(5)化妆

女教师要了解自己的皮肤属哪种类型,再根据皮肤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化妆品。要了解自己脸型的特点,在化妆时突出脸部最美的部分,掩饰有缺陷的部分,这才能显示个性。要珍惜自己脸部的自然本色,任何反自然的化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化妆要与服饰相配,如服装色度蓝,唇膏和腮红色度可用粉红色系,服装色度属白,则每一种颜色均可。化妆要与环境适应。环境有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个人心情的变化,越是心情不好,化妆就越重要,因为化妆不仅可以掩饰由于情绪不佳而流露在面部上不美的特征,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外环境指人活动的场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自然美为主,不宜浓妆艳抹。日间化妆宜淡雅,晚宴则可以稍为浓艳。

(6)讲台举止应端庄大方

目光

教学中要注意四个字:目中有人。因此目光应:清澈、明亮、坦诚。

在讲台上,教师对学生不能投以斜视、瞥视、瞪视、眯视等傲慢目光,也不能目光游移不定,看天花板或讲台,表现出心神不定的样子和害怕见人的神情(特别是新老师要注意)。

站姿

教师一般应站着讲课,这有利于合理运用身体语言并强化教学效果,也是对学生的尊重。站着讲课,要脚跟落地,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女教师讲课时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以免声音过响转移同学的注意力,同时穿高跟鞋会很累,容易脚疼,一般穿平底软跟鞋较好。

坐姿

坐着讲课时应坐姿要端正,身体要坐在椅子中间,上身与椅背平行,两腿要并拢,间距不可过大。坐着讲课时切忌斜身、后仰、前趴和侧坐在椅子上。

手势

要求是手指伸直并拢,手与前臂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掌心向斜上方。

禁用食指指向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教学中忌讳用手指点人、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动作。

7.珍惜你的学生的感情

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对学生要热爱,要用爱去感动学生,从而去实现教育的伟大目标,但同时,我们也该珍惜学生对你的感情。因为这份感情建立起来很不容易,而要守护它则更加不容易。

案例精选

[描述]

小李非常喜欢她的班主任王老师,因为王老师很漂亮,讲课也很有趣。教师节到了,小李看到同学们都在送老师节日礼物,于是她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并祝王老师节日快乐。第二天,当王老师下课的时候,小李就飞快地跑出来,将贺卡交给王老师,并羞涩地说:“王老师,节日快乐。”王老师一看是个画着不知什么东西的“废纸”,很是不喜欢,想也没想就将小李的“贺卡”扔到了地上,还说了一句:“以后不要送我这些破玩意。”

小李蹲下身捡起了贺卡,从那以后,这个孩子脸上的笑容少了,在王老师的班上发言也少了……

2003年重庆市渝中区初三女生丁某受到老师的体罚和侮辱后,出于对老师及家庭的怨恨而跳楼自杀。丁某因上学迟到,被其班主任汪宗惠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其间,汪宗惠不仅对丁某进行了体罚,还当着丁某同学的面侮辱丁某:“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当天中午,丁某留下遗书后,从学校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在遗书中,丁某表达了对老师汪宗惠及家庭的怨恨。事后,丁某父母以老师汪宗惠犯侮辱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点评]

学生是尊敬老师的,但是老师如果不珍惜学生对他的尊敬,不珍视同学对他的情感,这样的老师绝对是不称职的。

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脆弱而敏感的,老师的一个眼神和一句话有时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

尊重与爱护是双方的,当你珍视学生的感情时,学生也会珍视你对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