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态养殖林蛙
31625300000068

第68章 如何用干制法剥取林蛙油?

干制法加工林蛙油的方法包括烫死、穿串、干燥、软化、剥油、分等、包装等过程。

(1)烫死。先准备60℃~70℃的热水,盛在盆、罐等容器中,将活蛙放入水中烫死,需15~20秒钟时间,立即提出水外。烫蛙水温不宜超过75℃,水温过高,能使蛙体皮肤及肌肉烫熟,并脱落下来。因此,要掌握好水温。

(2)穿串。用细铁丝或麻绳可从蛙眼处或上下颌处穿透,连成长串,每串30~60只不等,根据所用的材料(铁丝可长一些)以及晾干的处所来定,穿成串的蛙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蛙体之间距离大,通风易干,距离小,相互拥挤,不易干燥,特别是有粘连处容易发霉、腐烂。穿串时右手抓住蛙的体部,使蛙腹面朝前,左手拿铁丝,从下颌处向上颌处或眼部穿刺。穿串还要按蛙的个体大小分类,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以上分别穿串,以便于干燥时分别处理。

(3)干燥。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和机械干燥法。自然干燥法又分为日晒法和室内干燥法。根据条件选定干燥方法,确定场所,将蛙串系在事先固定的木棍上或钉子等处,在将串与串之间的距离和蛙与蛙之间距离摆开,让蛙体各部与空气接触,加快干燥速度。日晒法是将蛙串放在阳光下晒干。

在晴天条件下,经六七天可基本晒干。但蛙的输卵管尚未干燥好,彻底干燥约需10天左右。此法的缺点是干燥时间长,且遇到阴雨天需放室内或进行遮雨,夜间需要搬回室内,防止上冻,费工费时。

人工养殖林蛙产量大,需采用室内干燥法。室内干燥法,用火炕或火炉加温,保持室温20℃~25℃,并有通气孔,经4天可基本干燥。室内干燥法主要是空气流通干燥,将蛙悬挂在空中,提高室内温度,加快干燥速度。

此法较省力、干燥速度快、比较经济。不可将鲜蛙直接放在火炉上烘干,如若烘干,必须在空气中干燥1天使体重减轻30%~40%之后,再放到火炉上烘干,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太热。

机械干燥法是较好的干燥方法,机械干燥法是采用烘干箱进行干燥,温度定在50℃~55℃约经48小时可完全干燥。

采用机械干燥法省时省力,速度快,加工出来的油块质量好,无污染,且在50℃~55℃温度下可避免蛋白质、脂肪等的变性,提高油的营养价值。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干燥,一定要防止油的腐烂变质,变成废油,失去其价值。

(4)软化。从干燥好的蛙干中取出油块之前,首先要将干燥的蛙干进行软化处理,以便于取油操作。先将干制的蛙放于60℃~70℃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注意:不要把口腔部浸入水中)左右,浸泡时间不易过长,如水浸入腹腔,林蛙油即膨胀,且与卵巢粘在一起很难剥离,降低油的等级。将浸泡好的蛙取出后,装入盆里和其他容器里,用湿润的干净的厚布覆盖在容器上,以调节湿度。在温暖的室内,放置6~7小时,蛙体的皮肤和肌肉将变柔软,即可开始剥离林蛙油(输卵管)。

(5)剥离。剥离林蛙油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将蛙头自颈部向背面折断,从蛙体背侧将蛙体的背面连同脊柱一起撕下,将油取出。另一种是从腰部向被侧折断,撕下胸骨及脊柱,从背面剥开腹部取出油块。再有一种就是先将两前肢经左右方向朝上掰开,露出腹部,然后用锋利小刀或竹片剖开腹部,去掉内脏及卵巢而取出油块。剥油时要取出全部油块,不要遗忘小油块,特别注意不要丢掉延伸到肺根部附近的小块油块,并将粘附在油块上的内脏器官,如肝、肾、卵粒等从油块里全部挑出来。取完油的林蛙去掉内脏,其余部分可进行加工食用。刚刚剥出的油块其含水量较高,剥出后放在通风良好的、有阳光的地方进行晾晒,待干燥后,进行包装、保存。在干燥时应注意防冻,以免影响蛙油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