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态养殖林蛙
31625300000053

第53章 如何饲养黄粉虫幼虫?

饲养黄粉虫的目的就是获得其幼虫作处为林蛙日常的动物性饵料。因此、幼虫的饲养至关重要,在温度20℃~35℃,空气相对湿度50%~70%,投喂麸皮与菜叶类情况下,幼虫期大约120天,为方便于饲养管理起见,将0~1月龄幼虫称为小幼虫,l~2月龄幼虫称为中幼虫,2~4月龄幼虫称为大幼虫、变蛹前幼虫称为老熟幼虫。

(1)小幼虫的饲养管理。黄粉虫的卵经6~7天卵化后,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膜后爬至孵化箱麸皮内,并以麸皮为食,此时应去掉旧报纸,将麸皮连同小幼虫抖入箱内饲养,长到4~5毫米时,体色变淡,停食1~2天便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体白,约2天后又变成淡黄色,一般每4~6天蜕皮一次,1个月内通过4个蜕皮逐渐长大成为体长6~10毫米,体宽0.6~1毫米的中幼虫,该期饲养管理简单,主要如下:①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②室气相对湿度为65%~70%。③经常在麸皮表面撤布少量叶菜碎片,使其含水量达到20%。当麸皮吃完均变成微球形虫粪时,可适当撒一些麸皮,当达1月龄时即用80目网过筛,将剩下的中幼虫均匀分到2个幼虫箱中饲养。

值得注意的是,小幼虫耗料虽少,但孵出后即应供给饲料,否则小幼虫会啃食卵和刚孵出的幼虫。

(2)中幼虫的饲养管理。1~2月龄的中幼虫生长发育增快,耗料渐多,排粪也增多,通过1个月的饲养管理,中幼虫经5~8次蜕皮,体长可达10~20毫米,体宽1~2毫米,平均个体重0.07~0.15克,在管理上应做到:①虫群内温度控制在20℃~32℃,最适温度27℃~32℃,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室内黑暗或散弱光照。②每天早晚各投喂麸皮、叶菜类碎片一次,投喂量为虫体重的10%左右或喂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实际喂量要看虫体健康、虫日龄、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③每7~10天筛除粪一次,筛孔约40目。④2月龄时筛除粪后将每箱大幼虫分成2份放入大幼虫箱。

(3)大幼虫的饲养管理。蜕皮8次,大约2月龄后的大幼虫,在正常饲养管理下,摄食多,生长发育快,排粪多。当蜕皮第13~15次后即成为老熟幼虫。大幼虫群集厚度为1~1.5厘米,不得厚于2厘米。稀密度养殖时每箱也可达5000条。老熟幼虫摄食渐少,不久则变为蛹。当老熟幼虫体长达到22~30毫米时,体重即达到最大值。这时的老熟幼虫是用于作林蛙饵料的最佳期。此期管理要点是:①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②根据大幼虫实际摄食量充分供给麸皮及叶莱,做到当日投料,当日吃完,粪化率达90%以上。③每5~7日筛粪一次,筛粪同时用风扇吹除蜕皮。④投喂叶菜类含水较多又新鲜,大虫喜食;但含水量又不能过多,投喂量也不能过多,否则可导致虫箱太湿而使虫沾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