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态养殖林蛙
31625300000022

第22章 如何进行蝌蚪的日常管理?

(1)管好水质。蝌蚪培育池水质要“肥、活、嫩、爽”。

水肥:指肥度适中,从黄绿—油绿—茶褐色逐步加浓,水的透明度从35厘米,最后控制在20~25厘米。水活:注入新水,每5~7天一次,每次加深7~10厘米,保持水体中浮游生物旺盛的生长能力。水嫩:要求水色随阳光强弱变化而变化,这说明浮游植物有较好的趋光性,种群正处在生长旺盛期。水爽:指水中悬浮的泥沙及一些胶质团粒少,这种水有利于水生饵料的繁殖增长。

凡水质恶化、变质,都对蝌蚪生长不利,应及时通过排放池水,增加肥度等办法调整。同时应防止山洪水、有毒水侵入蝌蚪池,防止池子渗漏。

(2)调节水温。蝌蚪比较细嫩,对温差很敏感。当水温升到30℃以上会使蝌蚪停止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水温降到8℃以下就停止摄食。瞬时温差超过2℃~3℃,也会使刚出膜的蝌蚪死亡。因此,早春池水宜浅,有利于太阳照射升温,孵化期10℃~12℃,蝌蚪期20℃~22℃,前者水浅30厘米,后者水深0.4~0.5米,高温季节则应加深水位,或搭设荫棚放置一些水草,防止水温升得过高。

蝌蚪入池或转池时,要调对好运输蝌蚪的水体与温差,达到基本一致时,才能放蝌蚪入池。

(3)“四定”。投饵蝌蚪一定要坚持“四定”投饵。①定质:蝌蚪饵料要新鲜、清洁,凡腐败、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会发生胃肠炎等疾病。②定量:每天投饲量应按蝌蚪总重量3%~10%的范围内变动。蝌蚪个体小,投饵比重大些,个体大比重小些。水温高时比重大,水温低则比重小。新鲜饵料比重大,干饵料比重小。③定时:每天2次定时投喂。④定位:要设置固定饵料台,定位投放饵料。

(4)加强蝌蚪变态期的管理。蝌蚪饲养经30~35天开始出现后肢,40天左右开始伸出前肢、尾部渐渐萎缩,并开始登陆。在这个由水生到陆地的变态期间,蝌蚪不仅在外表有明显变化,体内也发生质变。呼吸器官由内鳃的鳃盖消失而出现肺囊由肺来担任,肠道迅速变短,食性由植物性为主转变为以动物性为主。为了适应陆栖生活需要,其他器官也发生相应变化。

在各种器官、生理发生变化的变态期,蝌蚪身体十分脆弱,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蝌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