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态养殖林蛙
31625300000011

第11章 什么是圈式产卵法?

圈式产卵法是将种蛙散放在产卵池里自由配对产卵的方法。为保证蛙在水池内产卵,必须在水池四周设立塑料薄膜围墙,防止种蛙外逃。

塑料薄膜产卵孵化池的围墙修建方法是:在池埂外侧按1米距离设立木桩,木桩距地面高度1.3米,地下长度25厘米。木桩直立或向内倾斜。木桩上横向连接细木杆,用钉或铁丝将木杆固定在木桩之上。塑料薄膜放在木桩里面,拉直展平,用钉和木条将薄膜固定在木桩之上,薄膜上边固定在横杆上,下边用土压在池埂上。注意薄膜必须平整,不能有大的皱褶,防止种蛙经皱褶攀登逃出池外。

产卵时将种蛙按雌雄l∶1的比例直接散放到水池中,密度是每平方米50对,12平方米水池可同时投放600对种蛙。

圈式产卵法与笼式产卵法相比,场地较宽阔,接近林蛙天然产卵场的条件。因此,配对和产卵的速度都比较快。其缺点是卵团容易被泥沙污染,影响蛙卵孵化率。捞卵方法,与前述笼式产卵法相同,要按时捞卵。有时卵团被泥沙污染,严重时可用清水冲洗后再送往孵化池。

圈式产卵法,由于池面积较大不便捞取种蛙,随时捞取已产卵的雌蛙比较困难,可采取在池埂上放置枯枝落叶的办法,供产卵雌蛙暂时登陆休眠。另外,在产卵三四天后,对产卵池进行清理,将已产卵的雌蛙和大部分雄蛙移出送走,否则强制其在水中,会出现严重死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