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31624500000065

第65章 如何防治韭蛆?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是韭蛆,因危害韭菜而得名,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成虫为小型蚊类,雄虫体长2.6毫米,褐色。头部褐色,复眼发达,有微毛覆盖,左右相接。触角褐色,丝状,长1.5毫米。胸部深褐色,足褐色,翅长2.1毫米、宽0.9毫米,淡烟色。腹部褐色,圆筒形,基部宽大。雌虫体长3.4毫米,丝状,长约1毫米,翅长2.4毫米,宽约1毫米。足褐色,前足胫节有一横排毛列。

韭蛆在我国发生较普遍,以北方菜区发生为多而严重。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危害韭菜鳞茎,使被害韭菜常整株整墩死亡。发生严重时,被害韭菜成片死亡。韭菜迟眼蕈蚊在华北露地一年发生4~6代,世代常常重叠,以幼虫态越冬。成虫羽化多在傍晚至翌日上午进行,羽化后爬行于料块、阴湿弱光的环境下。翅未展平便可交尾。上午9~11时为飞翔、交配盛期,下午4时后至夜间栖息于土缝中。交尾后1~2天产卵,卵多成堆产,也有少数是散产,多产于韭菜基部与土壤相接处或土块的缝隙处、叶鞘缝隙及土块下。一只雌虫产卵200余粒,少的几十粒,平均百余粒。

目前经常使用线虫防治韭蛆,施线虫时先把韭菜割掉,然后将线虫悬浮液喷洒在韭菜根的表土,每个处理的线虫用量为每平方米100万条,五天后可杀灭70%左右的韭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