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31624500000039

第39章 如何防治桃红颈天牛?

桃红颈天牛,又名红脖子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体长26~37毫米,体黑色,有光泽,前胸大部分棕红色,少数黑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触角黑色,细长,鞭状,雌虫触角长于体长,雄虫触角短于体长。头顶两复眼间深。雌虫前胸腹面无刻点,但密布横皱纹;雄虫前胸腹面密布刻点,身体两侧各有一分泌腺,受惊动时放射出白色液体,具有恶臭味。

桃红颈天牛广泛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及四川等省、自治区。主要危害桃、杏、李、梅及樱桃等,还危害苹果和柳树。幼虫蛀食枝干,造成枯枝死树。防治方法有:

(1)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北方防治季节,5~8月份及9~10月份,气温20℃~30℃适宜,每天上午7时至下午7时,以晴天为好,使用线虫量为3万~4万条/毫升,使用方法以注射昆虫病原线虫法,使天牛蛀道内充满线虫悬浮液,至从蛀道口外流为止。注射前应先掏出蛀道内粪屑。线虫在蛀道能主动寻找寄主寄生,在寄主幼虫体内繁殖新一代线虫,这些线虫又继续侵染其他寄主。繁殖贮存的线虫30天的防治效果为91.3%~91.6%,贮存一年的防治效果只有64%~78.3%。

(2)利用肿腿蜂。实验表明,肿腿蜂对桃红颈天牛的寄生率为10.5%~31.2%,对皮层幼虫寄生率低,对进入木质部危害的幼虫寄生率高。对蛀入木质部幼虫寄生率达68.3%,有一定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