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31624500000023

第23章 如何防治黄褐天幕毛虫?

黄褐天幕毛虫,俗称顶针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雌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40毫米,体、翅黄褐色,前翅中央有一条米黄色细边的赤褐色宽横带,后翅基半部赤褐色,端半部色淡。雄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30毫米,体、翅黄色,前翅有2条、后翅有1条深褐色细横线,触角双栉齿状。

该虫国内各地都有分布,寄主植物有梨、苹果、海棠、桃、李、杏、梅和柞、杨等植物。幼虫吐丝结网为害芽、叶,在山地果园发生危害较重。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春季梨树发芽开花时,幼虫钻出卵壳,危害嫩芽、嫩叶,并吐丝结网。白天静伏,夜间取食。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

(1)利用天幕毛虫黑卵蜂。①果园附近栽植白杨、柳、榆、栎等作防护林带,种植绿肥作物,补充寄主栖息地及成虫吸食花蜜条件。②秋季落叶后或早春,结合果树冬季修剪,剪除有卵块枝,集中纱网笼中观察,春季天幕毛虫幼虫化蛹羽化,将卵寄蜂放回果园内。③没有卵蜂的果园从外地引进卵蜂释放。

(2)利用天幕毛虫抱寄蝇。在天幕毛虫幼虫老熟时收集虫体膨胀幼虫,放在果园地面,罩上纱网,让抱寄蝇幼虫入土休眠越冬。翌年天幕毛虫发生期,寄生蝇产卵于嫩叶,被天幕毛虫吞食体内寄生。

(3)幼虫期喷洒生物杀虫剂。喷施20%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可防治黄褐天幕毛虫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