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31624500000017

第17章 如何防治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又称桃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成虫体长5~7毫米,翅展10~15毫米。全体灰褐色。前翅前缘有8~10组白色短斜纹,翅中央有一小白斑,近外缘有10个黑褐色小点,后翅灰褐色。

梨小食心虫为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寄主植物有梨、桃、苹果、山楂、杏、李、樱桃、枇杷和木瓜等。幼虫春季蛀食桃、李嫩梢,引起嫩梢枯折。夏秋季幼虫蛀食梨、桃、苹果等果实,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有:

(1)利用性信息素。将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做成诱芯,每个诱芯含200微克性信息素,放置在树冠1.5米高处,下放水碗。每亩放置诱捕器4~5个,可显著诱捕成虫。

(2)利用寄生蜂。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在6月梨小食心虫第二代成虫产卵期放蜂,从产卵初期开始,每隔5天放蜂1次,连放5次,每次每亩放蜂4万头,株株放蜂卵卡,可大大减少虫果率,效果优于化学防治。

(3)使用生物农药。在梨小食心虫初孵化期喷洒25%灭幼脲3号800倍液,20%氟幼脲胶悬剂800倍液,0.65%蛔蒿素水剂500倍液。可以取代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还保护了天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