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31624500000011

第11章 如何防治桑天牛?

桑天牛,俗称老母虫、蛀干虫等。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体长36~48毫米,体、翅均为黑色,体密生黄色短毛,鞘翅基半部密生瘤状颗粒。头中央有一条纵沟。触角11节,长鞭状,各节基部白色,端部黑色。雌虫触角比体长。前胸背板两侧各有刺状突起。足黑色,密生灰白色耸毛。

桑天牛在华南一年发生1代,在华中、华北2~3年发牛1代,均以幼虫在树体蛀道内越冬。该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危害苹果、桃、桑、枇杷、枣、无花果、白杨及柳树等。现在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

(1)利用桑天牛卵姬小蜂。冬季进行果树整枝修剪时,把被姬小蜂寄生的桑天牛卵(剖开卵痕,天牛卵内有蛆状虫)收集放入粗纱网笼内,春季挂到果园放蜂。

(2)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使用线虫300条/毫升液,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用施用过线虫的桑叶养蚕,对蚕生长发育、蚕茧产量无不良影响。

(3)利用斑啄木鸟。在斑啄木鸟种群密度在0.37~0.55只/公顷时,对桑天牛越冬幼虫平均啄食量达到24.7%,啄食高峰在1月份,两年后使有虫株率下降51.3%~84.8%。应在果园设心腐木巢,招引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