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娱乐鉴赏有道(实用生活文库)
31515300000009

第9章 古典舞

精彩推荐

《踏歌》《丝路花雨》《谢公屐》《红梅争春》《飞天》《千手观音》《问君何时归》《易水寒》《醉酒》《竹》《涟漪》《落叶》《岔口》《霓裳羽衣舞》《春江花月夜》《枉凝眉》。

专家讲评

要谈到"古典舞",在这里,我先应用一下多米尼克·塞克里坦著的《古典主义》一书中讲的一句话:"古典,它的主要义项是"最优秀的",当我们在日常的讲话中运用它时,意味着典型的、模范的、同类事物中最优秀的一种,因而值得在学校和其他地方研究和模仿。"按照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概念,其通常情形下,在文化艺术领域内"古典"是一种美学倾向,是贯穿于不断变化的历史图景中的美学潮流之一。它以适度的观念、均衡和稳定的章法、健康和传统,包含着经典意味和典雅格调的审美情趣,而受到喜爱严肃艺术、高雅艺术人们的推崇。对于"古典舞"的认识,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其自己本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它是"古典化"内在精神与"民族性"外部特征的一个国字号舞蹈雅文化种类。那么,应该承认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同时又受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所以,"古典舞"不应完全套装在全球一体化的模式里,也不能拘泥于特定历史年代的刻度中。换言之,要尊重一个国家的国情和人民身处这个时代的审美取向。

任何古典舞在发展中都是经过了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提炼、加工和创造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特征在于:本民族舞蹈美学制约下的规范化的舞蹈语言,高度发展的舞蹈技巧,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法和严谨、完善、学用一致的训练体系。它具有传统性、典范性和一个国家或民族舞蹈艺术的代表性意义。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众多的舞蹈因素,受到国家、民族与地区的特有风俗礼仪、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甚至哲学、政治的影响,是集传统舞蹈艺术之大成的综合体现。我们知道古典舞并不是古代舞的同义语,但它又和古代延续下来的某些传统紧密相连着。"古"在字面上理解为传统的意思,也可显示出一种绵绵不绝的历史性;"典"应解释为典范、经典的涵义,引申为科学系统的逻辑性。实际上,二者的有机结合,也和中外艺术领域中的其他流派一样,实为体现艺术形态流派审美特性之称谓。伟大的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认为:"强壮、新鲜、愉快、健康的艺术,就是古典的,并不是因为古老的就是古典的,近代人也可以创作出古典的艺术作品。"可见,"古典舞"不是表现某个历史阶段的艺术,而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方法。因此,要想矗立于世界民族舞蹈之林、成为有特色的"古典舞",那就必须要具备本民族精粹文化的独一性与持久性的特质。

进而,在"古典审美"的旗帜下,发生与发展的"中国古典舞"不仅有渊远流长的历史性,又有其选择与确立的必然性,它始终与所处的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体现了其独特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时代性的抉择、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交织。我们这里所论及的"中国古典舞"是一个特指的名词概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从中国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传统舞蹈中,提取典型性的舞蹈美学原则,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结合当代技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广采博收了诸多文化基因,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的舞蹈新品种,表达了当代中国舞蹈工作者们的创造精神和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因此,中国古典舞具有圆润细腻,刚柔融会、精确严谨、气度宏大,讲求形、神、劲、律完美和谐统一的美学特色。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验证,中国古典舞已然取得了令国内外所瞩目的艺术成就,它不仅推出了多部教材(其中《身韵》教材多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大奖),著名舞蹈学者资华筠先生曾谈到:"中国舞剧肢体语言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舞蹈语汇的身韵化,这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舞剧最为不同的特点。"经过这一训练体系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古典舞演员、教员、研究人员,而且还直接推动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编创进程,并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使之成为一个响铮铮"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新崛起的舞种和学科体系。

回顾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们在最初接受国家下达的任务与重托后,开始了"中国古典舞"的当代构建征程。从诞生到时下的发展,它是走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并取得让世人所惊叹的艺术成就。就五十多年的沿革来看,这个从无到有创建的新学科,俨然已日臻完善并趋于成熟。诚然,"中国古典舞"这个课题是难以穷尽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政治、经济的变革;艺术种类、形式的变易;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欣赏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着,因此,它顺其时代前进的步履将会被一次次的逾越与重新定义。

创建当代中国古典舞是经过了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与业绩,从业者也一直本着求索、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新的思路,谋求新的发展。进而出现了以"敦煌舞"、"汉唐舞"为代表的形态迥异的舞风,并创作出一批像《铜雀伎》等仿古型的古典舞作品,旨在发掘历史舞蹈中的古典文化内涵。所以说,伴随新中国而成长的中国古典舞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创举!向世人展现了新中国之新古典舞和新风貌,是为世界舞蹈之苑增添了一株艳丽的花朵!

粉丝地带

孙光言--艺术家,教授,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荣誉证书;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舞蹈委员会委员;北京舞蹈学院考级中心总监;北京舞蹈学院海外考级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舞考级首席考试官。

王克芬--中国著名舞蹈史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高金荣--历任宁夏文工团、甘肃省歌舞剧团演员,兰州艺术学校形体教师,甘肃省艺术学校副校长、校长,中国舞协第四、五届理事和甘肃分会主席。从事敦煌壁画舞姿研究。编导《敦煌梦幻》组舞中的《莫高神女》《妙音反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