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娱乐鉴赏有道(实用生活文库)
31515300000026

第26章 冬去春来

精彩推荐

国家:韩国

导演:金基德

主演:金基德

片种:剧情片

片长:120分钟

语言:韩语

字幕:中文、英文

专家讲评

在介绍这部电影的时候,最好先了解一下导演金基德,会发现他的人物都有一种共通的孤独感。这种孤独往往源于内心的寂寞,然后在肉体上自觉地把自己与尘世隔离。

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中的人物总是与尘世格格不入,他们遭受着现实世界(往往是都市)的压迫、排挤、因而始终与之处于一种紧张的对立和冲突之中;他们无法与他们和谐相处,又不愿意忍受尘世的一再侵犯,无奈之下便采取各种方式有意避开芸芸众生,倔强地、决绝地去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天地。

同样,在《冬去春来》这部影片里的和尚也是孤独的。通过一组如同中国的水墨画一般优美的镜头,金基德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空寂轻灵的世外桃源:层峦叠嶂中的一座湖,湖心一座庙,庙里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叶小舟是他们与尘世来往的工具。这一切的悠闲散淡,不禁让人想起"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永恒。

但是该片的特点就在于,出家本已是与世隔绝,而片中的和尚却偏不在山中修行,而非要颇费周折地在湖心修座庙,由此可折射出人物那种执著而彻底的与世隔绝的愿望。而后来影片在"秋"一章中,也透过警察打手机没信号这一细节,来暗示人物活动空间在地理环境上的偏僻和闭塞,真真是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

片中的和尚虽然选择孤独,与尘世隔绝,却投入了更广阔的自然的怀抱;他们拥有的并不只是一座孤庙,而是整个无限的山川世界。在影片中看不到人间烟火,也看不到复杂的勾心斗角,看到的只是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湖光山色和常换常新的四季内情。当春天师徒二人采药回来,小船向湖心划去时;当夏天的雨后,小和尚和女孩坐在檐下,痴痴地凝望着山间云起时;当秋天的月夜,湖面泛起莹莹的波光,氤氲的水雾四处流散时;当冬天的早晨,万物萧疏,草木寥落,和尚在冰天雪地里迎着朝霞挥舞拳脚时,试问谁不会艳羡那一份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悠情,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山川共同呼吸的精神境界?

影片除了刻意呈现各具特色的四季风貌,在声音处理上也尽可能地减少人物对白,而最大程度地撷取了鸟鸣、蝉噪、蛙叫、水流潺潺、风铃碰响、木鱼敲击等万籁之声,再配合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相得益彰地烘托出了影片空娄、清净、恬淡的视听氛围,也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不由心驰神往,沉醉其中。

在某种意义上讲,《冬去春来》就像大彻大悟的人生寓言(山门匾额上题的"人生庵"三个字昭示这一主题),金基德有意将影片划分为五个叙事段落,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又一春"五个季节,通过自然的季节更迭来象征人生的演进和循环往复。在影片最后,当年的小和尚已经成为老和尚,而又一个小和尚开始凭着好奇的童心杀生时,简直如梦一场,好像就是每一个和尚都不过是在重复前一个和尚的命运。

耐人寻味的是,明知徒弟去往俗世的前途凶险难测,老和尚却并未制止他,而是在他饱受挫折后再来当头棒。同样的,在第一章"春"中,师父亲眼看着徒弟将石子绑在鱼、青蛙和蛇的身上,当时也未制止,而是等他夜间熟睡的时候如法炮制,也在他身上绑上一块巨石。老和尚的这种行为让人明白,就像他警告徒弟不要去束缚动物的行动自由,伤害它们的生命,他也不应该去禁锢徒弟的想法,干扰徒弟的行动--虽然对"破戒"的放任会导致恶果,但该片向人们阐述了因果相生,报应自然会来,一切都逃不过佛的法眼的道理--正如徒弟被追来的警察捕获,抛弃襁褓中的婴儿的母亲失足掉下冰窟。

该片中的和尚并不因曾经"破戒"就"破罐破摔",也没有沉沦至万劫不复的深渊,相反,经历了一番错误和教训,他(们)依然可以"立地成佛"。在第四章"冬"中,刑满释放的徒弟竟也脱胎换骨般地俨然成为一代高僧,其体能和思想都达到如他师父一般超凡脱俗的高度。

影片中其实蕴涵、渗透着一种尊重一切事物与生命,尊重万物演化规律的、顺其自然而不强求的佛学思想。

粉丝地带

在遥远的山里,有一片宁静的湖泊,在湖泊中央,有一所小小的寺院--人生庵。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小寺院里。

本片以一个小和尚的成长故事,阐述了人生如四季循环不息的道理。电影按照四季分成五个章节,细致描写了和尚从孩童时到逐渐成长乃至慢慢变老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种种七情六欲:小时候贪玩杀生、年轻时初尝爱情、中年时杀妻,以及归老时在寺院里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