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315000000025

第25章 春天(7)

他也换过衣服,和我一块儿跪在地上清理现场,两人奋战两个多小时,才把厨房收拾清爽。

我一天没吃东西,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肚子里不停地咕噜作响,最后的动静实在太大,连孙嘉遇都听到了。

他背过脸闷笑一阵,夺过我手中的抹布,“甭管了,回头再说,我们出去吃饭。”

看看表已经晚上七点,我犹豫,“明天还有课,我该回家了。”

他不容分说,拖起我就往外走,“刚想起一地方,你肯定喜欢。快走,我也要饿疯了。”

车轮碾在冰冻的雪地上沙沙作响,车一直往奥德萨郊外驶去。窗外漆黑一片,只有前车灯的光柱里,看得到大片飞舞的雪花。

不知为什么,我有点害怕,老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忍不住问:“咱们去哪儿?”

“拐你去卖。”他面无表情,同时伸出一只手,冰凉的手指在我脖子上摸索着。

明知他在开玩笑,还是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车子停在一座乡间别墅前。他上前按铃,大门先开了一条小缝,接着才左右洞开,应门的是一位当地装束的老妇人。

孙嘉遇拥抱她,老太太则亲热地吻他脸颊,两人说话语速极快,我一句也没听明白。

孙嘉遇回头招呼我,“赵玫,过来。”

我慢慢走过去,他握住我的手,给老太太介绍:“妮娜,这是我的朋友。”

老太太对我点头笑笑,带着我们往屋内走。我注意到她的半边身体是歪的,一条腿仿佛不听使唤,走起路来异常艰难,却努力保持着脊背挺直的姿势。

我用力捏一捏孙嘉遇的手指。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他用中文轻声说。

我张大嘴看着他。他摇摇头,示意我放松表情。

曾在网上看到过当年的照片,印象深刻。没想到事隔十几年,还能看到那场劫难的受害者。

进了别墅,只听得木地板在我们脚下咯吱作响,客厅内空荡荡的,仅有几间简单的家具。天花板上似乎有风掠过,屋里屋外几乎一个温度。

老太太站住,和孙嘉遇说了几句话,我只听得懂晚餐、厨房几个单词。

“我们去厨房,那儿比客厅暖和。”他简短地翻译。

晚餐很简单,只有一锅浓汤,一点土豆泥,还有孙嘉遇带来的列巴和中国双汇肉肠。

我已经饿过了劲,对着餐桌上的食物直发呆,不明白这家伙带我来这儿,到底什么意思。

他把一片白白的东西夹到我盘子里。

我打量着,满腹狐疑,“这什么?豆腐?”

“尝尝,尝尝就知道了,乌克兰名菜。”他特起劲地劝,我却觉得他的笑容不怀好意。

咬一口,味道还行,就是口感有点怪,我犹豫着再咬下一小块。

“还好?”他笑嘻嘻地问。

我点点头,“到底什么东西?”

“猪肥膘。”

“什么?”

“盐腌的猪肥膘。”他奸计得逞,乐得前仰后合。

我捂着嘴冲进卫生间,兜底吐了个干净。打小不挑食,就一个毛病,除了绞得粉碎的饺子馅,一点儿肥油都不能沾。

“你他妈的不是东西。”我吐得上气不接下气,恨不得刨个坑埋了他才解恨。

“啧啧,又说粗话,”他捶着我的背,还在贫,“这不你要求的嘛,猪肉白菜,咱一个都不能少。”

“滚开!”我气得什么似的。

“她没事吧?”镜子里出现老太太微笑的脸,“如果没事,请来书房喝杯咖啡。”

她的俄语缓慢清晰,我总算听懂了这句。

通往书房的门一打开,我立刻傻了,如入梦境。原来这里另藏着一个乾坤。

酸枝木装饰的天花板,四壁通天到地的书架,所有的书籍分门别类放置得整整齐齐。

我一路看过去,各种版本的钢琴曲集、歌剧乐谱和古老的胶木唱片应有尽有,整个房间如同一座包罗万象的音乐图书馆。靠墙放着一座老式钢琴,琴盖开着,白色的琴键已经泛黄。钢琴上方的整面墙壁上,挂满了不同质地的相框。

那些照片中的主角,都是同一个人,同一个年轻美丽的俄罗斯少女,背景是舞台、剧院、钢琴、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