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王符《潜夫论》释读
31368800000037

第37章 《潜夫论》卷八(6)

[5]武王克殷,而封胡公妫满于陈,庸以元女大姬:武王灭商后,将舜的后代胡公、妫、满封到陈地,并将他的长女大姬许配胡公。《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帝舜之后于陈。”

[原文]

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生白帝挚青阳,世号少日睪[1]。代皇帝氏,都于曲阜[2]。其德金行[3]。其立也,凤皇适至,故纪于鸟。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尸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夷民者也[4]。是始作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5]。有才子四人,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故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恪恭厥业,世不失职,遂济穷桑。

[注释]

[1]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生白帝挚青阳,世号少日睪:有巨星如彩虹一样艳丽,划破了天空陨落于华渚之地,女节梦见与其接触,于是生下了白帝,他的名字叫挚,字青阳,天下人称其为少日睪。

[2]都于曲阜:少日睪之都于曲阜。

[3]其德金行:其德属“五行”之金。《汉书·律历志》:“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

[4]其立也,凤皇适至,故纪于鸟。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尸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夷民者也:语出《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日睪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尸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5]是始作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语出《周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原文]

后嗣修纪,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1]。其耳参漏[2]。为尧司空,主平水土,命[3]山川,画九州,制九贡。功成,赐玄圭[4],以告勋于天。舜乃禅位,命如尧诏[5],禹乃即位。作乐《大夏》。世号夏后[6]。传嗣子启。启子太康、仲康更立。兄弟五人,皆有昏德,不堪帝事,降须洛汭,是谓五观[7]。孙相嗣位,夏道浸衰。于是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灭相。妃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奔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注释]

[1]后嗣修纪,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少日睪氏的后代修纪,夜见流星,心有所感,生下了白帝姒文命,又名戎禹。因禹生于戎地,故曰戎禹,一名文命。

[2]其耳参漏:禹的耳朵上有三个孔。《白虎通·圣人》:“禹耳三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决河疏江。”

[3]命:彭铎注云:“命”疑“名”。 高按:从之。 即“名山川,画九州,制九贡。”

[4]玄圭:黑色的玉器。圭:古代帝王举行隆重仪式时所使用的玉制礼器。

[5]舜乃禅位,命如尧诏:舜禅位于禹,就像尧当初诏告天下给他让位一样。

[6]世号夏后:天下人称之夏后氏。《汉书·律历志》:“伯禹,虞舜嬗以天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夏后氏。”

[7]五观:韦昭注《国语·楚语》之“启有五观”曰:“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

[原文]

羿恃己射也[1],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2];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浞,柏[3]明氏谗子弟也。柏明氏恶而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愚弄于[4]民,虞羿于田,树之诈匿[5],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注释]

[1]羿恃己射也:后羿自恃射箭技艺高超。羿:后羿。

[2]淫于原兽:迷恋于捕猎野兽。

[3]柏:彭铎注云:“柏”即“伯”。高按:从之。

[4]于:彭铎注云:“于”疑“其”。高按:从之。即“愚弄其民”。

[5]匿:彭铎注云:“匿”疑“慝”。高按:从之。

[原文]

靡奔于有鬲氏[1]。浞因羿室生浇及犭壹[2],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犭壹于过,处浇于戈[3],使椒求少康[4]。逃奔有虞[5],为之胞正[6]。虞思妻以二妃[7],而邑诸纶[8],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靡自有鬲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焉。乃使女艾诱浇,使后杼诱犭壹,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9]。十有七世而桀亡天下[10]。武王克殷,而封其后于杞,或封于缯。又封少日睪之胄于祁。

[注释]

[1]靡奔于有鬲氏:后羿死后,其旧臣靡逃到了有鬲氏。

[2]浞因羿室生浇及犭壹:浞侵占了后羿的妻室生下了浇和犭壹。

[3]处犭壹于过,处浇于戈:封犭壹于过国,封浇于戈国。“处”犹“封”也,封置也。

[4]使椒求少康:派遣椒抓捕少康。

[5]逃奔有虞:指少康逃奔于虞。

[6]为之胞正:指少康在虞,后来做了虞国的胞正。胞正:也作庖正,官名。

[7]虞思妻以二妃:虞之国君虞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为妃。

[8]而邑诸纶:并将诸纶这个地方作为少康的封地。

[9]不失旧物:指复得失国。

[10]十有七世而桀亡天下:《史记·三代世表》:“从禹至桀十七世。”《汉书·律历志》:“夏后氏继世十七王。”

[原文]

浇才力盖众[1],骤其勇武而卒以亡[2]。故南宫括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也[3]。”姒姓分氏,夏后、有扈、有南、斟寻、泊乳、辛、褒、费、戈、冥、缯,皆禹后也。

[注释]

[1]浇才力盖众:浇的能力超群。

[2]骤其勇武而卒以亡:自恃勇武而最终灭亡。

[3]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也:羿善于射箭,浇善于水战,他们都不得好死。“奡”即“浇”。

[原文]

摇光如月正白,感女枢幽防之宫,生黑帝颛顼〔1〕,其相骈干〔2〕,身号高阳,世号共工。代少曎氏。其德水行〔3〕,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4〕。承少曎衰,九黎乱德,乃命重黎讨训服〔5〕。历象日月,东西南北〔6〕。作乐《五英》〔7〕。有才子八人,苍舒、隤凯、捣演、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凯〔8〕。共工氏有子曰勾龙,能平九土,故号后土,死而为社,天下祀之〔9〕。

[注释]

[1]摇光如月正白,感女枢幽防之宫,生黑帝颛顼:摇光星像月亮一样正白,照到女枢的宫室之内,使她感应而生下了黑帝颛顼。

[2]其相骈干:颛顼的肋骨相连如一骨。骈:连接,接合。《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成玄英疏:“骈,合也。谓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合为一指也。”

[3]其德水行:高阳共工氏属“五行”之水德。《汉书·律历志》:“金生水,故为水德。”

[4]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以水记事,其百官师长皆以水为名号。语出《左传·昭公十七年》。

[5]承少曎衰,九黎乱德,乃命重黎讨训服:颛顽兴起之时,正值少曎衰弱之时,少曎的诸侯九黎作乱,颛顼便命司天官重和司地官黎讨伐那些不愿臣服的部族。 训:顺也。语出《国语·楚语》之“少曎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6]历象日月,东西南北:仿照日月运行,走遍东西南北。此句疑有脱文。

[7]英:彭铎注云:“英”疑“莖”。高按:从之。

[8]八凯:彭铎注云:“八凯”疑“八恺”。高按:从之。

[9]共工氏有子曰勾龙,能平九土,故号后土,死而为社,天下祀之:共工氏的儿子叫勾龙,能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号为后土,勾龙死后封为地神,天下人都祭祀他。语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之“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及《国语·鲁语》之“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原文]

娀简吞燕卵生子契[1],为尧司徒,职亲百姓,顺五品[2]。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生黑帝子履[3],其相二肘[4]。身号汤,世号殷。致太平。

[注释]

[1]娀简吞燕卵生子契:帝喾的次妃有娀氏简狄吞食燕子的蛋卵而生下契。《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

[2]顺五品:遵循五常之德。据《尚书·尧典》之“百姓不亲,五品不逊”,“顺”当作“逊”。

[3]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生黑帝子履:扶都在夜间看见白气穿月,感而生黑帝子履。黑帝子履:指商汤。《白虎通·姓名》:“汤王后更名,为子孙法,本名履也。”

[4]其相二肘:履的臂上生有两肘。《汉书·律历志》:“汤伐夏桀,金生水,故为水德。天下号曰商,后曰殷。”

[原文]

后衰[1],乃生武丁。即位,默以不言,思道三年,而梦获贤人以为师。乃使以梦像求之四方侧陋,得傅说,方以胥靡筑于傅岩。升以为大公,而使朝夕规谏。恐其有惮怠也,则敕曰:“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时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尔交修余,无弃!”故能中兴,称号高宗[2]。及帝辛[3]而亡,天下谓之纣。

[注释]

[1]后衰:后来。

[2]称号高宗:自“武丁”以下至此,见《国语·楚语》。

[3]帝辛:殷纣王。《史记·三代世表》:“帝辛是为纣。”纣即纣王。

[原文]

武王封微子于宋[1],封箕子于朝鲜[2]。子姓分氏,殷、时、来、宋、扐、萧、空同、北段,皆汤后也。[3]

[注释]

[1]武王封微子于宋: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庶兄微子到宋地。《史记·殷本纪》:“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

[2]封箕子于朝鲜:周武王还封纣王之叔父箕子到朝鲜。见《史记·宋世家》。

[3]子姓分氏,殷、时、来、宋、扐、萧、空同、北段,皆汤后也:子姓的分支有殷、时、来、宋、扐、萧、空同、北段等,他们都是商汤的后代。《史记·殷本纪》:“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