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王符《潜夫论》释读
31368800000020

第20章 《潜夫论》卷四(4)

[9]韩侯、邵虎之德:韩侯,周宣王时韩国之君,宽政得民,仁德教化,开发土地,经济发展。邵虎,即召穆公,曾奉宣王之命平定淮南,使之王化,归顺周室。见《诗经·大雅·韩奕》《诗经·大雅·江汉》。

[10]其怀奸藏恶尤无状者:指内怀奸邪,心藏恶意,罪大恶极之官吏。怀奸:心怀奸邪。无状:罪恶尤大而其状无可言者也。

[原文]

且夫列侯皆剖符受策[1],国大臣也,虽身在外,而心在王室[2]。宜助聪明与智贤愚[3],以佐天子。何得坐作奢僭,骄育负责[4],欺枉小民,淫恣酒色,职为乱阶[5],以伤风化而已乎[6]?诏书横选,犹乃特进,而不令列侯举[7],此于主德大洽,列侯大达,非执术督责总览独断御下方也[8]。今虽未使典司[9]治民,然有横选,当循王制,皆使贡士,不宜阙也。

[注释]

[1]剖符受策:剖符受册也。言诸侯都是接受了朝廷分给的符节和皇帝颁发的策命的。“册”与“策”同。《释名·释书契》:“汉制,约敕诸侯曰册。”《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

[2]心在王室:乃心系王室也。《尚书·顾命》:“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3]宜助聪明与智贤愚:应该成为朝廷的耳目,并为朝廷推举贤明有智的人才。“与” 通“举”。言举智贤人以佐天子也。

[4]坐作奢僭,骄育负责:任凭他们奢侈妄为,骄横自恣,强占民财,赖账不还。彭铎注云:“育”疑“赢”之衍。《大戴礼·曾子制言上》:“富贵吾恐其赢骄也。”“责”与“债”同。高按:从之。

[5]职为乱阶:忧荒淫放荡,无所顾忌。语出《诗经·小雅·巧言》。 《郑笺》:“此人主为乱作阶,言乱由之来也。”

[6]既伤风化:即伤风败俗。

[7]诏书横选,犹乃特进,而不令列侯举:皇帝下诏临时选拔人才,又有各种特殊的任命,却不让诸侯推举人才。

[8]此于主德大洽,列侯大达,非执术督责总览独断御下方也:这种作法不利于皇帝恩德的广泛施与,有碍于诸侯才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也不是皇帝掌权督促,总揽全局,独自决断和驾御臣下所应采取的策略。彭铎注云:两“大”字疑“未”。高按:彭说合宜。洽:周遍,广博。

[9]司: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始”。

[原文]

是诚封三公以旌积德[1],试列侯以除素餐[2],上合建侯之义,下合黜刺之法[3]。贤材任职,则上下蒙福,素餐委国[4],位无凶人。诚如此,则诸侯必内思制行而助国矣。今则不然,有功不赏,无德不削,甚非劝善惩恶,诱进忠贤[5],移风易俗之法术也。

[注释]

[1]是诚封三公以旌积德:所以,封三公可以表彰积德行善为民造福。彭铎注云:“是”下疑脱“故”。高按:“故”字合宜,即“是故”。

[2]试列侯以除素餐:尝试在诸侯中清除平庸的官吏。

[3]黜刺之法:罢免责罚无能之法规。

[4]素餐委国:白吃俸禄者失去封国。委:去也。

[5]诱进忠贤:引进忠贤,贡举贤能。《尔雅·释诂》:“诱,进也。”

[原文]

昔先王抚世,选练明德,以统理民,建正封不过百,取法于震[1],以为贤人聪明不是过也[2];又欲德能优而所治纤[3],则职修理而民被泽矣。今之守相,制地千里,威权势力,盛于列侯,材明德义,未必过古,而所治逾百里,此以所治多荒乱也。是故守相不可不审也[4]。

[注释]

[1]建正封不过百,取法于震:诸侯封国不超过百里,这种作法取法于《周易·震》卦之意。彭铎注云:“百”下疑脱“ 里”字。高按:从之。震:《周易》卦名。震为雷,其卦辞有“震惊百里”句。

[2]以为贤人聪明不是过也:认为贤能之人即是有管理一方的聪明才智,其治理的范围也不宜超过百里。“不是过也”指不宜超过百里。

[3]又欲德能优而所治纤:又要求官员的品德特别优秀,施政措施精细完备。“纤”与“孅”同。精微细致。《汉书·食货志》:“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4]是故守相不可不审也:所以,委任郡守国相一类手握大权的地方官吏,不能不严格挑选和慎重考虑啊。

[原文]

昔宣皇帝兴于民间[1],深知之,故常叹曰:“万民所以安田里无忧患者,政平讼治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2]。”于是明选守相,其初除者,必躬见之,观其志趣,以昭其能,明察其治,重其刑赏。奸宄减少、户口增息者,赏赐金帛,爵至封侯。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沥血于市[3]。赏重而信,罚痛而必,群臣畏劝,竞思其职。故能致治安而世升平,降凤皇而来麒麟,天人悦喜,符瑞并臻,功德茂盛,立为中宗[4]。由此观之,牧守大臣者,诚盛衰之本原也,不可不选练也;法令赏罚者,诚治乱之枢机也,不可不严行也。

[注释]

[1]宣皇帝兴于民间:宣皇帝即汉宣帝刘询,武帝刘彻曾孙,卫太子刘据之孙。卫太子刘据因遭江充制造之巫蛊之祸,被满门抄斩,当时出生不到周岁之刘询被关进天牢,幸遇廷尉监丙吉相救。后武帝为巫蛊之案平反,大赦天下,刘询因此获释,被送往外家抚养。武帝死,弗陵继位,世称昭帝。昭帝死,辅政大臣霍光立武帝孙刘贺继位,因其荒淫被废。霍光遂与众臣定策迎立流落民间之刘询继位,世谓汉宣帝。宣帝在位二十五年,整顿吏治,宽罚省刑,国势日盛,后世称之西汉中兴之君。见《汉书·宣帝纪》。

[2]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能与我共治太平局面者只有德才兼备的郡守国相等地方长官。汉时郡守国相之职其俸禄为二千石,故称之二千石之吏。

[3]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沥血于市:犹言对那些不勤于政务而导致其管辖区域混乱不堪的官员,一律斩首示众于市。衔:马嚼子。引申为嘴里衔着、叼着。

[4]立为中宗:此指汉宣帝。《续汉书·礼仪志》:“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

[原文]

昔仲尼有言:“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1]。今者刺史、守相,率多怠慢,违背法律,废忽诏令,专情务利,不恤公事。细民冤结,无所控告,下土边远,能诣阙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县负其如此也[2],故至敢延期,民日往上书。此皆太宽之所致也。

[注释]

[1]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 慢:轻慢。

[2]郡县负其如此也:郡县依仗自己深知如上文所言之底细也。《说文》:“负,恃也。”

[原文]

《噬嗑》之卦,下动上明[1],其《象》[2]曰:“先王以明罚敕法。[3]”夫积怠之俗,赏不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尝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注释]

[1]《噬嗑》之卦,下动上明:《噬嗑》卦之卦象为下震上离。震为雷为动。离为火为明。故言下动上明。

[2]《象》:指《周易》之《象传》。

[3]先王以明罚敕法:先王用明刑责罚来整顿法律。语出《周易》象辞。下动上明,雷电交合,是《噬嗑》卦之卦象,故《象传》言:古代先王观此卦象,申明刑罚,整饬法令。

[原文]

圣主诚肯明察群臣,竭精称职有功效者,无爱金帛封侯之费[1],其怀奸藏恶别无状者,图铁锧钺之决[2]。然则良臣如王成、黄霸、龚遂、邵信臣[3]之徒,可比郡而得也;神明瑞应,可期年而致也。

[注释]

[1]竭精称职有功效者,无爱金帛封侯之费:对竭尽思虑,精心称职而有施政功效的官员不要舍不得钱财和爵位。谓应该对那些竭精称职又有功绩的官员进行隆赐重赏。

[2]其怀奸藏恶别无状者,图铁锧钺之决:对心怀奸恶和行为恶劣的官员,必须按照刑律论定其罪,斩腰劈身,处以极刑。文有脱误。彭铎注云:“铁”疑“ 鈇”,即“必图砧锧鈇钺之决。”高按:从之。图者,议也。决者,论也。

[3]王成、黄霸、龚遂、邵信臣:王成、黄霸、龚遂、邵信臣皆为西汉中兴汉室之忠良之臣耳,奉公守法,为官清正,政绩卓著。王成,胶东王国相。黄霸:汉宣帝丞相。龚遂,渤海太守。邵信臣,南阳太守。见《汉书·循吏传》。

爱日

[题解]

爱日者,谓爱惜民时日力也。《吕氏春秋·上农》:“敬时爱日,至老不休。”王符把爱惜日力民时与重视劳动功效看作是衡量国家治乱兴衰的标准,并将此提高到事关天下安危的高度加以论述,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原文]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1]。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2];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3]。

[注释]

〔1〕日力:谓劳动时间也。此乃王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提出的“劳动时间”概念。

〔2〕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国家安宁,民众闲暇,劳作时日则宽裕而见长。

〔3〕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国家混乱,民众困苦,劳作时日则急促而短暂。

[原文]

所谓治国之日舒以长者,非谒羲和而令安行也,又非能增分度而益漏刻也[1]。乃君明察而百官治,下循正而得其所,则民安静而力有余,故视日长也[2]。所谓乱国之日促以短者,非谒羲和而令疾驱也,又非能减分度而损漏刻也。乃君不明[3]则百官乱而奸宄兴,法令鬻而役赋繁,则希民困于吏政[4],仕者穷于典礼[5],冤民囗狱乃得直[6],烈士交私乃见保[7],奸臣肆心于上,乱化流行于下[8],君子载质而车驰[9],细民怀财而趋走[10],故视日短也。

[注释]

[1]所谓治国之日舒以长者,非谒羲和而令安行也,又非能增分度而益漏刻也:所谓安定的国家之所以劳作时日舒缓而见长者,不是因为请求羲和让太阳慢慢的行走,也不是人能增加分秒而使时间延长也。羲和:日御也。神活传说为太阳驾车之神。漏:测量日行之器具,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

[2]民安静而力有余,故视日长也:民清静,闲暇有余力,所以时日也就显得长。

[3]君不明:谓君主昏暗 。

[4]则希民困于吏政:百姓不堪官方各种杂役的困扰。彭铎注云:“希民”疑“布衣”。高按:彭说合宜。吏政:官方事务,此指官方的各种杂役。

[5]仕者穷于典礼:官员疲于应付各种繁琐的礼节。彭铎注云“典”疑“曲”。《崔实·政论》:“曲礼不行于所属。”高按:从之。

[6]冤民囗狱乃得直:鸣冤的百姓只有用钱“买狱”才能得到伸冤。彭铎注云“囗狱”疑“鬻狱”。高按:“鬻狱”合宜。《左传·昭公十四年》有“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句。

[7]烈士交私乃见保:贞烈之士只有失去气节在暗中与权势勾结才能得到保全和荐举。交私:私交,暗中勾结。保:保护,保全。

[8]奸臣肆心于上,乱化流行于下:奸臣在上面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歪风邪气在下面蔓延滋长。肆:放任,肆无忌惮。

[9]君子载质而车驰:君子用车拉着礼物投靠权贵。

[10]细民怀财而趋走:百姓怀揣钱财四处托人行贿。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