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探索生命的奥秘
31355100000008

第8章 生命的起源(6)

血液或血制品:主要是指接受污染有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介于90~100%。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其中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而导致感染HIV。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0.3%~0.5%。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用骨髓和器官移植;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的危险性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格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文眉、穿耳)、文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③.母婴传播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母婴传播的几率约为30%。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

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A.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B.潜伏期。潜伏期的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C.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淋巴结肿大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全身症状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各种感染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疱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D.典型的艾滋病期。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艾滋病的诊断方法

艾滋病的诊断应包括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两方面。在诊断时,必须遵循“及早、全面、慎重、咨询、保密”的原则。由于不论在无症状感染阶段或是发病阶段,人体中都带有HIV,及早作出诊断,不仅能及时给予医疗护理,而且可防止HIV传播,减少传染性。在诊断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全面地掌握各个方面的材料,尤其HIV血清检测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后,按国家规定的诊断标准,作出诊断。要避免在没有特异性HIV实验依据的情况下,凭临床症状作出判断。在实际操作时,有时一下子难以定论,可以继续随防,对诊断明确的感染者要加强医学观察,定期随访其病情演变。

艾滋病无论是无症状的感染者,还是临床病例,必须首先确定感染者。艾滋病感染的确定必须非常慎重,漏诊与误诊均会带来严重后果。艾滋病感染的确诊完全靠实验室诊断,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实验室查出艾滋病抗体阳性就可做出诊断,而是经过一系列的检验程序,还必须是国家认可的“确认实验室”才有资格做出确诊。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HIV抗体的检查方法包括初筛试验:血清或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块速试验,确认试验:血蛋白印试验。确诊HIV/AIDS必须是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或血浆HIV-RNA阳性。HIV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AIDS三期。其中对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的病人统称为HIV感染者,对AIDS期的病人称为AIDS病人。但在统计HIV感染者人数时,是指所有三期的病人,包括了AIDS期的病人。

如何确定是否患了艾滋病

首先,感染艾滋病要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史。如同性恋者、多性伴、滥交及嫖娼或不正当、不洁性交史,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史,使用不洁注射器(或医疗用品)注射采血史等。另外,经检测发现血液中HIV抗体为阳性。在我国还规定,即使检测出HIV抗体,医生也无权对患者下艾滋病的诊断,还需要送到指定单位进一步做抗HIV的确定试验,同时检测血中的艾滋病病毒。如果为阳性,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HIV感染者可携带病毒数年而不发病,经过4~10年之后,才会出现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消瘦、腹泻、淋巴结肿大等),最后出现艾滋病晚期的并发症与机会感染(卡氏肉瘤、肝癌、卡氏肺囊虫肺炎、隐孢子球菌性肠炎、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弓形虫脑炎、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才诊断为艾滋病。

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规范的治疗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有抗HIV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支持疗法以及心理方面的关怀,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针对HIV本身的治疗,亦称鸡尾酒疗法。这是一种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使已经破坏的免疫功能完全或部分重建。治疗机会性感染的目的在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延长病人的存活期,为争取进行抗病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主要是针对HIV感染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出现的各种疾病,包括各种机会性感染、机会性肿瘤、体质性疾病等。另外,在有效的抗HIV治疗的前提下,可根据情况合并使用IL-2,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有抑郁、绝望等病人需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治疗和支持。

艾滋病的预防原则:

预防某一传染病,最理想的手段是疫苗。关于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尽管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至今尚没有研究成功。因此,要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咨询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规范行为,阻断HIV经血液、性生活和母婴三条传播途径。同时,在医务界,要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防护。

1.5.2 艾滋病的起源之谜

艾滋病的起源可能与男性同性恋有直接的关系,而与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则无关。人类中的同性恋给自然界创造了一种新的环境,而这种新环境正好适合艾滋病病毒的生长,所以自然界中艾滋病病毒的无机分子或无机原子就会被这种新环境所激活,这种被激活的艾滋病病毒的无机分子或无机原子就会逐渐地发展为生命即艾滋病病毒。现在艾滋病的发病率如此之高是由于新的艾滋病病毒在男性同性恋中不断地产生以及在人群中不断传播的结果。

实际上“生命的起源之谜”被揭开以后,人们对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起源就看得比较清楚了,其中包括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以及各种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的起源。这些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极大,人们只能面对现实,各个国家为此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科技人员为此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总是不显著。

艾滋病从出现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人们至今仍未认清它的起源,艾滋病病毒以较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着。艾滋病病毒传播这样迅速,是与我们没有认清它的起源有一定关系,如果找到艾滋病病毒的源头,人们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弄清艾滋病病毒的起源。

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报道共收治6例艾滋病病人;同年英国也报道收治2例艾滋病病人;非洲报道收治1例艾滋病病人。以上病例在全世界为首次报道,在历史上也是首次出现。美国的6例艾滋病病人和英国的2例艾滋病病人都是男性同性恋,非洲的1例艾滋病病人的生活习惯尚缺乏详细报道,但据调查,非洲落后地区性生活十分随意,我们通过电视媒体可以看到非洲的这例艾滋病病人是来自贫穷落后地区。

曾有科研人员做过研究,在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的艾滋病病毒,于是,他们就认为艾滋病病毒可能就是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传播给人类的。我认为这种研究结果难以让人相信,如果是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传播给人类的,那么,绿猴和黑猩猩首先会发病,比如鼠疫、禽流感、疯牛病、猪链球菌感染等哪个不是动物先发病,然后才传染给人类的呢?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人们已十分清楚,是通过性生活、血液等传播的,绿猴和黑猩猩与人类是没有这样的传播途径的。

假如人类的艾滋病是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传播的,那么,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又是从哪里传来的呢?难道说是上帝创造的?归根到底,绝对的传播学说含有唯心主义的观点。

另外,从病毒基因序列上分析,人类的艾滋病病毒与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体内的病毒比较是否有100的同源,是否有遗传物质交换等?如果不是,那就不是同一种病毒。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又了解到1981年美国、英国和非洲首例艾滋病病人的生活状况,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美国和英国的艾滋病病人的发病与非洲的艾滋病病人的发病根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