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教我们学处事
31323400000031

第31章 谈笑风生 幽默处事

伟大的历史人物都有较高的天分和智慧。毛泽东正是一位具有大智大勇、又极富幽默感的东方巨人。基于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在他身上,时刻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并不是刻意追求的幽默感。这种幽默、诙谐,并不是滑稽、俗套,而是饶有趣味。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描写毛泽东非凡的幽默感时讲到,他对敌人的幽默总是充满讽刺挖苦的嬉笑怒骂,尼克松在比较毛泽东和蒋介石时谈到,毛泽东处理国家大事也无拘无束,轻松愉快,而蒋介石却定式刻板,毫无幽默可言。其实这些外国友人只了解毛泽东幽默的一部分,他对师友、同志,都很幽默,亲切、友好、热情是他的特点。可以说,毛泽东的整个生活都充满幽默感。在全党全国,他要求造成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日常生活、大小会议上,在外交场合,毛泽东都善于与师友、同志、来宾们沟通。和他交往,总会使你心情愉快,暖意融融。

60年代,一位苏联同志访华,担心中苏争论会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于混乱。这种担心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毛泽东无不幽默地说:“笔墨之战不会伤害人体。”“不管你们怎样批评我们,至少有四条可以保证:天不会塌下,中国的母亲不会停止生养孩子,树和草不会停止生长,鱼在河里不会停止流动”。

1975年,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批判教条主义时说,在“医学界,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因为苏联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里面有胆固醇。后来又一篇文章说胆固醇不要紧,又说可以吃啦。月亮也是外国的好,不要看低教条主义”。

对苏联人历史上瞎指挥和命令主义,毛泽东是从来不买账的,与他们对话,毛泽东是极其辛辣的。但在与美国、日本建交过程中,毛泽东与尼克松、田中角荣会谈时却无拘无束、幽默诙谐,最好讲话了。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会谈,尼克松谈到基辛格在漂亮姑娘的掩护下秘密去巴黎,以诡秘地打开中美建交的大门。毛泽东微笑着问:“这么说,你们常常利用你们的姑娘啦?”

尼克松立刻为自己辩护,“如果我用姑娘作掩护,麻烦可就大了。”

于是,双方都哈哈大笑起来。

话题转到美国的大选,毛泽东诙谐地对尼克松说:“上次选举时,我投了你一票。”尼克松担心东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自己似乎属于东方人“打倒”之列,毛泽东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们都被打倒了,我就没有朋友了。”会谈就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会谈结束前,毛泽东以茶代酒和尼克松碰杯,他风趣地说:“我们是几十年的隔海老冤家啦!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打不成交嘛!我们应该为冤家干一杯!我不会喝酒……不过不要紧,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酒有水,以水代酒——干杯!”这个奇特的碰杯将会谈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在场的人都乐不可支地哈哈大笑。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也与毛泽东进行了会谈。毛泽东客气地请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来宾入座后,风趣幽默地开腔:“你们吵架吵完了吗?”

“不,我和周总理谈得很好。”田中角荣连忙回答。

“不打不行啊,不打不相识嘛!”毛泽东微笑一下,自打圆场。接着,毛泽东谈到日本,说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并说自己在学习日文,还开玩笑说想去日本留学。

大平正芳说:“我们怎么可能照料好你呢?难办啊,还是请你别去留学吧。”

毛泽东半开玩笑说:“你不友好啊!”

随后,毛泽东指着在座的廖承志说:“他是在日本生的,田中先生,这次你把他领回去吧。”

田中回答:“廖先生在日本很有名,他如果参加参议院选举,一定会当选。”

“听说田中先生不喜欢吃西餐,在夏威夷吃的是日本饭菜。北京的饭菜怎么样?”毛泽东问到田中在北京的生活起居情况。

“哎呀,吃得太好啦,还喝了很多茅台酒。”田中自觉谈得来。

“喝多了可不好啊!”像是熟人聊天。

“听说有65度……”田中感叹地说。

“75度哟,谁告诉错了吧。”毛泽东告诫朋友说,就在这样轻松友好往来的气氛中会谈,迎来了中日建交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

毛泽东灵敏、机智而幽默的谈话给许多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受到过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善于沟通的幽默感使她终生难忘。

1959年,毛泽东接见斯特朗及杜波依斯夫妇,握手问好时,毛泽东对91岁高龄的杜波斯博士的肤色表示了惊奇,他用自己的手去比较老博士的肤色,说:“谁能告诉我,我们俩谁更黑一些?”确实,毛泽东的手由于太阳晒黑,与杜波依斯的由于高龄而变得苍白的手显得一样黑。毛泽东与斯特朗握手时,用英语卖弄一下,说了一句“你好”,而斯特朗却用汉语说了“你好”,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

谈话中,毛泽东讲到游泳,他说:“如果你们三位不反对,我愿意去游密西西比河,但是,我想另外三人可能反对: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生和艾森豪威尔总统。”

杜波依斯表示他们不一定反对,毛泽东又高兴地说:“如果这样,我可以在几天之后就去,完全像一个游泳者。我不谈任何政治,只是在密西西比河游泳。然后,如果艾森豪威尔总统允许,我将看他打高尔夫球,也许去医院拜访杜勒斯先生。”

当杜波依斯说他的敌人和朋友都把他当作共产党人,而他实际上并不是时,毛泽东便风趣地说,“你已经91岁了,在另外一个91岁时,你将会遇到马克思,我想他会接纳你为同志的,这是始终可能的。”说后,他又补充说:“也许我先你而去,到时我会很高兴地将你推荐给马克思的。”整个谈话就在这半开玩笑式的、幽默的气氛中进行。

1964年,斯特朗又一次领会了毛泽东的幽默。说起胡宗南当年进犯延安最终败北,毛泽东举了一个幽默的例子。他说,一个人10个指头,想捉10个跳蚤,一个手指捉一个跳蚤。他让在座的人试一试,发现用那种方法一个跳蚤也捉不到。毛泽东说,只有用10个指头捉一个跳蚤,逐一连续地捉,才是办法。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他还说,有些国家,还有许多进行革命战争的同志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将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

接下来,毛泽东谈到任何社会都有斗争和冲突,出语诙谐:“共产主义只是堆积木吗?人们就没有工作干吗?”真是生动有趣了。

正如斯特朗所看到的,毛泽东在谈话、办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浓浓的幽默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与他作为高瞻远瞩的伟大哲人和政治家的气质联系在一起的,它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又从没把任何东西强加于人。

毛泽东善于驾驭大事和大局,他举重若轻,因而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他都能轻松自如地应对,行为举止总不失幽默、诙谐,这种处事的艺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办事过程中,免不了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之间,如果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面孔,干巴巴的,不利于协调、沟通,或造成下级的紧张,做人办事均不觉得融洽、愉快,这又何必呢?

只要讲究点办事艺术,露出个笑脸,幽默一下,气氛就不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有利于消除紧张、隔阂,在亲切、友好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