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零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31245300000053

第53章 零售企业仓储管理规范(1)

第一(节)仓储管理基础

一、仓储基本设备

1.搬运车辆

(1)搬运车是用来在库房、货场内作短距离搬运或堆码作业的机具。

(2)搬运车的种类主要有:

无动力搬运车;

电瓶搬运车;

牵引车;

自动导向车。

2.储存架

存储设备因存储物品的商品特性、物品单位、承载容器及存取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许多种类不同的存储料架,以存取作业方式的程度为依据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流动式箱料架

料架上装置多排的塑胶滚轮,以及具有约5°的倾斜角,箱装物品受到重力作用会自动向前端滑移。因此可以利用前端做出货端,后方用来入货。

(2)可移动式料架

又称为动力式料架,用轨道以直线水平移动,每列料架的底部皆有马达驱动装置,可密集相接配置,一般还设有控制装置操作开关盘,用以操作移动料架,约在三十秒内开启通路,使堆高机进入存取物品。

除此之外,附加有变频控制功能,来控制驱动、停止时的速度,以防止放置在料架上物品的颤动、倾斜或崩倒,同时也装设位置设定光电感测器及附刹车齿轮马达,提升停止精度。

(3)栈板料架

又可称作可调式栈板料架。一般最常用的是传统式料架,用以存放装载在栈板上的物品,目前都采取组合方式,其拆卸迁移轻易,可依物品堆栈的高度,任意调整横梁位置。

(4)驶入/驶出式料架

可存放装载在栈板上的物品。其料架支承栈板的部分,是在两侧立柱的悬轨。中间放空,可(节)省料架材料,而使堆高机能在料架内行走存取整个叠栈的物品。

驶出式和驶入式料架其结构并无太大差异,只是驶出式料架背部无斜撑元件,利于堆高机两端进出。

(5)悬臂式料架

适合于存放钢管、型钢等长形的物品。是一种立柱上装设杆臂而构成的料架,若要放置圆形物品时,在其臂端装设阻挡以防止滑落。

(6)窄道式料架

较传统栈板料架要高。其作业走道空间可缩减至最小并配合高层式。

(7)可携带式料架

料架本身可当存储容器随堆高机搬运,不使用时更可叠放(节)省空间,大幅增加仓库使用弹性。当料架存放货物时,可彼此叠架避免物品压损,高度可达三四层。

(8)后推式料架

在前后梁间以滑座相接,由前方将叠栈货物植入。当物品置于滑座上,后来植入的会将原先的推到后方。

目前最多可推人五个栈板。滑座跨于滑轨上,滑轨本身具有倾斜角度,滑座会自动滑向前方入口。

(9)流动式栈板料架

流动式栈板料架包含许多列的重力滚轮或滚筒输送装置,叠栈物品由较高的一端植入,会自动滑向较低的出货端。

目前有部分厂家将软管埋于滚轮下,用以控制倾斜角度,进而调整栈板行进速度。

(10)积层式料架

将空间作双层以上活用的设计规划,在厂房地板面积有限的情形下,可作立体的规划,有效地充分利用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钢梁和金属板将原有储区作楼层区隔,每个楼层可放置不同的种类的料架,而料架结构具有支撑上层楼板的作用。

(11)旋转式料架

旋转式料架适用于电子零件、精密机件等,少量多品种小物品的储存及管理。

其料架移动快速,可达每分钟30米,存取物品的效率很高,又能自动存取物品,且受高度限制少,故空间能有效利用。可分为垂直旋转式料架和水平旋转式料架。

(12)立体自动仓库料架

依钢架的构造又可分成整体式料架和自立式料架两种。

立体自动仓库是在左右两侧的料架中间配置高架搬运存取机,而于该中间的窄通道行走、升降来存取在钢架的储位上的物品。

3.储物柜

单行的储物柜应被安排背对背,若可能,最好靠墙放置,因靠墙放置能提供良好的位置来储存不规则形状物品及需长时间储存的物品。

4.自动仓库

目前所使用的自动仓库类型常见的有下列两种:

(1)单位负载式自动仓库

(2)小料件式AS/RS

二、仓库的基本类型

仓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其划分形式的不同,仓库可有多种类型:

1.根据存储形态进行分类

(1)普通仓库

用于存放一般性的商品,一般设施比较简单。主要是指常温下的一般仓库,对仓库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储存条件就可以了。

(2)简易仓库

主要存放不需要长时间存储或不宜放入库房的商品。一般用油毡、石棉瓦、瓦楞铝板等临时、简单搭建而成的没有正式的固定建筑的仓库,如罩棚、帐篷等。

(3)冷藏仓库

一般称为冷藏库。库房内需要配备冷却设备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隔热性能,使库房内温度保持在1O℃以下。多被用来储存肉类、鲜奶等受热容易变质的商品。

(4)保温仓储

也称为恒温库,一般要求具备简单的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设备,使库房内的温度大致保持在10℃~20℃。多被用来储存蔬菜、粮食等对温湿度要求比较高的商品。

(5)露天仓库

机露天堆码并存储商品的室外堆存场所。

2.根据建筑形态进行分类

(1)平房型仓库

(2)二层楼房型仓库

(3)多层楼房型仓库

(4)地下仓库

(5)立体仓库

3.根据经营者的性质进行分类

(1)营业用仓库

根据《仓库业者仓库业法》经营的仓库。这类保管杂货的仓库有:

保管小麦、肥料的1类仓库

保管玻璃、瓷砖的2类仓库

保管水泥、缆线的露天3类仓库

保管危险物品的危险品仓库

保管农商品的农商品仓库

保管水商品的水产品仓库

保管冷藏品的冷藏仓库

(2)自用仓库

多指自家使用的仓库。

4.根据保管目的进行分类

(1)配送中心型仓库

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2)存储中心型仓库

以储存为主的仓库。

(3)物流中心型仓库

具有储存、发货、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的仓库。

三、商品储存的基本形式

1.分类储存

所有的储存货品通常按商品相关性、流动性、商品尺寸与重量、商品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法则来指派储位。

(1)分类储存的优点

便于畅销品的存取,具有定位存储的各项优点。

各分类的储存区域可根据货品特性再作设计,有助于货品的储存管理缺点。

(2)分类储存的缺点

储位必须按各项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均的使用效率低。

2.随机储存

随机储存是指每一个货品都可以被存放在任何可利用的位置,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存储,且通常按货品入库的时间顺序存储于靠近出入口的储位。

随机储存适用于厂房空间有限、种类少或体积较大的情况。

采用随机储存形式时,要对商品的储存情况作好记录,记录方式有人工记录和电脑记录两种,分别填制不同的记录表格,即:随机储存人工储存记录表和随机储存电脑记录表。

(1)随机储存的优点

由于储位可共用,因此只要按所有库存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

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缺点。

(2)随机储存的缺点

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

周转率高的货品可能被存储在离出人口较远的位置,增加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

具有相互影响特性的货品可能相邻储存,造成货品的受损或发生危险。

3.分类随机储存

每一类货品有其固定的存放位置,但在各类的储区内,每个储位的指派是随机的。

(1)分类随机储存的优点

可收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

可(节)省储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缺点。

(2)分类随机储存的缺点

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共用存储。

4.定位储存

(1)定位储存的特点

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储位,货品不能互用储位;

必须规划每一项货品的储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2)定位储存适用于以下2种情况:

厂房空间大的存储;

多种少量商品的存储。

(2)定位储存的优点

每种货品都有固定存储位置,拣货人员容易熟悉货品储位。

货品的储位可按周转率大小或出货频率来安排,缩短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

针对各种货品的特性作储位的安排调整,将不同货品特性间的相互影响减至最小缺点。

(3)定位储存的缺点

储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需要较多的储存空间。

5.共用储存

共用储存是一种在知道各货品进出仓库的确切时间的情况下,不同的货品可共用相同储位的方式。

(1)共用储存的优点

所要的储存空间及搬运时间更经济。

(2)共用储存的缺点

管理比较复杂。

第二(节)仓储作业流程

一、仓储作业流程

1.收货

收货是指零售企业的进货指令向供货厂商发出后,配送中心对运送的货物进行接收。

2.入库

待商品验收合格后,需要将其运送库房而进行的作业环(节)。

3.存储

商品的储存是指在严格遵照商品保管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库存量,做好商品的堆码、苫垫、保管等工作的作业环(节)。

4.盘点

通过盘点作业可以计算出真实的库存量、费用率、毛利率、货损率等指标。

5.出库

即根据正式的凭证和手续,准确、及时地组织好商品出库的作业环(节)。

二、收货作业流程

1.投单

供应商到达收货部的停车区域后,应立即将送货订单、送货明细等交到收货部受理处,进行投单。

2.审核

收货员接到订单后,对订单上所列项目,逐项仔细核对其是否清楚,尽否是快讯商品,同时检查文件档案中是否有待退商品等内容。

3.卸货

轮到该供应商卸货时,应将货物按码放的原则在正确的区域内卸货。

4.验收

请供应商将货物拉到正确的区域内,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验货的程序。

5.退换货

对于在商品验收中不符合规定的商品,或者和订货合约中的规定有出入的商品,验收人员应拒绝接受并责令供应商退/换货。

6.填制相关表单

仓库保管员按表式规定填写商品退货/验收单。如果已有合同管理员填制过进货凭证,就可借用该凭证进行工作,不必另行填制退货/验收单。

7.记录物资存货账

物资验收结束后,保管员根据验收凭证,记载保管商品存货账。

仓库用的保管存货账可使用市场上现售的物资明细分类账。有些仓库控制数量、不计算金额,还可用具有数量收、发、存的三类账页。

8.入库

物资入库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安排货位、准备苫垫用品、搬运工具、检验度量衡器具,组织好收货人力等,还要准备好商品标签。

二、收货操作规范

1.正常商品收货操作规范

(1)收货人员在收到供应商到货通知,并在货物到达后,根据司机的随货箱单清点收货。

(2)收货人员应与司机共同掐铅封,打开车门检查货品状况。

(3)收货人员卸货时的职责:

严格监督货物的装卸状况。

确认商品的数量、包装及保质期与箱单是否严格相符。

任何商品破损、短缺情况必须在收货单上严格注明,并保留一份由司机签字确认的文件。

事故记录单、运输质量跟踪表、送货单等如有破损短缺的情况须及时上报上级主管机关,以便及时通知客户。

卸货人员监督商品在码放到托盘上时须全部向上,不可倒置。

必须严格按照商品码放示意图中标示的商品每堆码放的数量和位置、方式码放。

(4)卸货时如遇到恶劣天气,必须采取有效办法确保商品不会受损。

(5)收货人员签收送货箱单并填写相关所需单据,将有关的收货资料商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货物状态等交给指定的负责人。

(6)会计部门接单后必须在当天完成将相关资料通知记人台账。

(7)破损商品须与正常商品分开单独存放,存入相关记录,等候处理办法。

2.退货或残次商品收货操作规范

(1)各种退货及换残商品入库都须有相应单据,如果运输超市或司机不能提供相应单据,仓库人员有权拒收货物。

(2)退货商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区别:

良品退货收货时,货物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仓库拒绝收货;

不良品收货时,商品基本情况必须与相应单据相符,并且有完好的包装。

(3)换残商品的型号、编号须与通知单记录内容相符,否则仓库拒绝收货。

(4)收货人员依据单据验收货物后,将不同状态的货物分开单独存放,记录商品名称、数量、状态等,将退货或换残单据及收货入库单上交有关部门。

(5)依据单据记人台账。

第三(节)仓储管理实施规范

一、入库前准备

根据仓储业务的要求,仓储管理部门在收到商品入库计划后,要及时进行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其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商品详情

在接受商品前,要认真检阅即将入库商品的相关资料。

掌握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包装状态、单件体积和重量、理化性质、存储要求以及确切的到库时间和存储期限等,便于进行货位安排、商品养护等作业。

2.留存存储区域

核算存储区域的面积,要根据商品的形状、数量、特性、类别及存储要求等参数,并结合货位的通风、光照、邻近货位商品特性等情况,合理安排存储区。

存储区域的安排可遵照以下要点:

依照货品特性来储存。

大批量使用大储区,小批量使用小储区。

高位的物品使用高储区。

笨重、体积大的货品储存于较坚固的层架底层及接近出货区。

轻量货品储存于有限的载重层架。

将相同或相似的货品尽可能靠近储放。

滞销的货品或小、轻及容易处理的货品使用较远储区。

周转率低的货品尽量远离进货、出货区及仓库较高的区域。

周转率高的货品尽量放于接近出货区及仓库较低的区域。

服务设施应选在低层楼区。

在大量储存区的栈板架上,第一、二层货品供整箱配货之用,第三层以上的货品作存补货之用。

大量储存区储存畅销品或整箱销售的商品,以栈板堆高方式或以栈板架的方式储存商品。

在大量储存区内另规划特价区、进货暂存区、进口品暂存区等以安置大量进货的货品或尚未归位的新商品。

小量储存区储存小量零星出货的商品,以流动料架或一般货品架来储存商品。

认真详细地检查库内的照明、通风、除湿等设备,发现故障立即报修。

及时清洁存储区残留物质,必要时进行消毒、除虫和衬垫材料的铺设。

3.设备与单据的准备

根据人库作业安排,准配材料。

根据验收作业要求,准备点数、称量、测试开箱、封箱、度量、移动照明灯作业用具。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要求和商品尺寸、包装状况、货位方式等情况,准备相关机具。

根据入库作业要求,准备各种报表、记录本等单证。

二、入库作业流程

1.填写入库申请表

以成品库的入库流程为例,外购的成品或自己零售企业生产的成品,首先由申请人填写入库申请单。

2.办理相关入库手续

商品的入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入本库,另一种是人外库,其操作手续应按各自规定来办理。

3.商品入库

在商品入库当日,进行人库资料查核、入库质检。当质量或数量不符时即进行适当修正或处理,并输入入库数据。入库管理中可按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托盘堆叠。

三、商品入库管理

1.商品入库

商品入库是仓库业务的开始,也是商品由采购进入保存的第一道环(节)。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