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笑话
31046400000009

第9章 市井类笑话(1)

1、司机都发记者证

郭嘉是省电视台有名的新闻记者。可是他这个人不修边幅,穿着也很随便,不认识他的人还认为他是个锅炉工呢。有一天上午,省里在迎泽宾馆召开一个重要会议,郭嘉接受任务前去采访。他提着摄像机进会场时,被工作人员挡住了。工作人员对他说:“司机师傅,今天会议很重要。请您把录像机交给你们的记者,您到休息厅去休息吧。”郭嘉说:“我不是司机,我是记者呀。”工作人员让他出示记者证,郭嘉掏出证件交给工作人员。检查完毕,工作人员对他说:“您愿意进去就进去吧。请您在会场里坐好,不要乱走动。”郭嘉提着机子进去了。他刚进门,就听见两个工作人员说:“这省台的管理也太混乱了,连司机都发记者证!”

2、爱打赌的后生

有个后生生性好赌,动不动就好跟人打个赌,就连在家里吃饭,也要与老婆赌一赌看谁吃得多,吃得快。有一次他和老婆赌吃辣椒,结果他输了,乖乖让老婆骑着转了三大圈。这天,他到太原出差。在车站候车室里,他呼噜呼噜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突然大喊:“算我输了。可我没有钱,骑上我转圈圈吧!”周围的人们很奇怪,还以为他发烧说胡话,就凑到他跟前推推他说:“喂,你醒醒,是不是病了?”大家的话音刚落,后生就从他躺的长椅上呼啦一下坐起来。他对一个老大爷说:“咱们打个赌,我要是没病,你让我骑上转几圈。”

3、老汉买驴

一天,一个老汉从集市上买了一头毛驴。在牵驴回家的路上,有两个小偷悄悄地跟上来,一个解开牵驴的绳子,套在另一个小偷的脖子上,然后把毛驴牵走了。回到家里,老汉回头一看,驴不见了,后边套的却是个年轻人。“我的毛驴呢?”老汉惊奇地问。“是这么回事。”小偷回答道。我不孝顺父母,神仙就把我变成了毛驴,遇上你这样的好心人买了我。神仙就又把我变成了人。老汉想了想说:“走吧!”于是,老汉解开绳子,让那人走了,又说:“以后再也不能不孝顺父母了,不然还会变成驴的。”第二天,老汉又来到集上,意外地发现了他昨天放走的那头驴,一个人正在叫卖。老汉走过去,用嘴对着驴的长耳朵大声说:“年轻人,这回可没有人救你了!”

4、夜壶装酒

老栓赶集,想打二斤酒,可来时忘带酒灌灌。正发愁,看见路边有个卖夜壶的,细瓷美观,里外放光。他便买了一个,用它盛了二斤酒,高高兴兴带回家去,放到炕头下边。老栓喝酒喜欢热闹,叫来本村的老伙计老柳陪他喝酒。老栓把老柳请到家中,沏上香茶,点上香烟,说:“老柳,你在家等会儿,我出去买几个鸡蛋,置上几个菜。”说完就出门去了。老柳一个人自斟自饮,不觉喝了一壶茶。不一会儿,茶水入肚变成尿,憋得他只好出门撒尿。没想到他刚迈脚出门,卧在院内的大狼狗便向他叫唤着扑了过来,吓得他忙退回房内闭上门。人老了夹不得尿,他憋得不行,猛然看见床脚下的夜壶,忙说:“谢天谢地,总算有救了。”他拉过夜壶撒了泡尿。一会儿,老栓回来了,急忙炒了几个菜摆在桌上。又从床下取出夜壶,笑着说:“老柳,你别看这是夜壶,可是新买的,没用过一次。我见了好酒没家伙,便用这应了应急。”说着把酒倒进酒壶,在火上烫热了,满满斟了两大杯,敬向老柳说:“老伙计,干!”老柳心中一清二楚,忙推辞说:“这两天我头晕牙疼,不敢喝酒。你喝你的,我陪你闲扯两句。”老栓见老柳执意不喝,也不好勉强,便端起酒杯一口灌下。只见他眯着眼、皱着眉头,说:“老柳,看起来这啥东西生下装啥就是装啥的。这新买的夜壶,我洗了又洗,涮了又涮,可灌下酒总有股尿骚味儿。”

5、“酒叔”评理

九叔酷爱喝酒,但酒后却不闹事,还经常是借着酒劲给人评理,村里人都称他为“酒叔”。一天,他在邻村喝了酒东倒西歪地往村里头走。走到大路上,眼看青山的蹦蹦车与栓虎的农用汽车脸对脸撞在一起。二人下车后互相埋怨,争执起来,都要对方赔自己的车。正在此时,青山看见“酒叔”走来,便说:“九叔,你给咱评评理,栓虎他酒后开车,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他撞了我的车,还要我赔他钱。您说,他是不是该赔我的车?”“酒叔”认真地看了看两人的车,撞得都不严重,花几十块钱就能修好,于是问栓虎:“你喝酒啦?”栓虎点点头。七叔又问:“头晕得厉害?”栓虎又点点头。“酒叔”问青山:“你头晕吗?”青山说:“我没有喝酒,头也不晕。”“酒叔”想了想说:“事实都很清楚了,现在我宣布:青山赔栓虎30块钱!”青山不服,“酒叔”说:“一个清醒的人跟一个头昏的人撞车,不罚你罚谁哩?”

6、酒桶

话说老刘住在太原市郊的一座四合院里,有一天他买了一桶散装好酒,放在院子当中的桌子上了。结果,第二天他发现酒桶里的酒少了1/6,于是他非常生气,在酒坛子上贴了个标签“不许偷我的酒!”第三天起来一看,酒桶里的酒又少了2/6,老刘更加生气啦,在酒坛子又贴张纸条写道:“偷酒者重罚!”结果第四天起来一看,酒桶里的酒就剩下1/6啦,老刘那个气啊,气得直冒烟。老刘把这事儿告诉了老张,老张给他出了个主意,把那个酒桶上贴个“尿桶”的标签,看谁还敢偷喝!老刘一想,嘿,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照办啦,结果第五天老刘起来之后就赶紧过去看酒桶,这回没有少,但是老刘哭啦,为什么哭呢?因为酒桶满了。最后老刘愤怒把所有的标签和纸条都撕了,但是那个“不许偷酒”标签没有撕掉。到了第六天,老刘看到四合院里的很多人都哭了……

7、找谁去呀

洪洞有一家人养了一头牛,这头牛因为偷吃粮食,把头钻进瓦罐里拔不出来,全家急得没法,只好叫孩子去请他大伯来。大伯看了一眼就说:“这有何难!把牛头割下来。”侄子照办,牛头割下来了。大伙儿一看,牛头还卡在瓦罐里,就又问大伯咋办。大伯说:“把瓦罐砸了!”侄子又忙把瓦罐砸碎,果然,牛头骨碌出来了。全家都夸大伯有办法,这时大伯却放声大哭起来。全家忙问大伯为什么伤心。大伯抹了把眼泪,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天!将来我死后,你们再遇到这作难的事,可找谁去呀!”

8、家有三宝

有位老兄叫二歪,平时好说个谎话,嘴里没几句是真话。一次他去镇上瞎逛,正巧碰见了邻村的亲家公,寒暄了几句,就胡说了起来:“亲家,不瞒你说,我家里有三件宝:有头牛,能日行千里;有只鸡,一到整点就啼一声;还有只狗,能读书认字。”亲家公听了很吃惊,说:“哎呀,咱这么多年的亲家了,我还不知道有这样的新鲜事,过些日子我一定到你家看看。”二歪回到家,对老婆讲了经过,并说自己一时说了谎,亲家又要来看,不知如何应付。老婆说:“不要紧,我自有办法。”过了几天,亲家公果然来了。二歪赶紧躲了出去,他老婆对亲家谎称丈夫早上到太原去了。亲家公问几时回来,二歪老婆说:“天黑就回来。”亲家公又问怎么能那么快,二歪老婆说:“他骑上我们家那头日行千里的牛去的。”亲家说:“听他说,你家还有报点的鸡,怎么不整点的也叫?”二歪老婆眼珠子一转,说:“这不就是那只鸡,它不仅整点报时,白天听到生客来也报。”亲家公听了说:“听说还有能读书认字的狗,让我看看吧?”二歪老婆叹了口气,说道:“不瞒亲家说,家里穷啊,我们让它出外教书挣钱去了。”

9、黑夜装车

为迎接卫生检查,街道办让大家打扫,天蒙蒙亮,老万和老荣就开始往车上装垃圾,老荣趁着天黑,在车那边半锨半锨地装。天亮了,车也装满了,老荣笑着说:“老万呀,刚才我可把你耍了,这一车垃圾差不多全是你装的,我一次只装小半锨。”老万笑道:“其实,我一锨也没装,光用锨敲车帮子了。”

10、杯中之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权县里的供销社有一个二狗子喜欢杯中之物,嗜酒如命。供销社长期供应散装白酒,不缺的就是酒,二狗子没少偷喝解馋。可老喝酒却没有下酒菜。八十年代物资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酒好偷,东西可吃不得。于是二狗子顺手从柜台内拿了个大扣子就放在了口里,扣子光溜溜,口感不错,又不会损耗。此后,他就形成一种习惯,在卖货时用茶缸装点酒底子泡上大扣子放在跟前,卖一会儿东西,含上扣子,呷上一口酒,动作重复了一天又一天。时间长了,大扣子也变得酒劲十足,一次他出去办事,同事的小儿子也学他的样子将大扣子放在口里含了半天,结果一醉就是好几天。

11、用纸糊住了

有人对老李头说:“老张头女儿二妞的那张嘴太好使,谁都说不过她。”老李头不信:“一个黄毛丫头,能有多大能耐,我只用半张嘴,准能让哑口无言。”说完,用纸粘住半边嘴到了老张头家。老李头问道:“你爸干啥去了?”二妞一见他的嘴,就冷笑道:“我爸去锅台上喂牛去了。”老李头问:“锅台上喂牛?就不怕牛屙到你家饭锅里呀?”“不怕!”二妞说,“牛屁眼用纸糊住了。”

12、卖蒸馍

长发从南山拉炭回来,干粮吃完了,盘缠也花光了。赶饭时到南关镇,见有家店铺在卖炸油条,他走过去,低头仔细看了看油锅,然后连连摇头,以行家的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太费油,太费油,这样炸太费油了。”卖炸油条的谁不想省油,掌柜急忙请他进店,上菜上饭上炸油条,十分热情地招待他。长发吃饱喝足,抬腿便往外走。掌柜急忙跟到门口,毕恭毕敬地问:“请教先生有什么省油的方法?”长发扭头对着掌柜的耳朵,神秘地说:“你要想省油,明天开始卖蒸馍吧!”

13、碗口粗

强强是出了名的小气鬼,只要是他请客,老不想让你吃第二碗。他的一个朋友吃完第一碗,强强装做没看见,一直和别人闲扯。朋友不好意思自己要第二碗,便用筷子敲着空碗说:“我家院里有棵碗口粗的胡桃树,谁要了,我卖给你们?”

大伙朝他的空碗一瞅,不约而同都往强强脸上看,强强抹不开面儿,只得给他添上第二碗饭。有个人出头打圆场说:“你那棵胡桃树我买啦!”朋友说:“现在能吃饱了,就不卖了!”

14、买馍

馍铺为了招徕顾客,桌子上经常备有两样菜,买馍的人可以吃个不掏钱的菜。狗子去北山拉柴火,半路上肚子饿了。他走进一个馍铺,买了两个馍就把桌上的菜吃光了。掌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气在脸上。猛然心生一计,开口问道:“这家客人是哪村的?”“康庄的。”“听说你们村有个康白至的人,你一定认识吧。”狗子心里明白,就笑着回答说:“认识,早就死了。”“是不是撑死的?”“不是!”狗子一本正经地说:“这孙子老嫌他爷爷吃菜多,老天报应,叫雷劈了。”

15、看谁顶得过谁

生贵和乃生各自拉着马车在村头独木桥上顶住了,谁也不让路,一直顶到日落西山。生贵的女儿来了:“爹,娘叫你回家吃饭。”生贵瞪了对方一眼之后说:“回去告诉你娘,今天晚上我不回家了!”乃生的女儿也来催他回家,乃生说:“回去叫你妈赶快改嫁,我这辈子都不回家了!”

16、眼神

张三、李四二人眼神不好,一日张三持棉花二斤,李四抱公鸡一只,在集市相遇,李四问张三:“你拿的猪油多少钱一斤?”张三笑道:“就你这眼神还玩鹰?”

17、兽医镇长

李自强是一个小镇的镇长,他同时又是该镇的兽医。一天晚上,李自强家的电话铃响了,他妻子接的电话。一个人焦急不安地询问道:“你丈夫在吗?”

妻子问:“你找的是作为镇长的他还是作为兽医的他?”

打电话的人回答:“两样都找!我们没办法让我家狗张开嘴,它咬着一个人!”

18、画像

老冯头想给他过世的父亲画张像,可是老人家在世时没留下相片。画匠叫他找个相像的人来照着画。老冯头游集赶会找了几回,才瞅着个要饭的,跟他父亲长得差不多,便请到家中,好穿好戴好吃好喝好招待,并说好每天10块钱,让画匠照着他画像。画了10天,像画成了,要饭的讨要100块,老冯头变脸了:“你一个要饭的,每天啥活不干,光在椅子上坐着。好吃好喝享尽福,还想要钱!”说死说活就是不给。要饭的一气之下,穿着画像时的衣服,还偷了一副被褥溜了。正月初一,老冯头和前来拜年的亲戚向父亲画像跪拜磕头。行礼毕,大家随口称赞道:“他老人家真是慈眉善目,满脸福相呀!”老冯头却指着画像骂道:“我一瞅这狗日的就生气!我好吃好喝待他,可这家伙临走还穿了我一身好衣服,卷了我一副好被褥。真是没良心的货!”

19、不会过日子

三个做生意的人在一块闲聊,都吹自己会过日子。东北人说:“我二斤酒喝了一年,昨天才喝完。”广东人说:“我一斤酒喝了一年,还有半斤,还能喝一年。”山西人年纪稍大一些,带着教训的口气说:“你们也太不会过日子了!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总受穷。我那一斤酒喝了两年,还有一斤在房梁上挂着呢!”大家问他:“你咋喝得这么省?”他说:“每逢吃饭的时候,用筷子沾一沾就行了。”

20、没好好替你看戏

县蒲剧团来村里唱戏,根子买下票后又后悔了。因为他黑夜还要磨香油,看戏就磨不成香油,停工一天损失的可不是戏票这两块钱。但根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看不成戏心里也不舒坦得很。根子就托付对门的狗娃黑夜替他去看戏,做到磨香油看戏两不误。狗娃说婆姨走亲戚了,要替根子看戏,根子必须替他看门。根子应允下来,把戏票给了狗娃。但半夜散了戏后狗娃回到家,却发现屋里屋外炕上地下被小偷翻了个底朝天。狗娃敲开根子家的门,指着根子的鼻子说:“早就知道你只顾磨你的香油不会替咱好好看门!告诉你吧,咱在戏台下蹲着睡了半黑夜觉,眼睛都没有往戏台上瞟一眼,也根本没有替你狗日的好好看戏!”

21、哪一样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