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笑话
31046400000005

第5章 家庭类笑话(1)

1、你打死我吧

文新很怕老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得到老婆的同意,不然老婆眼睛一瞪,他就会全身打颤,手脚瘫软。为此,他常受人嘲笑。一次,为点芝麻小事他老婆又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起来。这一回,他实在受不住了,想显示一次大丈夫的威力,便随手抄起一把勺子朝他老婆扑去。他老婆见势不妙,不想吃眼前亏,撒腿就跑,他在后边紧迫不放。眼看要追上了,他老婆猛然立住,两手往腰一叉,眼睛一瞪:“你究竟想干什么?”他立刻又吓怕了,慌忙把铁叉往老婆手里一塞:“你,你打死我吧!”

2、还缺啥金属

尚立从学校回来就告诉他爸说:“爸,今天学校组织体检,医生说我身体缺铁。”尚立爸说:“缺铁?这好办,我给你补。”第二天早上上学时,尚立爸在兵兵的书包里塞了两颗铁蛋蛋,还在他的每个口袋里装了几根铁钉,并嘱咐他不要把这些东西丢了。尚立说:“爸,装这些干啥?”尚立爸说:“这样你就不缺铁了。你到学校再问一问医生,问她你还缺啥金属,记着啊!”

3、耍流氓

大宝和二宝是亲兄弟,兄弟俩一直不和,前阵子他俩硬是分了家,爸跟大宝,妈跟二宝,把爹妈都分了家。一天中午,老爸在大宝家吃了饭,就到二宝家去找老伴给聊聊天。谁知他刚坐上炕沿,二宝就推门进来,冲着他爹大声吼道:“哪儿来的老汉?怎么能随便上我妈的炕!”说完,二宝气冲冲地出门去了。刚出门就撞见村治保主任,二宝拉住他说:“主任啊,你来得正好,有人上了我妈的炕,耍流氓。”村主任听了急忙进屋去看,只见是二宝爸和二宝妈坐在炕上,就说:“你开什么玩笑?这不是你爸吗?”二宝说:“这是大宝他爸。他爸上了我妈的炕,就是耍流氓,不正经!”

4、种红薯吧

有兄弟两人合种着几亩谷子。谷子熟了,快要收割的时候,哥哥对弟弟说:“咱们先说好怎么分吧。我干脆就收取谷子的上半截,你来收取下半截吧。”弟弟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当看到哥哥美滋滋地将大捆大捆的谷穗扛回家的时候,弟弟面对着一堆堆的谷子根杆,心里觉得愤愤不平。哥哥上前开导弟弟说:“不要紧,等明年,你取上截,我收下截,不就一样了吗?”第二年一开春,弟弟一再催促哥哥尽早播下谷种,哥哥又给弟弟商量说:“咱们今年就种红薯吧。”

5、不怕老婆

大寨有个小青年,平时常爱在男同志面前讥笑别人怕老婆。一次县里集训民兵,小青年也去参加训练。休息时间,指导员开玩笑地说:“怕老婆的这边集合。”其他人都站好了队,唯有小青年站在原地不动。指导员就大声吆喝:“那位同志怎么不过来呢?难道你不怕老婆?”小青年站起来道:“我的老婆临走时再三说不叫我乱跑。”

6、有肉还是吃油糕

新荣人嗜糕,软软的黄米面蒸熟搋筋,或蘸着菜吃素糕,或用油炸了吃油糕,都是上乘的接人待客之物。可在改革开放前的年月,人们都是糠菜半年粮,就是家中有了客人也是吃油糕时只吃调凉菜,有了肉则只吃素糕,再有钱的人也不会既吃肉又吃油糕,这几乎成了人们共有的“潜规则”。有一后生思维敏捷,嘴皮利索,爱开玩笑,一日到了丈母娘家,丈母娘爱女婿,中午要给女婿改善生活,于是问女婿:“那孩咱吃素糕呀还是吃油糕?”言外之意就是吃油糕咱就弄凉菜,吃素糕咱就炖肉。女婿不动声色:“有肉吗?”丈母娘心想,这孩子要吃素糕,就说:“有。”谁知女婿脸不变色心不跳地说:“有肉咱就吃油糕吧!”

7、捡到东西别声张

李村的憨儿子和父亲去走亲戚。走着走着,憨儿子捡到一块手表,便大声喊叫:“爸,我捡到一块手表。”没等他爸答话,前头一个开三轮的急忙返回来,从憨儿子手里夺过手表,说:“我的”,扭头便走了。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对憨儿子说:“以后在路上不论捡到什么东西,先悄悄装在口袋里,千万别声张,到家里再说,记住了吗?”憨儿子说:“记住了。”过了几天,父子骑上车子带着憨儿子去镇上赶集。车子突然跑气了,气门芯蹦了老远,父子俩下了车,父亲一看气门芯没了,找了半天也找不见,车上倒是绑着个打气筒,可没气门芯也不成。没办法就推着车子朝镇上走,憨儿子后边跟着。父亲对憨儿子说:“边走边看着点,看能不能捡到蹦出去的气门芯。”走到没几步,憨儿子就捡到了刚才蹦出去的气门芯,便悄悄地装进口袋,一声也没言语。到了镇上,父亲赶忙找了个修车子的换上了气门芯,打上了气。赶完了集,俩人就回家了。一进门,憨儿子便从口袋里掏出气门芯,大声说:“爸,我捡到咱蹦出去的气门芯了。”父亲气得狠狠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刚才在半道上你怎么不说,害得我推了十几里路?”儿子委屈地说:“你不是教给我说,在路上不论捡到什么,先悄悄装在口袋里,别声张,回到家里再说嘛?”

8、如此请客

二虎和三狗村头闲扯,打起赌来,相约二人都用最节约的方法请对方喝一次酒。到了二虎请客的那一天,二虎打开录音机,他的声音便传了出来:“高粱白酒一瓶,生菜、猪头肉、羊肉、拉皮、豆腐一盘,请三狗享用。”轮到三狗请客了,三狗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一瓶汾酒和几盘菜,旁边写着一个请字。三狗的老婆一见就发了火:“人家请你喝高粱白酒,你怎么请他喝这么贵的酒,那咱们不是吃了大亏了?”三狗说:“咱们不吃亏,高粱白酒是四个字,汾酒是贵些,却少写两个字,省了咱不少墨水和气力哩。”

9、憨校长卖羊

中学李校长,敬业尽职,礼拜天也不多回去,家里的事,他几乎不管。有一天,妻子把他叫回来,说:“咱家这只奶羊不好好吃草。今天镇上逢集,你把它牵到集上卖了,另买一只爱吃草的。”李校长一到集上羊就出手了,卖了三十元。又访问了两个学生家长,时候也就不早了,他忙跑到快散的羊市上,见还有一个卖羊的,便问:“你这羊爱吃草吗?”卖羊的说:“咱这羊是优良品种,不仅爱吃草,就是葱皮、菜叶也特别爱吃。”李校长问:“卖多少钱?”“五十元。少一分钱都不卖。”李校长便掏了钱,牵上羊往回走。一进村,羊就前头走了,他撵都撵不上,倒像是给他领路的,一直跑进他家,照直窜到圈里去了。他高兴地说:“这只羊就该是我家的。”妻子走到圈跟前一看,埋怨道:“怎么整整一天,羊还没卖掉?”李校长一脸得意地说:“谁说没卖?不仅卖了咱那只不爱吃草的,而且还另买下这只连葱皮、菜叶都爱吃的优良品种。你猜多少钱?不贵!只多掏了二十元。”妻子双手拍着膝盖,哭笑不得:“好我那憨校长哩,这还是咱那只羊!”

10、女招办

妻子第一胎生了个女孩,丈夫给起名叫“招弟”,希望她招来个弟弟。不料第二胎又生了个女孩,丈夫说,老二肯定能招来个弟弟,便把二女叫“二招”。第三胎生下还是个女的,丈夫抱着三女说:“你给我再招一次,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就叫三招吧。”三招也没完成任务,第四胎又是个女孩。丈夫泄气地说:“算了吧,都招了好几回了,再别招了,招得多了我可养活不起呀!”妻子说:“那你说,这个四女子叫个啥招?”丈夫说:“我看你还是绝育吧。这最后一个就叫绝招!”后来,同伴和他开玩笑,都叫他招办主任。他笑着说:“我们光招女生,应该叫女招办。主任是我老婆,我是副主任。”

11、父子家信

婆媳不和常吵架,见面不说话。公公没办法,便给在外工作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吾儿见字知悉,咱家出了问题。据我仔细观察,具体分析,主要是你妻不惧我妻。本着主席的教导,从团结愿望出发,各自批评各妻,争取更大胜利。但有一条原则,你必须十分注意:假若婆媳都不把头低,那只有抛弃你妻,保留我妻。下级服从上级,才是万全之计。儿子见信后,马上回信一封:父亲大人,来信敬悉。婆媳有纠纷,双方不自尊。一只手儿拍不响,她俩都不把理讲。你的意见,主观片面,依我来看,实难团圆。歹合不如好分散,还是各吃各的饭。遵照主席一分为二的观点。你妻弱不胜强,我妻年轻力壮。你妻若要打仗,我妻绝不相让。一旦连续作战,你妻肯定投降。你要保留你的妻,我要保留你儿媳。五十六七,没有朝气。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主席教导,牢记在心。请妈退居二线,请你当个助理。维护安定团结,再别争权夺利。这才是万全之计。

12、籍贯

小梁的脑子差点劲,念了几年书和没念一个样。爸爸好容易托关系给他谋了份工作。头一天上班,领导让他填张表。姓名、年龄他还知道,填到“籍贯”栏他就不懂了。主任给他解释说:“籍贯就填写你出生的地方。”他拿起笔,毫不犹豫填上“五口镇医院妇产科”六个字。领导一看,忍不住笑了出来。小梁认真地说:“你笑什么?这可不是开玩笑。我妈生我时难产,最后拉到镇上医院的妇产科,切开我妈肚子,才把我取出来。大夫说,要是再迟半个钟头,我就没了。你不信?现在我妈肚子上还有这么长一条刀疤,明天叫我妈来,你们各位领导都验一下。”

13、狗吃了

中午,婆媳二人炖了一锅肉,等待男人们从地里回来吃。婆婆出去买醋,媳妇趁机舀了一碗,端到后院麦尖垛后面偷吃。一会儿,婆婆买醋回来,见儿媳不在家,也悄悄舀了一碗去麦坚垛后面吃。没想到和儿媳走了个对面,婆婆脸一红,见儿媳的肉快吃完了,连忙把碗递过去说:“我怕你一碗不够吃,又给你送来一碗。来,快吃吧。”儿媳听了,假装生气地说:“你这是啥话?好像我偷吃锅里的肉似的,中午了,咱家那条狗饿得不行了,我盛的那碗肉呐,都喂狗吃了。”

14、吃嘴媳妇

有个吃嘴媳妇,连说话也吃食不离口,天下雪了,她婆婆问她雪下多厚了,她看了看说:“下了一干饼厚了。”停了一会儿,又说:“下了一油饼厚了。”又过了一会儿,说:“下了一烧饼厚了。”半晌午,她又告给婆婆说:“这会儿有一年糕厚了。”婆婆照她嘴打了一巴掌,说:“你就知道吃,哪句话也不离吃食。”媳妇摸摸自己的嘴巴,说:“你瞧瞧,你把我的嘴打得快肿成烧麦了。”

15、照镜子

民国年间,山西山区沟子里的人很少见镜子。有一年,一个人从东北做买卖回来。临回来时想给家带点东西,他看啥都不稀罕,只有镜子稀罕,就给媳妇买了一个。回到家,他嘱咐媳妇说:“我这箱子里可放着宝贝哩,你可不要打开看,到过年时,再拿出来让大家瞧个稀罕。”媳妇很纳闷,心想,箱子里有啥宝贝怕我看哩?难道里面放着见不得天的东西哩?

一天,丈夫出去办事,她悄悄打开箱子,见里面放个东西儿,拿出一看,哇一声就哭了,婆婆听到哭声,过来问她哭啥哩?她说:“你儿子自打东北回来,就待俺不一样了,原来他心里早没俺了,从外边领回个女人,怕俺知道,就锁在柜子里了。”婆婆一听,责备儿媳胡说八道,说自己儿子绝不是那号胡来三晃的人。儿媳觉得冤枉,就领婆婆去箱子里观看,一打开箱子,婆婆对着镜子一照,里面出现一个老太婆。她气呼呼地说:“领还不领个年轻的,咋还领回来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婆儿呢?”

16、怎么没放盐

晓峰从县城买回来二斤茶叶,老婆问他:“这东西怎么吃?”晓峰说:“拿开水一冲就行了。”第二天,晓峰刚一回家,老婆就对他说:“你买的那草儿不好吃,一股怪味。”晓峰一看,老婆已经将两斤茶叶都煮到了锅里,气得晓峰打了她一耳光,老婆跑到婆婆那里哭诉,婆婆喝了口茶,责怪道:“难怪他打你,你怎么没放盐呢?”

17、可怜天下父母心

省城工作的儿子,用180元买了一件鸭绒风雪衣,寄给在农村的父亲。父亲一生劳苦艰辛,省吃俭用。老人要是知道这件风雪衣花了180元,那还不心疼出病来。于是他写信说买的是减价货,只花了80元。父亲收到风雪衣:“好老天爷!一件袄就80元?”他舍不得穿,拿到会上卖了100元,并给儿子写了回信:“你捎的风雪衣我卖了,还挣了20元。你赶快再买10件捎回来,爸还能给你挣200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18、借斧头

高师傅对儿子说:“去,到隔壁你王叔家借一把斧头,把我昨天拾的那一块榆木疙瘩破一破。”儿子刚过去就又返回来,吊着脸说:“人家王叔不借咱用。”高师傅生气地朝隔壁吐了口唾沫:“呸!大大个小气鬼,斧头都不舍得借人用,死了给你装到棺材里。”“那咱们用什么劈柴呀?”儿子问。“唉,没办法。”高师傅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到套间大衣柜的小抽屉里,把我前天刚买的那一把新斧头拿出来吧!”

19、把她驮到集上卖了

有个人怕老婆出了名。这一天,要请一位朋友到家里做客。他预先对妻子说:“我这个朋友最爱说我怕老婆,我今天请他来就是要让他看看我到底怕不怕老婆。今天你无论如何你得给我个面子,他来了,我叫你干啥你干啥,等他走了,你叫我干啥我干啥。行不行?”

妻子答应说:“好!一言为定。”

朋友来了,他便拿出男子汉的架势,坐在沙发上,一直给妻子下命令:“打洗脸水!”“泡茶!”“洗苹果!”“快做饭去吧!”妻子果然服从命令听指挥,样样干得十分殷勤,格外周到。

送走客人,妻子说:“我今天表现咋样?你叫干啥就干啥,没说半个不字吧?”

他笑嘻嘻地说:“好好好!现在你叫我干啥我就干啥。”

妻子淘气地说:“你爬下,让我骑上!”

偏巧朋友没走多远,忽然想起眼镜忘在他家了。返回推门进来,只见他的朋友正趴在地上转圈圈,妻子骑在他身上,嘴里还喊着:“驾!驾!”

朋友莫名其妙就问:“你们这是干什么?”

他说:“今天他招待你不周到,我准备把她驮到集上卖了!”

20、捡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