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30904500000066

第66章 古北口

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和河北省滦平县交界地带。潮河汹汹北来切断燕山,形成了一道南北交通的山口。唐宋时即置关设兵把守。宋代韩琦《过古北口》诗描绘了古北口的险峻和南来北往的情景:

东西层献入嵯峨,关口才容数骑过。

天意本将南北限,即今天意又如何。

宋代通使辽国,都取道古北口。欧阳修、苏辙都曾奉旨出使辽国,在古北口留下诗句,欧阳修《翼奉使契丹过塞》最为脍炙人口:

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关头见落霞。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大将徐达再建雄关。

关城跨两山之间,平面略呈三角形,周长约2500米,设城门3座,在潮河上建有水门,关城两端和长城相接。古北口虽有“地扼襟喉趋溯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险,而且明代屡加修筑,但仍挡不住蒙古铁蹄。1550年秋,俺答率骑循潮河南下攻古北口,毁坏长城直逼京师东直门,焚掠三昼夜后,从古北口退走。康熙过古北口时作《古北口》诗感叹道: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

形胜圉难凭,在德不在险。

古北口关城和附近敌楼大多坍毁,而仅存旧迹。

古北口长城绵延向东约10公里即金山岭。金山岭是燕山的支脉,千峰竞秀,万壑纵横,长城犹如长龙遨游于上,气势惊人。长城建筑亦不同凡响,在地势高峻处,顶面上只筑外墙,不设垛口,却开密集射眼,上下分3排,可供3列士兵以立、跪、卧姿射击,增加射击密度。墙上设大量滚雷孔,以增加对敌杀伤力。在城墙上下陡峻处,随着登城梯道步步高起而修筑障墙,障墙上开射孔和了望孔,一旦敌人上城,战士可屏障墙抵抗。金山岭长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岭长城东为司马台水库。长城从两面山上飞奔而来,犹如双龙饮水。明代曾在此建关城,今已毁。司马台东山名老虎山,山势骤然陡峭,怪石横生,行人难攀,但也神奇地筑造了长城和敌楼。

从古北口至司马台敌楼林立,约有100多座,间距50-100米,而且形制多变,造型优美。金山岭上的最大敌楼还附设库房、院墙,防备严密,应是指挥中心所在。老虎山上仙女楼和望京楼最称险绝。仙女楼建于如削的山峰之巅,山坡斜度70°以上,故称天梯。欲登仙女楼,要过天梯、渡天桥,而它们都是人造的墙体。相传由羚羊变成的仙女曾住楼中,故名。仙女楼对面,老虎山主峰顶上有一座高高的敌楼,当万里晴空时,登楼可见京师,夜晚可望京都的万家灯火,因此名为望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