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30904500000001

第1章 序言:惊叹世界的敦煌学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由于敦煌文献的发现而更进一步凸现出来,敦煌文献映射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明再次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几乎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各方面,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

敦煌文献中所存早期禅宗文献,古佚经疏、疑伪经典、净土教及三阶教文献,是世所罕见的佛教典籍,不仅为佛教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为佛教经典和佛教史的研究打开了新的门径。敦煌文献中摩尼教、景教文献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历史证据。敦煌文献中的历史、地理着作、公私文书等,是我们研究中古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官私文书,也使敦煌地区晚唐、五代、宋初悄然湮没了近二百年的历史,再度为世人所知;同时,这些官私文书,都是当时人记当时之事,未加任何雕琢,完全保存原貌,使人们对中古社会的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研究中古历史至关重要。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大量古典文学资料更是引人注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变文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过去竟不为世人所知,幸赖敦煌变文的发现,才使这一问题水落石出,从而解决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敦煌文献中的经、史、子、集四部书中,有不少是宋代以后佚失无存的孤本,这些佚书重见天日,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意义自不待言。敦煌文献中的科技史料,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使我们体会到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且敦煌文献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纸谱,标志着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敦煌文献还保存了一些音乐、舞蹈资料,如琴谱、乐谱、曲谱、舞谱等,它不仅使我们有可能恢复唐代音乐与舞蹈的本来面目,而且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史、舞蹈史的研究。敦煌文献始于十六国,终于五代宋初,历时近七个世纪,因此,敦煌写本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活资料。敦煌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这些多民族语言文献的发现,对研究古代西域中亚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敦煌文献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极大重视,而且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众多学者竞相致力于对它的研究,遂在20世纪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在今后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