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97

第97章 各有所需

待得众人走后,赵罡也不闲暇留下来了,连忙挥了挥手,让庞清和那个掌柜的自行解决买卖的事情。他现在只想和面前的这个有趣的人坐下来好好谈谈,而坐在他对面的杨士鼎心中亦有此想法。

最后还是赵罡首先开口道:“这位仁兄我等在此相逢不如偶遇,今次不如换个地方畅谈,不知仁兄意下如何。”

“兄亦有此意,今日遇到知己矣,既使弟不说,兄亦想与弟深谈。”

“哦,是么,如此这般那就由小弟做个东道,请。”赵罡豪爽的一挥手示意,便带着杨士鼎行出店外。

同时赵罡将这里的事物都交给庞清一个人打理后,自己就这样带着杨士鼎和童贯朝自己经常去的“八仙酒楼”行去。

待得庞清把“静宣坊”内的乌兹精钢全部都装箱运走后,庞清才快步朝赵罡所去的“八仙酒楼”行去。

庞清等人离开良久后,商铺的李掌柜方才把自己手上的活计交给店内的伙计,而自己则是往店内的阁楼上行去。待得行入阁楼内后,看见阁楼上的主位那坐着一位身着便服的人,李掌柜毫不犹豫的纳头就跪拜到:“小人见过主上。”

那身着便服之人只用冰冷的眼神扫了扫李掌柜身后是否有人,待得没见动静后,那人也不去理会李掌柜,只随意的挥了挥手,李掌柜就知趣的站了起来退到一边。

只见端坐在座位张的那人冰冷的对李掌柜沉声说道:“李财,刚才来的那主仆三人已走了吗?”

“回主上的话,都已走了,而且还带走了一个姓杨的小官。”李掌柜谨慎小心的对主人回答到。

“哦,是么,你已派人盯紧了吧?”

“回主上话,小人已依主上的吩咐派人盯着他们了。且不会出任何意外,请主上放心。”

“好,这就好,你先暂且退下吧。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报告给我.”

“是,主上,小人这就告退。”李掌柜听到便服人下逐客令后,知趣的缓缓退出了内厅。

待得李掌柜走后良久,便服人方才缓缓起身,信步朝内院行去。

而此时行在大街上的赵罡,他的心中只能用兴奋无比来形容,自己今天可能又捡到一个宝贝了。不禁令他暗想:“算算开来,如果自己能熬到春闱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才被自己所网罗,想想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现在自己手上能用的牌也就是那十多张有些许本事的,看来自己只要忍耐住一阵就可以完全翻盘。”想到此处赵罡脸上更是挂着喜悦之色。

而在赵罡身边的杨士鼎可就没这么好过了,杨士鼎可没摸通赵罡的路数,到现在为止自己都有些晕忽忽的感觉。自己连他是谁都不知道,更别说他是干什么的了,自己怎么就跟着这个人走了呢?不过在一回想刚才看赵罡身上所穿之物和言行举止也看不出他对自己有何恶意,所以杨士鼎也只好硬着头皮的在赵罡身后跟着。所幸着杨士鼎也是一个胆大之人,自不在乎这些个东西。这一路行来,两人心中都是各怀鬼胎,当真是好笑之极。

而在赵罡身边的童贯不由得对杨士鼎另眼相看,童贯刚才从赵罡的对待杨士鼎的态度上就看出来皇帝可能想招揽此人,于是他也自然也就对杨士鼎客气万分。如果皇上真要重用此人,童贯当然要趁此机会多多结交这些个皇上未来的心腹。

待得三人行到“八仙酒楼”之时,门外的小二发现原来是来这的熟客,连忙殷勤的对赵罡等人说道:“呦,这不是赵公子吗?是哪阵风把您这样的贵人吹来了。怪不得今日小的起来碰到喜鹊在门上叫,感情今日贵人临门了。整好小店最近来了个新厨子,有些个手段,公子爷您不试试。”

小二的一翻说辞到是逗乐了赵罡,不过他也向来是一个贪嘴的主,只见他微微一笑对小二言道:“那好吧,既然如此,那本公子还是坐是老地方,今儿给本公子来点新颖的菜色。”

“有,有,得嘞。楼上,三位爷,上等雅座一间伺侯……”小二拖长了音大声呦喝。便有人把他们三人请上楼去。

上得楼来,众人便依次落座,可是童贯毕竟是奴才,所以不能落座。赵罡也懒得管他,在他眼中奴才就是奴才,主人就是主人,他早已习惯了宋朝的生活。到是一边的杨士鼎到是很放的开.

此时他和杨士鼎两人都互相恭维了对方,且二人很是说了些客套话。原来此人名叫杨士鼎,表字得锐。籍贯乃是扬州人士,他本人是先皇元佑年间科考的榜眼。五年前积功升任洪州知州,三年任期过后到便不知道何故,没能继续留任地方,且被吏部一纸公文召回了京城。且吏部命他在京城候职,现下他乃是在吏部挂着一个三品的虚职赋闲在家。这杨士鼎本就不善献媚,所以这数年来也未走什么门道,他也认为自己才华朝廷不可能闲置其太久,傲气无比.不料朝廷竟似遗忘了他一样,将近一年都未有任何实缺任命于他。但是要让他的臭脾气去于人低头,那还是挺难的,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在家人的相逼下,去参加了曾布的生辰。要是换了以往,那可是根本不可能。待在寿辰见过几位所谓的朝廷诸公后,杨士鼎不由得暗自想道:“朝廷皆有此等尸位素餐的庸臣把持,且自己现在也无实缺可任,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对皇上的忠心,自己何不为朝廷和皇上和黎民百姓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呢。要让大宋能强盛起来,必须变法,一定要变法。”待他主意打定后,杨士鼎便开始经常往返与家中以及农间,民间各地,书馆等地,每日里整理资料,便是凭借自己多年的地方经验苦心构思变法所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

待得赵罡听完杨士鼎说完后,他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心中暗自欢呼道:“多好的人啊,多好的官员啊。这才是百官的楷模啊,这才是自己找了半天的人啊。自己一定要把他收归己用,有这样的人才,自己以后可就省心多了,老天果然开眼了。”

赵罡此时心中已经成为了兴奋的海洋,他一边赞赏杨士鼎一边暗自在脑子里思索:“如果让他接替曾布等人的职位,凭他的本领和经验,不知道他是否能胜任宰执之位。”

*************************************

嘿嘿,更新了,希望大家多提些好建议,让作者写的更精彩, 读者的支持永远都是我的动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