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88

第88章 四十二 生辰(3)

曾布不愧是朝中的宰执,其历年数任监考主官,其门下弟子无数,朝中的门生故吏亦不胜枚举。就光光在门口的人都是人山人海啊,曾府外已经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前来拜寿的宾客如云,来往的马车把街道都堵上了。不过在这些人群中,比起眼前这一切,那些拎这大包小包礼物的客人们,手上捧着一盒寿面的杨士鼎就显得就寒酸多了。

虽然杨士鼎的官职只不过在吏部挂着一个闲差,但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文官罢了,在这根本就没人看得起他,虽然他有满腹的韬略,而且也曾经有过地方治理不俗的政绩。但是因为没钱打理上官,朝中无人.所以最后在他任期一到后,便被别人给替换下来,同时自己也被踢回吏部赋闲等待实缺。谁知在吏部又不知如何得罪了本部堂官,所以时常自己遭到整治。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今日本着自己的意思是决计不会来的,不过最后实在在好友的劝说下被逼无奈才了来的。门子看着他这样寒酸的官服,连正脸都不瞧他一下,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可以进去后就根本不理了.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对于这样的小官,一般情况下门子能让他进来就不错了,好在杨士鼎并不在乎这些,拎着手上的寿面,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坦然的迈进了曾府的大门。

入得堂内,杨士鼎找个刚想找个角落坐下来,没想到门外突然进来一群人,为首的那位一见到杨士鼎,立刻就用嘲讽的语调喊道:“哎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杨兄啊。咦,当真奇怪了,以杨兄的本事和风骨,不是不屑于送礼的吗?那今日为何会来此地啊。”

杨士鼎顺着喊声看了过去,心下不由一阵苦笑,原来这位便是杨士鼎曾经担任外官任上时因其对百姓乱争赋税的所劾过的一个同僚,谁聊此人乃是国戚曹家的五公子曹定。

杨士鼎原来是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然后找个机会混到酒席结束,再悄悄的闪人,现在被曹定这么一喊,杨士鼎的想法全泡汤了。“真是个难缠的家伙,难道他和自己是前世的冤家吗?自己就是因为他的关系最后被上官给弄回来赋闲在吏部的,为什么又让自己遇到了他。”杨士鼎在心里暗暗骂到。自己本来在任上吏部对于自己的考绩都是优等的,谁知道居然莫名其妙的得罪了上官,到后来自己反倒是被挂到吏部赋闲起来了,根本就是名升暗降。前些日子听说着曹家的五公子曹定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居然又捡回了官位,不仅如此更可恶的是没过多久此人竟然被高升为蔡州的知州。实在是苍天无眼啊,竟然让这个狼心狗肺,残害百姓,横争暴敛的草包担任一州之父母,实在是大宋之不幸啊。听见曹定这名字杨士鼎就来气,而且现在又被他打乱了自己的原计划,脸上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哼,彼此,彼此了,我还当是谁呢,原来是度县吃人不吐骨头的曹拨皮来了啊。真是失敬,失敬啊。”杨士鼎不客气的顶了回去。曹定的这“曹拔皮”的外号是有来历的,原先他在担任度县县令之时,刚到任上便敲锣打鼓的在当地召来附近远到行商之人,对其言到,如若来度县县内做买卖,不仅可以少缴税,同时可以得到官府护卫等一系列优惠条款。并且鼓励商人来其度县开生意,衙门有自己在绝对支持他们。当地的商人看见这样的父母官如此关心商人,而且有衙门帮着自己,以后说不定生意更好,而且又可以比别的地方少交赋税。于是,没多久便有不少的商户落户于度县,不多这样的好景也就只维持了三个月。三个月后这位曹大人就开始以各种名义圈占商户,横征暴敛,同时更是霸占了当地的矿山。此人不仅善于搜刮民脂民膏,而且还以靖安地方名号敲诈当地的商户。十户人有九户被逼其破产的,所以当地老百姓给其取了一个绰号叫做“曹拔皮”。意思是这家伙要钱凶狠,就和从人身上拔下一层皮一样。

其实就在当地盛传这个绰号后,没多久,“曹拔皮”这一外号早就传遍了汴梁。

杨士鼎平日处事一贯不是很招摇,而且也很少与人争执,平时虽然有时有些倔强外,也没出过太多的错,处理政务还是非常有能力的,而且非常顾大局。杨士鼎对一些小事往往也只是一笑置之,今天谁也不曾想杨士鼎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反击了,弄的曹定一时语塞,面红耳赤的,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才好了。 和曹定一到进来的多是和他一起任职的狐朋狗友,大都是与曹定臭味相投的,见曹定一上来就吃了个哑巴亏,纷纷七嘴八舌的帮腔起来了。

“真是想不到,你这一向自命风骨天下无双之人,也来此地放起响屁来了。”

“果然风骨无双啊,居然会拐着弯骂人啊,你不是说你乃宰执之才吗?在曾相这你算个什么东西。”

“就你那点小聪明,现在还不是赋闲在京,你有何资格指责曹大人之政绩。如此无耻之徒,某定要明日在殿上参你一本。”

**********************************************************************

就在众人准备对杨士鼎群起攻之的时候,“曾相到。”便听见内间有人拖长了音大声呦喝。顿时,本欲对杨士鼎口诛笔伐的众人变把自己嘴巴闭起来了。众人暗暗想道:“毕竟,今日来的目的是为了和曾相打好关系,不要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损了曾相的面子那可就大大不值了。”

曾府的大堂,众多官员刚刚排好座次不久,便见曾布大摇大摆便从后院行了出来。可以从脸上看得出,曾布今日确实是很高兴,看着今日来给自己拜寿的众人,曾布心中暗想:“到自己府贺寿的这些官员品级来看自己手中的实力犹在,不仅如此,更有不少掌握实权的地方官员借着自己生辰来给自己进献宝物。其中最主要的是今日晚上到宴的有不少在地方上影响极大的皇室宗亲的家主也来参加自己的生辰。”

曾布迈着大步行入大堂,众人一看见正主出来了,一个个打揖行礼,人人口中都恭贺曾布这个老寿星,而曾布呢,一边前行还一边朝在场众人还礼。

今日的老寿星,当朝宰执尚书右仆射曾布。曾布虽然年迈,却担任过数次科考的主考。所以,曾布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天下。

其实算起来今日寿筵,真正收到请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不请自来的地方官员和富绅,都希望能给曾相爷留个好印象,为以后自己办事或者仕途更上一层楼更顺利些,这也是如此多的客人云集于此的主要目的吧。

*****************************************

觉得本书好看的朋友请收藏本书,有票的请推荐,没票的点击也行,大家的支持永远是作者的动力,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前日刚好和编辑处理完事情,从明日开始准备提速.希望大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