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08

第8章 痛不欲生

当废后的诏命宣读完毕的时候,皇后孟氏哭的和个泪人一样,谢完恩后站起身满面悲伤的对宣旨的太监说道:“请这位公公替臣妾带句话给皇上,就说臣妾是冤枉的,臣妾并未做对不起皇上和皇家的事情,希望皇上明察秋毫、还臣妾清白”。“哦,是,是,您的话奴婢一定转告与皇上,绝不会忘记的”虽然孟氏已被皇帝废除了,毕竟以前还是皇后,这个太监也不好把人给得罪透了,只好满面笑意的答应。

“不知,这位公公能否带民女去探视民女孩儿一眼,探视完民女立时便走.”孟皇后想到自己马上自己就要和自己的孩子分别了,连忙对这个宣旨的太监说道;“这个嘛、请赎奴婢刚才忘记告诉真人了,皇上已然下了,小皇子已然交由刘婕妤代为赡养,真人(太监觉得老叫您有点变扭,只能随着皇后现在的身份叫)就不必担心了”太监唯唯诺诺的说到。“什么,皇上竟把我的孩子交给刘婕妤抚养,怎生会如此呢。我的儿啊 ,呜、呜、呜”当母亲知道我已经被父皇下旨交给刘婕妤抚养的消息后刚平静下来的她又开始哭泣起来。“不行,不行。我的儿不能让外人抚养,请公公转告与皇上,希望皇上开恩让臣妾亲自抚养孩儿,民女在这求皇上了”。母亲实在没办法只好跪下来求传旨太监。

“这个,这个。真人不是奴婢说您,皇上的旨意如何能够违背呢。真人还是快快请起把”。一边说完一边跑去想把皇后拉起来,怎料皇后死活不起来,闹得传旨太监拉也不是拽也不是,更怕给别人看到以后说自己对先妃大不敬,而且他自己都也觉得皇后素来宽厚待人,必不会这么做的。心里面一发恨,咬了咬牙说道:“真人请起,奴婢这就为真人传话给皇上,这成与不成,奴婢也没办法,告辞。”说完太监撒腿就往勤政殿走去,而此时的母亲正跪者一边感谢太监帮忙一边跪着准备接皇帝旨意。

“哇,哇,哇”当知道母亲被废后,我就一直叫个不停,(哎,悲哀,本来我想哭的,可惜没眼泪,看来我没做演员的天份啊,最后没办法只好一个劲的叫,反正谁都知道我从来也没哭过)吵得整隆佑宫里面的人都没办法做事情了,皇祖母被我吵得睡不着觉了,起来后把我的奶娘招到跟前问道:“怎生这数天,皇子都一直啼哭不已啊,以前似乎都未发生过如此事情啊。”“起禀太后,奴婢伺候小皇子一年多来也并未见过他这般,奴婢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奶娘诚惶诚恐的对太后说道。“哦,那到底是何事啊,是皇子病了?还是饿了?”太后郁闷的问道。“起禀太后,皆不是,不知道是怎生了,皇子没生病,平常进食亦正常,但是不知道怎么了,一吃完又继续叫开了。”奶娘跪着说话的时候全身都在发抖。

“哦,今天宫里面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没有。”太后缓缓的对身边的近侍说道,“这个,这个,太后,奴婢今天早上听宫里面的下人说,皇上一早就下诏书要废后,奴婢想可能小皇子和皇后母子连心。所以就--------”近侍说道一半就不敢说下去了,怕犯忌讳。“哦,是这样啊,哎,这苦命的孩子啊,摆驾皇后寝宫,让这娘俩见一见面把,说不定这是最后一面了”当太后听到近侍这样说,只能无可奈何的说道。

勤政殿内

“什么,她对朕说她还想自己亲自抚养孩子,难道她还想把朕的皇子带坏吗?你这就回朕的旨意给她,就说朕不准,叫她准备好,即刻出居瑶华宫”。皇帝有点恼怒的说道。“是,奴婢这就去传皇上口谕,奴婢告退。”传旨太监潺潺悠悠的站起来慌忙跑到皇后寝宫去宣旨。“真是热死朕了,怎么这么热,现在乃是寒冬时节,怎得如此异常酷热。”当皇帝打发走太监后烦躁的说道。

“砰,砰,砰”一阵响声把皇帝从烦躁的情绪中拉了回来了,听到声音对侍卫说道:“咦,此等声音是怎么回事啊,殿前侍卫,外间到底发生何事,速速报与朕,刚才为何如此炎热,只一下功夫就寒冷无比。”

“起禀皇上,刚才不知怎的寒冬天气忽然变作六月一样,异常酷热,忽又阴翳四塞,雷雹交下。臣等不知为何天降异相。”侍卫禁军统领杨敏向皇帝奏报到。

此时,虽然身在大殿,但是一直心神不宁,良心不安的董敦逸听到侍卫说天降异相,实在不忍心让皇后蒙冤,想来想去干脆最后搏一次,如若皇上听不进去的话,那也就是皇后的命了,怪不得自己。于是毅然出班奏道:“臣以为,中宫之废,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诏下之日,天为之阴翳,是天不欲废后也;人为之流涕,是人不欲废后也。愿陛下暂收成命,更命良吏复核此狱,然后定谳。如有冤情,宁谴臣以明枉,毋诬后而贻讥。”顿了一顿又说道:“臣覆录狱事,恐得罪天下后世”。说完一跪到底,不在起来。

皇帝听到董敦逸这般话,火蹭的一下就升起来几丈高,勃然大怒。站起来对群臣说道:“敦逸反复无常,不可在言路。”说完就缓慢的坐到龙椅上,身在大殿只下的章惇、蔡京等人不安的互相对视了一眼,各自心里有数。章惇在前列狠狠的瞪了董敦逸一样,把他吓得噤若寒蝉。曾布缓缓得出班说道:“陛下本以狱案是近臣推治不足准信,故命敦逸录问,而今大案始定,就贬录问官,何以取信中外?”。当曾布说完,蔡京等人也出班寝声奏道:“微臣复议”。父皇看群臣都如此说了才将董敦逸搁过不提。曾布在心底下暗暗的想到;哼,哼,章惇此等蠢人难道以为皇上是白痴吗?这个案子破绽这么大皇上过段时间肯定会回过味的,我才不和你们掺和,只要皇上对我圣眷不衰,你们也拿我没办法。想完斜眼膘了蔡京一眼,发现蔡京脸上平淡如初,丝毫没有变化,曾布此时也在心里留了个心眼提醒自己多提防点蔡京。

这个曾布,到底搞什么鬼,不咸不淡的,既不出言保皇后也不表态,看来我还是多注意点他,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蔡京也在心里暗暗的想到。

在大殿上尘埃落定时,在皇后寝宫正上演一出母子分别的人间惨剧。母亲用手抱着我不停的哭,我也伤心的嚎啕大哭,(这个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气氛渲染还是我真的很伤心)我的眼泪就和决堤的水一样哗哗不停(我已经把她当成我自己的亲身母亲了),皇祖母也在旁边看得黯然落泪,旁边的宫女和太监也感动的大多落泪。母亲抱着我痛哭道:“皇儿乖,皇儿乖,不哭,不哭。母后只不过出去一段时间,过不多久就会来了,母后走后你一定要听太后的话,听父皇的话,千万别惹他们生气,别淘气、*****************呜,呜,呜”。母亲一边哭一边叮嘱我牢记她的话,虽然她知道说了我能不能听懂还是一会事,但是这次如果分开的话,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见了,而且可能在也见不到面了。因为悲伤母亲没说几句就哭得说不出话来。而此时在母亲怀中的我也痛哭不已:哭声中夹杂这我稚嫩的声音,我边哭边喊母后,虽然声音不全,但是母亲还是听懂了。她一边哭一边欣慰得抹着泪水摸着我的头、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意,显然为我现在会说话而高兴。这、可能就是母爱的伟大吧!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从外面回来的传旨太监回到母亲的寝宫看到太后竟然在此,立即磕头就拜。“免礼,你起来把。皇上那是怎么说的”太后又恢复了端庄的摸样淡淡的问道。(皇祖母已经听母亲和他说了她叫太监跟父皇转达她话的事情)“起禀太后,皇上叫奴婢传皇上口谕,皇上要真人准备好,即刻出居瑶华宫,皇子之事不得在提”太监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回奏到。“哎,冤孽啊,冤孽,你回禀皇上,哀家和皇后说几句话就行了”,太后悲伤的说道。“是,太后,奴婢这就退下了”。传旨太监看见皇太后还有话说,也不好在留在此地,知趣的跑到门外站着。

“皇后此行,要多加保重啊,你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会来。一定要注意身子啊,其他的哀家也就不多说了。”太后无可奈何的说道。“砰、砰、砰”这时只见母亲放开我,跪下来给皇太后磕了三个响头,悲伤的说道:“以后臣妾就不能侍奉在母后身边了,希望母后保重身体,还有臣妾有一要事要恳求母后答应,希望母后不要拒绝。”母亲一跪到底,不在起来。定定的等待皇祖母的回话。“你有什么要说的,哀家都知道,哀家一直视力罡儿为自己的亲孙儿一样,而且罡儿乃是我皇家血统,谁也不能祸害他,过段时间哀家就恳请皇上让哀家抚养罡儿,为你为大宋为皇上教导罡儿。哀家就给你留个准信,只要有哀家在,谁也别想伤到罡儿”。皇祖母满脸肃穆,斩钉截铁的说道。

“臣妾谢过母后,以后罡儿就托付给母后了,臣妾现在也没什么牵挂的了,在此我母子再次感谢母后的得大恩大德”母亲得到皇祖母的确切答复后又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此时她的额头上已经流出血来。母后朝皇祖母拜别后,又朝父皇的方向拜别,起身后楞楞得看着我半响,不多会就缓缓的跟随领路太监离开了寝宫,此时的我哭成一个泪人一样,母亲中途走走停停,辗转反侧,我们目送着她到回廊,母亲最后实在受不了大家的荧荧期盼的眼神狠了恨心就朝前快步的奔走,不一会,已是没人影了,而此时看见母亲已经走的没影子的我,在也顶不住沉重的打击,眼前一黑,就幽幽的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