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73

第73章 意见

赵罡听见母亲所言,心里面“咯噔”一下,暗道:来了。

只见他神态从容的淡然一笑后,就对母亲言道:“呵呵,好叫母后知道,其实朕和左相以及右相只不过是在朝政上有些许小分隙。此等小事并不值得母后过问。”

“哦,是这样吗?如若此事如此小的话,为何两位朝廷重臣都向哀家提出致仕。到底此事是什么事,还请官家能告诉哀家。”

赵罡听得母亲的说出前半段韩忠彦和曾布两人要致仕的消息,心中高兴不已。但是听到后半段的话心中的高兴劲就跌落了谷底,两个狡猾的东西以退为进。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自己确实还没亲政,现在是母亲和自己同掌国事,要是母亲出面干预的话,自己也不可能反对。虽然母亲不是一个对政治感兴趣的女人,不过她却有可能被其他的人怂恿。

看现在的样子,母亲似乎不是很相信自己说的话。 想及此点后,赵罡连忙打起精神,对孟氏言道:“母后,说起来还真是小事。今日朕在朝堂上就西夏边事议和问题和众臣商议,到了最后韩忠彦和曾布两位卿家和朕产生了些许分隙。主要是因为西夏人攻我州府灭我百姓,现在被我大宋大败于洛水以西。本来此次西事已经完结,西夏使者也来我大宋议和。谁知西夏竟然无耻至斯,不仅要大宋给予岁币,而且还要追究边将种师道轻起战端占领西夏边镇责任,才能完结此事。如若不从的话,就要大举西夏之军来攻我大宋。如此无理之要求,朕自然拒绝,但是韩忠彦和曾布两位卿家竟然认为此议可行,真真的气死朕了。一切事情的缘由就是因西夏议和之事而起,朕希望母后定夺。”

待得孟氏听完皇帝所说后,深思了一番,自己并不知道军国大事,但是孟氏象来都持有普通妇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谨慎心态。毕竟对她说生活过的好,没那些烦心事就行了,所以对于军国大事并不提的起什么兴趣。而且看这件事情只不过是要些许钱,就能平息干戈,那有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细思一番后,孟氏淡淡一笑,对皇帝道:“听官家如此说,哀家总算知道了,哀家对于政务毕竟不甚了解。不过此事毕竟两位宰执都认为应当答应,自然有他们的理由。毕竟他们身为宰执所思所想也是为了我大宋好,且他二人身登相位多年,未曾出过些许纰漏。而且哀家亦认为他二人所提之建议不失为老成谋国之言,在说了,西夏人也只不过是索要些许金银之物,官家也用不着如此大动肝火。以哀家看来以些许钱财就能化解兵灾,似乎也很不错,只要些许钱财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此乃圣君之仁啊,哀家认为此议不错。还有皇上所说的西夏人不是要我大宋处置一个边将吗?好象官家刚才说他叫种师道吧,对,就是种师道。既然此边事是因他而起的,那更是要处置他,要是每个边将都为了官爵而轻起事端的话,那我大宋岂不危矣。哀家也觉得应该处置一下这些边将,以警告边将不要轻启事端,武人就是不如文臣循规蹈矩,知礼仪。”

赵罡听完母亲说的话后,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明明的大宋的军队打了个胜仗。怎么听母亲来说来,好象是别人打了败仗,我们要拿钱去请求别人议和一样。难道西夏才是获胜的一方?否则这么多人,母亲和韩忠彦、曾布都赞成要息事宁人。

赵罡无法认同他们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他无法容忍的。被人家打到了家门口了,人家杀了你们家的人,你出于自卫还手打了人家。到了最后人家居然还威胁你,要你陪钱并且同时还要处置你还击的行为。这么无耻的事情,居然还能从这么多人口中说出来,而且他们还以一种很自然的情绪说出来。赵罡看着上首的母亲,心中不尽摇头暗想:女人啊,就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什么事情都不懂,也只能在家带带孩子还行,象这样的军国大事还是自己才能解决。

想通后,赵罡不由得一阵苦笑,这件事情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的。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西贼敢屠杀百姓了,因为这些官老爷和皇族不在乎老百姓的命。老百姓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会做事的牲畜罢了,根本就不是人。大宋的军政不能在由这些个尸位素餐的人把持了,他们只会带着整个大宋走象灭亡,同样自己的母亲更不适合掌握这么高的权利。”

皇太后孟氏看着儿子脸上的神情不断变化,时而温怒,时而无奈,现在更是满脸的复杂之色。难道刚才自己哪一点说错了吗?自己没说错啊。

只见此时,赵罡站起来满脸肃然,甩了甩刨袖,一字一句的对母亲说:“母后,西贼入我宋境杀我百姓,这笔滔天血债该当如何。现如今我大宋更是大破西贼之时,难道还要赔偿么。更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不要说是小小的西夏,便是那辽国朕也认为其土可取。还有如同种师道那般保家卫国之人朕会大加封赏,更不会随意处置,寒了前方将士的心。母后之意,朕不敢苟同。”

太后孟氏本以为皇帝会如以前一般听从自己的建议,没想到皇帝如此严肃的断晚拒绝了自己的建议。于是心中顿时有阵不舒服的感觉,脸上也有些许不愉。

赵罡观察入微,看见母亲似乎有些不高兴,于是慢慢的与母亲分析道:“母后,此事就由犹如有一人入别户行凶,待得主人家反击后,行凶之人竟然还要其赔偿,不仅如此更是要反击只人惩罚自己。天下以没有比这更卑鄙无耻的了,朕同时万万没想到母后和两位重臣竟然认为可以应该陪款。真是让朕大开眼界,朕就留下一句话,如若两位宰执还是执迷不悟的话,让其致仕也不失为百姓之福。朕言尽于此,还请朕还请母后细细思知。”待得听到儿子说完后,孟氏陷入了一片沉思中。

待此话说完后,赵罡便站起来朝殿外行了出去。等到了殿门时,赵罡猛然转过头对沉思中的母亲说道:“母后,以后这些朝政之事母后就不要太上心了。要不容易受那群大臣的鼓惑,被些许小人蒙蔽。母后以后就在宫内安心享福既可,外间之事朕自会打理,母后不用为此操劳了。朕这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话后,赵罡就施施然的行出了隆佑宫,一步也没有在回头,整个中殿只剩下仍然在那失神的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