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44

第44章 转折

此时,只见尚书右仆射曾布行到皇祖母身前奏道:“臣起太皇太后圣明,前些时日太皇太后召集众臣相询宫闱巫蛊之事。臣回去后日夜难耐,感宫内出了此等忤逆之事,如若不早一日查清。臣为太皇太后、皇上寝食难安啊。”

“是啊,微臣亦也认为此等谋逆之事应当彻查清楚。而且应交由三司彻查为最妥。”尚书左仆射章惇也跳出来了,很明显就是要查也要能控制在自己手上才行。

皇祖母刚想说话,我就抢先对皇祖母说道:“起禀皇娘娘,前日您提及此事时不是把此事交由隆佑宫总管梁从政审理了吗?现在只要召其相询既可。”

“哦,是吗?哀家真的让梁随侍查办此案吗?怎么哀家不记得此事了?”皇祖母虽然是询问我,但是目光却放在旁边自己心腹随侍梁从政身上。

我连忙对皇祖母道:“是啊,那日皇娘娘昏倒之时,朕问您该如何处置此事。皇娘娘就对朕说让内侍梁从政去审理此案,因此事涉及宫闱之事,自然不能交由三司公开审理。要不必将引起朝堂震动,所以朕就按照皇娘娘的意思交由内侍梁从政审察。”

“哦,真的我说的吗?哀家也不知道当时说了没,不过既然皇上说哀家这么说了,那哀家可能说了吧。既然如此,从政既然哀家属意你去审察此事,现在查的如何。”皇祖母看见我一口咬定也就不追究了,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当时自己说了还是没说。

皇祖母话刚一说完,梁从政便从旁边行出来跪下奏道:“奴才回禀太皇太后,奴才得到太皇太后懿旨后就直接去审理那罪奴郝随。幸得太皇太后和皇上洪福,罪奴郝随为其所犯之忤逆之罪供认不讳。此乃罪奴郝随之供状,奴才请太皇太后和皇上御谰。”待梁从政说完后,就从旁边双手呈上一份供状给太皇太后。

旁边的内侍连忙接过供状呈到皇祖母面前,皇祖母接过来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越看脸色越阴冷。此时在皇祖母下首的我在旁边注视这一干众臣现在脸色各异,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那张供状上了。此时我膘了眼章惇,本来只是无意识的看了一下他,突然发现他的手在不断的哆嗦。我心里对他产生了好奇,看来他对此事非常看重,而且竟然紧张到这样的程度。

正在我出神的时候,皇祖母总算是看完了供状,不过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皇祖母并没有当既暴跳如雷。而是很平静的把这份供状交给旁边的侍从,让其把这份供状交给在场众臣观看。当轮到章惇的时候,之见他接过供状仔细翻看,看完后如释重负。

待得众臣观看完后,皇祖母脸上复杂之极。沉声对众臣问道:“众位卿家想必也看完了,不知对此事如何看法。”

听到皇祖母的声音这么低沉,我的心“咯噔”一下跳了起来。看来皇祖母现在正在压抑着怒火,如果等下这些大臣不能好好回答的话,估计谁就成了出气筒。

还是我稳做钓鱼台,谁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我弄的。你们这些利欲熏心的家伙争吧,争个你死我活。你们不争的话,我的话你们又有谁听呢.

只见这个时候章惇一脸平静犹如古井不波一样,缓缓行出来对皇祖母奏道:“臣请太皇太后,此供状并不能代表郝随所言是真。娘娘请看,此供状除了画押处是其签字以及手印,其他的供状内容皆为别人篆书。臣以为这里面有莫大的蹊跷,此供状到底是真是假还需证实,希望太皇太后彻查此事。”

“哦,是吗?拿来给哀家看看。”皇祖母刚才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没发作。待得把供状拿到手上时,皇祖母在核定笔迹。当重新凝视良久后,皇祖母对梁从政呵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两般笔迹不对,你快给哀家从实招来。”

“太皇太后请息怒,此确实是罪奴郝随口述,我等代笔。最后又由罪奴郝随签字画押。”梁从政对太皇太后言道,虽然只是一会,但此时他的背后已经湿透了。

“哦,如此这般啊,那章卿可有何异议。”皇祖母道。

“既然如此,那臣请太皇太后召罪奴郝随入殿来。光此物证,确实无法取信于人,定要人证物证据全,方可定罪。”章惇仍旧是不急不慢的说道。

“哼,有此等物证难道还不足已取证否。章相如此推委此事,不知其居心为何,臣请太皇太后以祖宗之法立即处置此事幕后之人。”曾布此时出班对皇祖母奏到。

皇祖母看见章惇还想还嘴,就抢在他前面对众臣言道:“恩,章卿此言也甚是有理,毕竟此物证又有人证才更有说服力。那现在就宣郝随到殿上做证吧。”

太皇太后说完后,旁边的内侍会意,立刻拉起那和喇叭一样的 鸭嗓子唤道:“宣郝随进见。”等声音到了外间,又反反复复传了几道。不过大家等了半晌,郝随却仍然没出现。

此时,梁从政在旁对皇祖母说道:“起禀太皇太后、皇上,罪奴郝随待签字画押后,已于昨日在天牢内畏罪自尽。现其已死,故不能现。”

“什么,畏罪自尽,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哀家说清楚,到底整个过程是如何的。”皇祖母眉宇间已经显示出不耐烦神色,本来其以为这个案件就这么清楚了,没想到最后人证死了,一切又有争执了。

“奴才遵懿旨,当日奴才奉太皇太后懿旨去审讯罪奴。谁知此罪奴在我等众人面前狡辩不已,更是拿出景乾宫总管其职来威胁奴才,奴才自然不能任其欺瞒太皇太后与皇上。所以不得已下对其略施薄惩,薄惩之下罪奴郝随才最终幡然悔悟,并对其所犯之罪供认不讳,且当场就已签字画押。但谁想仅仅就过了一晚,罪奴郝随就在其牢房畏罪自杀了。奴才有负太皇太后圣望,奴才请太皇太后治罪。”

“哦,如若是这样的话,此罪奴其罪大恶极且行此等似谋逆之事必然心存死念。后被你等查清后怕其刑罚而畏罪自杀也是常理,此等恶奴畏罪自杀又干你何事,你起来吧。”皇祖母显然对梁从政说的话深信不疑。

“是,太皇太后,不过奴才当时留了个心眼。抓了服侍郝随的侍从,他能证明郝随是受何人所指使才行此谋逆之事。此人现已被奴才留在殿外,只要太皇太后相询,必定能知晓此恶贼之幕后之人为谁。”梁从政满面庄严肃穆的对太皇太后说道。

我在一旁凝视他的一举一动,身怕他经不住盘问到时候反水。不过显然他没让我失望,真是好演员,骗人脸不红,气不喘,这表情说来就来。真是不枉费我为了他下了大下钱,皇帝贿赂奴才说谎,看来我这个皇帝也是中华5000年来头一份了.就在我出神的时候,只见此时的梁从政满面正色双膝跪伏在地上等候皇祖母的最终裁决。

“好,宣人证上殿吧。”皇祖母说道。就这样一声一声的传唤,不多会,那个唤做李封的小太监已从外间行到殿内。这段日子的计划,最后可是要揭晓了。

***********************************

哈哈,在有几章的话,就换个全面的主角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作者.写小孩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谢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