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115

第115章 巨变(一)

“陛下息怒,这等小事自不必放在心上。”蔡京在一旁讨巧奉承道。赵罡也懒得为此事继续深究了,转过头来询问蔡京这几日进行改革的计划如何。

蔡京拢了拢袖子,压低嗓门说道:“陛下所提之议字字珠玑,自然行得,到是臣担心中书省那可能会把这份建议封还给陛下。毕竟此次实行新法此事滋事体大,请陛下还需三思,如若执行之时有所偏差,则定有小人到处散播谣言以乱我大宋根基,如若激起事端,后果不堪设想……更可虑的——”说到这里便不言语。看着蔡京的表情,赵罡无奈的摇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中书省那朕自有计较.卿家继续说吧,不用有所顾及。”

蔡京行到皇帝近前来,对皇帝问道:“请问陛下可知我大宋之症结否?”赵罡笑了笑,道:“呵呵,卿家所言着实有趣,世人皆知本朝之弊有三:冗兵、冗官、吏治。自当以此三者为急。卿家为何出此等易与之题来考朕。”

“陛下说的好,不过并未是臣等所说的头等大事。臣所言者,先乃是兵事为其重也。”蔡京出言解释。赵罡听了丈二和尚摸不找头脑,搞不清楚今日蔡京到底弄什么花花肠子,连忙出言道:“朝廷兵事有何处出了问题,卿家速速道来,朕决不怪罪于你。”

“不知陛下知我大宋禁军人数为几何。”

“呵呵,如此易答之题,卿家何必来问朕。我大宋之军带甲百万,光禁军足有八十于万。光是京城便驻扎有二十万虎贲之士。”赵罡洋洋自得的回答道。

“陛下此乃面上之事,实则未有此数。”蔡京尴尬的回答道。

赵罡闻听蔡京出言揭发实情不由得眉头一皱,向龙椅上一靠道:“卿家如此说来,定是有所把握。依朕看兵员空额也仅为二三万之数,卿家以为然否!”

蔡京摇了摇头,赵罡继续说道:“四万。”

“五万?”

“六万?”

“七万?”

赵罡已经没兴趣继续猜了,“到底空额多少,卿家与朕明言。”

“起禀陛下,朝廷禁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六十万不到,且有不少乃是老弱之悲带领其职是用来充数之人。”蔡京尴尬的回答赵罡的问题。“什么。”赵罡惊讶道。当赵罡听到蔡京所言后,手不由得剧烈颤抖,手心中冒出了一层层的冷汗。他现在的心中有股想杀人的yu望。二十万啊,二十万啊!这些个王八蛋竟然每年都吃二十万的空饷,就算是金山也得吃穷啊。这些个****的真是要钱不要命呀!看朕不拔了你们这些家伙的皮。

赵罡在心中暗暗的让自己保持冷静,但是他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让身在下首的几名心腹惶恐不已。他低头沉思了良久。暴躁的心渐渐冷静了下来,“空额亦也不是一日便产生的,卿家似乎是多虑了,有何话就对朕说吧!”

“陛下圣明,臣想说的便是我大宋禁军官兵涣散,希望皇上先行整顿,以便能抵御外敌。”蔡京貌似慷慨激昂状对赵罡进言。

“恩,卿家所言及是。”“这乃是其一。”

“哦,那其二呢?”

蔡京道:“臣请陛下暂缓议定新法。”赵罡摇头道:“不可,以我大宋之现状,越早实行新法定当越早富强,朕等不起,大宋等不起。”蔡京肃然道:“陛下如若要兴变革之法首先当从州县地方做起。”

“哦,卿家所言何解!朕愿闻其详”

“起禀陛下,京城之有二十万禁军。自先皇变法之时便调整了地方厢军的配属。现地方上的厢军人数以达六十余万之众矣!陛下欲行新法,定将触犯不少人之利益,难免会逼迫一些人狗急跳强。陛下欲执意要推行新法,当下旨意互调各省统兵将领,打乱其部署,且再换上心腹之人方可。”蔡京咬了咬牙狠心说道。

虽然开初赵罡对于厢军还是本不放在心上的,不过经过蔡京一番提醒,他不由得不重视起来。对呀,这些个在地方上的地头蛇,自己如果变法让他们没油水拿,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弄出什么妖蛾子。(最后经过事实证明,当时若不是蔡京提醒皇帝这个问题的话,必将引起一场全国的****。)

赵罡蹙眉道:“朕虽然想到此处,不过朕并不想现在就如此办,让朕考虑考虑?”蔡京道:“陛下若不乾纲独断,必将祸患无穷。只要陛下下旨,臣即使粉身碎骨亦帮陛下达成所愿。如若谁敢违抗陛下圣旨,那就怪不得臣不顾及同僚情谊了。”赵罡手指轻轻的敲打御案答道:“既然卿家如此坚决,那好,朕准奏。不过此事朕会交由其他人去办理,卿家留在京城帮朕处理其他更要紧之事。”

‘谢陛下.‘不能出去外边当一回外派钦差,蔡京很觉扫兴,慢慢退往一旁。看着一旁的蔡氏兄弟,刚才赵罡本身就打着小九九,蔡氏一族乃是新党的中间力量,但是他们自己却兼并了不少土地.手上一大堆的帐本,这些个家伙真是不争气.没办法,也只能给他们这一族留些个血脉吧。赵罡心中无奈的叹息到。

**********************************************

这两天因为喝酒引起胃炎,进医院住了两日,所以拖欠了大家不少的文章,作者也不多说了,只有卖力的码字来回报支持的读者,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