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112

第112章 救人(3)

众人也就一楞神的时间,赵罡便行了过来。栾青达在看见皇帝的一瞬间,就惊讶无比,他刚想跪拜行礼山呼万岁,就被赵罡凌厉的眼神所阻止了,只能尴尬的站着原地走也不是,站也不是。此时他的脑中只有一个想法:皇上怎么会来了?而在他身边的杜老伯看着栾青达脸上复杂的神色,在转身看着面前行过来的少年,心中也感到一种莫名的奇妙感觉。而身在一旁的李捕头则是暗地里让属下先暂且罢手,就这样刚才还打闹得热火朝天的客栈,现在就变的安静的吓人,两方人马就这样魏径分明的拉开了距离。

“这位先生,为何出言阻止官府办差,莫非你于这二人同路否。”李捕头首先出言试探道,在加盖个大帽先.对李捕头而言,毕竟这是京城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众多,要是自己一不小心冒犯了某位“大员”那可就冤枉的紧啊,于是他心中合计了一番,还是比较礼貌的出言试探赵罡的路数。

“不知这三人所犯为何罪,为何要抓捕这三人。”赵罡明白对方现在是出言试探,不过自己还不到表露身份的底线之时。而一旁的李捕头接口道:“刚才本捕头不是说过了么,这三人乃朝廷通缉的江洋大盗,此三人杀人越货,无恶不做,更可恶但是他们竟然敢行刺曾相公家的三公子。拿下他们乃是本捕头职责所在,还请这位先生勿要阻挡。”

“这位大捕头好大的官威呀!如若在让你多做几天大捕头,难不成这天子脚下你还容不得人辩解了不成!”身在一边的童贯出言讥笑道。“放肆,哪来的泼皮,此处如何轮到你插嘴,如若在阻拦本捕头办差,休怪本捕头治你个阻拦办差之罪。”李捕头本就是火暴脾气,现在他对面前这二人已经越来越不耐烦了,心中已经准备连这两个不知趣的家伙都已经关到牢房了。

赵罡似乎没听到李捕头说话似的,只见他不慌不忙从腰间取下一块令牌交给童贯,示意他交给身在一旁的李捕头。

李捕头接过来后仔细检验了一番令牌,越看越是心惊,不一会,脸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流下来,只见他双手捧着恭恭敬敬的交回给童贯,然后口称不敢不敢,随后便恭敬的站在一旁。赵罡行到他面前低声说道:“这三人乃是皇太后卿定的要犯,今日你等抓获他们的功劳,本官会如实禀告给皇太后。到是封官自不在话下,现在你先令人把这三人带到皇城司去,等一会本官会找人把他们带走。你此事涉及皇家,你应该知道如何办吧!”

“下官遵命,呵呵,刚才下官不知上差的身份,多有冒犯,多有冒犯.还请上差大人不记小人过,多多见谅,多多见谅。此事既然上差吩咐,那下官自然尊从。”李捕头恭恭敬敬的点头称是,虽然他心中也怀疑过赵罡的等人的身份,不过那块令牌是假不了的,那是殿前司亲兵侍卫的令牌,虽然那名少年年纪小了些,不过看着他的气度应该假不了。说不定是哪名大臣的儿子恩荫得来的职务.在说了把这几人带到皇城司去,自己也可以脱了干系.加上这三人的身上的功夫就算自己这边的衙役全上,一时半刻也未必就能生擒,可不要为了这三个家伙折损了兄弟,索性卖个人情给别人,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不少好处呢。

于是在赵罡提出把人带到皇城司去的时候,李捕头并未反对。

既然事情已经有了结果了,赵罡自然不能在此多待。今日的玩兴都被栾青达败坏掉了,赵罡回头看了眼搭拉着脑袋尴尬栾青达一眼,便回身朝秦文礼等人打了个躬手后,称自己有要事要办,随后便信步离开了客栈,只剩下秦文礼的等人云里雾里。

数个时辰后, 崇政殿

在整个大殿内,只剩下栾青达和赵罡两人,内中服饰皇帝的内侍都退到了门外。

只见赵罡首先出言打破平静的气氛,“告诉朕,今日所发生的到底是何事?为何官差要指认你为江洋大盗?为何要于官差动手?给朕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赵罡犹如连珠炮一般对栾青达发问道。御案下被跪着的栾青达刚才给赵罡训得满头的包,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机会,现在皇帝终于肯让他把整件事情来龙去脉说一遍了,他才缓缓把最近发生的这一整件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待得栾青达把事情说完后,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了。而此时身坐在御座上的赵罡已经由起初的暴跳如雷慢慢恢复到了平日冷静的状态。

只见他双手平端着茶杯在那一边思索一边慢饮,然后平静的对栾青达说:“你所说的都是真的,那杜家父女的事情你是如何了解的呢。那名女子现在何处?”

“起禀陛下,杜平君现在生死未卜,臣也不知她身在何处.而那杜青便是那名老者。陛下如若不信臣的话,可以派人去询问杜青,一问便可知。”

赵罡摆了摆手,道:“罢了,朕还是信得过你的。既然杜家父女都这个样子了,那便告了一段落了,你的事朕以后在处理。哦,对了今日和你来的那名书生到底是何人啊,脾气如此倔强。”赵罡好奇的发问道.

“起禀陛下,此人名唤李纲,字伯纪,绍武人。前些日子因为帮臣当众羞辱了曾定,所以他们才派人四处追查他的下落。”

赵罡听到栾青达说到李纲,且表字伯纪的时候,心中突然打了‘咯噔‘一声。暗道:‘难道是那个人?如果按照栾青达所说的话,那自己不是无意中得到了那名北宋末年抵抗金兵的名将了吗?看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想着想着,赵罡的嘴角不尽浮现出一丝笑容,但是不一会,便又恢复了古井不波的样子.已经来到古代良久的赵罡,对古代的名人现在更多只是一种认知,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向往了。如果他们真的有本事的话,自己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甚至是重用他们。任何名人都是要经过锤炼方才堪当大器的,自己如果这一插脚,反倒让他们失去了竞争的机会,那反不美;所以现在就重用李纲还是不实际,先让他历练一番先。

赵罡再和栾青达了解了一番情况后,便把他打发走了。虽然栾青达想继续游说赵罡惩治曾家,可是看得出皇帝似乎没这个心,也就只能等到日后在看了。

待栾青达走后不久,赵罡才慢慢的睁开了凌厉的双眼,令内侍传旨,召开封府府尹赵洗进见。赵罡心中已经不能在容忍在自己眼皮低下出现这样的事情了,自己的计划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

没话说了,作者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作,要不顾得东顾不得西.还是写的洒脱些,同时尽量精选文章.不让大家感到拖拉的感觉.喜欢的朋友收藏一下,有票的给个票,没票的随便了.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