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3033600000236

第236章 渡劫奇谈

“渡劫”这个词,很多朋友肯定不陌生,这是我们国家道教的术语,又称为天劫,大白话讲,就是困难,苦难的意思。

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和世界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或者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规律。有些问题我们可能没有想过,但是偶尔一深思,就会觉得很难想通透。

我们人类中有精英,有智者。在道家的思想里,虔诚而有德的杰出修行者最后是能够羽化升仙的,也就是能够由人修成神仙,而且从古至今,人们也从来没有否定过修行这回事,只是能修成者寥寥无几,沧海一粟罢了。

那么动物呢?谁能肯定动物就没有自己思想呢?上苍在创造世间万物的时候,虽然格外垂青人类,但是这并不代表动物中就没有智者。

人类能够修行圆满,动物也有可能通过修行圆满,只是自然有规律,动物的修行可能违背了这若干规律,所以艰险而困难,侥幸能修成,也必须要渡过劫数。

我们常说的动物渡劫,其实就是渡雷劫。人类修行虽然没有这些自然规律的限制,但是内心种种苦难和波折,经历的痛楚丝毫不比动物少。

懂得修行或者即将修行圆满的动物都是很聪明的,虽然少不了要遭受雷电劫数,但是它们会想办法躲避。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躲避在至纯至善,阴德深厚的人家。

这类人家一般不沾天灾,雷劫不会加身,所以动物能够得到庇佑,躲过雷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很多人想不通,也有很多人会反问:为什么现世的很多恶人活的有滋有味,好人却没有好报?报不见得就是立刻报,现世报,报不见得就必须是大灾大难,有人在还前世债,有人在种来世果,这个喊山在这不想多解释,因为真正的行善之人并不为求报,而作恶之人也不信有报。

好了,赘述了这么多,我们开始讲故事。

民国中期,宁远县有一个姓赵的商户。赵商户是个大好人,他善于经营且从不斤斤计较,修桥铺路、帮扶穷苦的事情每年都做,所以在乡间名声非常好。

有一年,一个外乡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女孩讨饭讨到了赵商户的门前,正好遇见了外出办事回来的赵商户。

当时正是隆冬,刚刚下了一场大雪,天寒地冻,赵商户看到一老一小穿着补丁上打补丁的破衣裳,站在雪地中瑟瑟发抖,十分不忍,于是让家人把她们带了进去,在后院腾出了一间小房子给她们住。

老太太千恩万谢,并承诺说自己和孙女住几天,等这场大雪化了,路好走了,就离开回家,不给赵商户多添麻烦,赵商户笑着宽慰她,让她不要拘谨。

话说这老太太也是个实在人,住在赵商户家有吃有喝,也不需要干活操心,大雪消融之后,她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

赵商户人忙事多,除了偶尔招呼下人给老太太和她孙女按时送饭送水之外,也无暇多去看一眼。

赵家家大业大,为人慷慨,家里添了一两个人,不算是什么事情,赵商户也从来没有过将老太太打发走的念头。

光阴似箭,寒冷的冬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老太太依然住在赵家后院里,没有动身离开的意思。赵商户没说什么,也丝毫没有怠慢,但是赵商户的家人看不过去了。

赵家有个打理后院的下人,名叫赵九。赵九眼见这老太太赖着不走了,天天又要自己送水送饭,心里就有点别扭。

有一次赵九专门找到赵商户,对赵商户说:老爷,后院那老太太住了这么久了,根本也没有走的意思,她年纪又这么大了,要是哪一天出点啥事情,难道咱们家还要给她送终嘛?

赵商户一听这话,突然想起自己自从安置了老太太在后院住之后,也没有去看一眼,于是笑呵呵的对赵九说: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我想去后院看看老人家,你带我去吧。

赵九不情不愿的说:一个要饭的,还要老爷亲自去看。他说是这样说,但是还是领着赵商户去了。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赵家后院花木阴翳,鸟鸣声声。赵商户走到后院,看到后院环境如此清幽,心情大好。

赵九走在前面敲了敲老太太住的房门,老太太开门一看,只见赵商户站在门外,她赶紧把赵商户迎了进去。

老太太住的房子是以前花匠住的地方,很简陋,但是被老太太收拾的一尘不染整整齐齐,赵商户心里暗想,这老人家真爱干净啊!

赵商户嘘寒问暖,让老太太十分感动,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赵商户说,自己住了这么久了,虽然厚着脸皮,但是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赵商户说:我们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供养你们两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您老人家就安心住着,啥时候想回自己家了,我派人用马车把你们送回去。

老太太又是千恩万谢。赵商户要离开的时候,老太太站起来正色说:以后老爷就不要让人给我们二人送饭了,现在天气暖和了,我们祖孙二人白天要出去采药,不在屋里。

赵商户很奇怪,对老太太说:您老要是觉得家人有招呼不周的地方,可以对我说,我再来安排,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可以上山采药呢?

老太太说:我们祖孙二人来宁远的初衷也就是采药,再说我们身上还有点银两,就算在外也饿不着,请老爷放心。

赵商户虽然心里还是不解,但是他没有再追问,而是叮嘱下人,还是要给老人按时送饭,安排妥当,他就又去忙活了。

赵九心里虽然不乐意,但是他还是按时送饭,但是他发现老太太的屋子房门虚掩,里面没有人。他站在院子里喊了几声,也没有人答应。

赵九心想:并没有看到老太太携带孙子出去,说不定去花园里闲逛了。他把饭放在了桌上,就回去了。可是等到傍晚他再来送饭,发现中午送的饭丝毫未动,屋子里照样没有人。

如此几天,赵九送饭都没有人吃,而且老太太终日不归,赵九有时候晚间如厕,深夜到后院去,才能看到老太太屋里的灯亮着。

赵九觉得奇怪,好几次想给赵商户说一声,但是赵商户整日忙忙碌碌,他总没有找到机会。

不知不觉到了盛夏时节,有一天夜晚,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大暴雨整整下了一个多时辰。赵商户家的一些老房子年久失修,开始漏雨。

天亮后,赵商户想起老太太住的花匠房也是老房子了,不知道晚上有没有漏雨,于是打发家人去看看,如果漏雨了,就给老人修葺一下。

家人去了没多久,就匆匆来回话,说老太太屋子已经空了,里面除了原有的家具被褥,什么东西都没有,桌上只留下了一封信,说完把信递给了赵商户。

赵商户拆开信看了看,信的大意是:我们不辞而别了,还请善人不要见怪。我们本是南山修行的狐狸,虽不是人类,但是从来不敢欺瞒像您这样阴德深厚的善人。我们祖孙二人来宁远本为采药渡劫,真是担惊受怕,受尽了苦难,要不是善人收留庇佑,现在说不定已经是雷电下一团烧焦的皮毛了。现在我们已经躲过了雷劫,修为圆满了,也就不敢再叨扰善人,要离开了。我们在桌子底下给善人留了一点东西,以感谢善人的保护和帮助。

赵商户读完信,目瞪口呆。他赶紧亲自去老太太的房间去看,只见房子还是一尘不染,但是早就没有老太太和她孙女的影子了。

赵商户低头一看桌子底下,只见下面堆放着十几个发霉的馒头,好像都是赵家给老太太送的饭,也不知道老太太为什么都没有吃,放在桌下任其发霉。

赵商户拿起一个馒头,发现这馒头就像铁疙瘩一样沉重。他把馒头轻轻在地上磕碰了几下,馒头发霉的面皮剥离了,里面都是光闪闪的银子疙瘩。

赵商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他惊奇于自己的奇遇,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他暗想:这狐仙老人家虽说住在我家,但是我除了供给饮食,没怎么关心她们,现在送了这么多钱财,真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动物的仁义胜于人啊!

赵家人心善,灾难不加于其身。狐狸在赵家能躲过劫数,修得圆满,这说明与好人为伍,处在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