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30335900000006

第6章 取穷人的经——哪些观念会阻碍你成为有钱人?(5)

当然,女性在理财上存在的误区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只关注一个问题:女性应该怎样才能走出理财误区,做现代财富女性呢?理财师认为,女性理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保守。

女性在投资时偏向于保守,过于严谨细致,易使女性只重眼前蝇头小利,忽视长期的理财规划,从而拒绝新产品、新理财方式的尝试。女性在理财时要注意突破这一点,做一个有眼光的理财女性。

2.适时而为。

理财一般指对个人资产的规划,延伸到保值及增值,前提就是要了解自己或家庭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和理财需求。然后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调整自己的理财策略。所以女性理财一定要适时而为。

3.多投资。

由于很多原因,很多女性朋友养成了“重储蓄、轻投资”的习惯,导致资金长期闲置,本金缩水。因此,女性不要把自己的财富单纯地存进银行,而要适当地进行投资。

4.阶段性理财。

女性在理财时,应该对自身有良好的心理认知及风险评价。作阶段性自我理财分析,一般为半年一次,从现有资产整理入手,分析近期可用资金,按照自我风险承受能力确定投资比例和投资品种,制定理财规划。

女人对各种会员卡、打折卡可谓情有独钟。许多情况下用卡消费确实省钱,但有些时候用卡不但不能省钱,还会适得其反。有的商家规定消费必须达到一定数额后才能取得会员资格,如果单单是为了办卡而冲动消费的话,就不一定省钱了;还有一些美容方面的会员卡,以超低价吸引你交足年费,可事后要么服务打了折扣,要么干脆人去楼空,让你的会员卡变成废纸一张。

观念17:大财需要理,不必在意小支出

很多人在省钱方面很有一套,非常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可是在花钱方面,似乎就忘了“多次花小钱等于花大钱”的道理。他们的“大财需要理,不必在意小支出”的观念恰恰是理财上的大忌讳。

摄影爱好者王先生一直想买一台高质量的尼康相机,他去店里看过几次,要2万元左右,一直都没有下决心买下来。王先生的妻子常劝他说:“太贵了,等发了年终奖再说吧,我们还要省钱还房贷呢。”可是让王先生想不通的是,刚刚进入8月份,妻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大淘夏季打折的衣服了,上个周六逛了一趟街,买了四五件衣服,花了三百元左右,这个星期又去买了两双皮鞋,又花了四五百元。

王先生抱怨说:“你省下这些钱,我的相机不是可以早点儿买了吗?”

妻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买的可都是打折货,这点儿小钱也算支出啊,我还帮你省了大钱呢!大钱需要‘理’,可这点儿小钱算什么啊?”

很多人说,自己有了投资基金的想法,对资金也有了规划,自己就可以适当地懒惰了,对于日常的小开销无须多加控制。这正犯了另一个错误:小钱的过度支出往往是理财的盲点。

财富的积累是从“每一枚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绝不会因为钱小而弃之。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财富。

我们不妨再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去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麦卡锡是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是一种财富修养,这种修养正是他们创造巨大财富的源泉所在。

无独有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是一个认真对待每一分钱的超级富翁。他认为即便是花几美元钱,也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他生活的信条就是:“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他经常告诉那些向他求经的朋友:“当你有了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

麦卡锡和比尔·盖茨都是闻名世界的富翁,他们每个人虽然都有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的巨额财产,但是他们珍惜手中的每一分钱。因此,我们应该做到的不仅仅是要善于理“大财”,更要善于理“小财”,大财需要理,也要在意小支出。

平时要多做些理财功课,学习理财知识,关注媒体消息和身边人的理财经历,弄清理财工具的风险和收益,了解市场的行情变动和宏观经济形势,这样就可以了解自身的理财指数,了解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进行多种理财组合,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提高收益。

观念18:除非暴富,否则我做不了有钱人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每天做“一夜暴富”的美梦来欺骗自己,只要我们有合理的理财理念和成为富翁的自信、耐心,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想象中的富翁。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78岁的老人在离世前,拿出20多万元的“巨款”作为遗产,留给了他的儿子。说是“巨款”,是因为这位老人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过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当老人离世前把那20多万元的巨款拿出来的时候,就连他的儿子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有这么多的钱。那么,老人的这笔20多万元的“巨款”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最后,老人的老伴揭开了谜底。原来老人毕生就有一个愿望:不能再让自己的儿子过贫困的生活。因此,老人从40岁开始就为儿子存钱,老人的一辈子虽然过得十分拮据,也碰到过不少的困难,但是“为儿子省钱”这个念头从没有断过,一直都在精打细算,有一点儿钱就会存起来。38年中,即使手里有一分闲钱,老人也舍不得乱花。就这样,老人终于为儿子攒了一笔巨款。

38年,老人用这后半生的时间验证了一个关于理财的真理:只要我们善于理财,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致富。即使我们没有机会一夜暴富,我们也同样可以致富、发财。因此,那些有“除非暴富,否则我做不了有钱人”思想的人,应该向故事中的老人学习,开始理财。

从老人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理财是一种观念,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必须改变你的观念。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总是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然后不断壮大。投资也是这样,起初的投入即使有限,但以“财生财”的观点来说,它也会成为未来获取更大收益的基础。

当然,理财不是发财的工具,这我们已经说过,但是我们并不否认,理财能让我们致富,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一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每年从薪水中定期存下14400元(即每月1200元),并且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获得平均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40年后,他能累积多少财富?以财务学或投资学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正确答案是:1.0281亿元。

1.0281亿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一般而言,现代人多在25岁开始上班谋生,到了最长退休年龄65岁,刚好40年。每月存上1200元对很多人而言,应是轻而易举之事。就是说,每个年轻人都可能在有生之年成为亿万富翁。即使我们不算那个20%的投资回报率,只是累计那每个月存起来的1200元钱,最后积累的财富也是惊人的。

由此可见,投资理财需要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观念。只有相信理财能够致富,才有成功的可能。

“1/5理财法”,就是把家庭资金分为5个1份,分别作出适当的安排。举例来讲,一个刚起步的中低收入家庭,年积蓄有10000元,分成5个2000元,分别这样处理:用2000元买国债,用2000元买保险,用2000元买股票,用2000元作为定期存款,用2000元作为活期存款。“1/5理财法”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家庭理财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