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30335900000028

第28章 取成功者的经——明确投资方式,做到量力而行(3)

与股票相比,债券通常规定有固定的利率,与企业绩效没有直接联系,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小。此外,在企业破产时,债券持有者享有优先于股票持有者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4.收益性。

债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益;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

不同债券的价格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一样。债券久期是衡量这种敏感性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标准。久期等于利率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价格变动。如市场利率变动1%,债券的价格变动3,则久期是3。

债券回购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由债券的“卖方”向“买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从交易发起人的角度出发,凡是抵押出债券,借入资金的交易就称为进行债券正回购;凡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进行逆回购。作为回购当事人的正、逆回购方是相互对应的,有进行主动交易的正回购方就一定有接受该交易的逆回购方。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债券收益率曲线是描述在某一时点上一组可交易债券的收益率与其剩余到期期限之间数量关系的一条曲线,即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债券剩余到期期限为横坐标、债券收益率为纵坐标而绘制的曲线。

债券基金则是一种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债券基金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利息收入是债券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债券基金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债券的交易程序有五个步骤:开户、委托、成交、清算和交割、过户。

1.开户。

债券投资者要进入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首先必须选择一家可靠的证券公司,并在该公司办理开户手续。

(1)订立开户合同。开户合同应包括如下事项:委托人的真实姓名、住址、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等;委托人与证券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同时认可证券交易所营业细则和相关规定及经纪商公会的规章作为开户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确立开户合同的有效期限,以及延长合同期限的条件和程序。

(2)设立账户。在投资者与证券公司订立开户合同后,就可以设立账户,为自己从事债券交易作准备。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允许设立的账户有现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现金账户只能用来买进债券并通过该账户支付买进债券的价款,证券账户只能用来交割债券。因投资者既要进行债券的买进业务又要进行债券的卖出业务,故一般都要同时设立现金账户和证券账户。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投资者设立的现金账户,其中的资金要首先交存证券商或者证券商指定的银行,其利息收入将自动转入该账户;投资者设立的证券账户,则由证券商免费代为保管。

2.委托。

投资者在证券公司设立账户以后,要想真正上市交易,还必须与证券公司办理证券交易委托关系,这是债券交易的必经程序。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委托关系的确立,其核心程序就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发出“委托”。证券公司接到委托后,就会按照投资者的委托指令,将信息及时传输到交易所。

3.成交。

证券公司在接受投资者的有效委托后,通过卫星直接传至交易所主机进行成交。在证券交易所内,债券成交就是要使买卖双方在价格和数量上达成一致。这一程序必须遵循特殊的原则,又叫竞价原则。这种竞价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三先”,即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客户委托优先。价格优先就是证券公司按照交易最有利于投资委托人的利益的价格买进或卖出债券;时间优先就是要求在相同的价格申报时,应该与最早提出该价格的一方成交;客户委托优先主要是要求证券公司在自营买卖和代理买卖之间,首先进行代理买卖。

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价格按竞价的方式进行。竞价方式为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

4.清算和交割。

债券交易成交以后就必须进行券款的交付,这就是债券的清算和交割。债券的清算是指对在同一交割日对同一种债券的买和卖进行相互抵销,确定出应当交割的债券数量和应当交割的价款数额,然后按照“净额交收”原则办理债券和价款的交割。债券的交割就是将债券由卖方交给买方,将价款由买方交给卖方。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按照交割日期的不同,可分为当日交割、普通日交割和约定日交割三种。目前,深沪证券交易所规定为当日交割。当日交割就是在买卖成交当天办理券款交割手续。

5.过户。

债券成交并办理了交割手续后,最后一道程序是完成债券的过户。过户是指将债券的所有权从一个所有者名下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名下。基本程序包括:债券卖出方在完成清算交割后,在其现金账户上增加与该笔交易价款相等的金额,在证券账户上扣减相同数量的该种债券。债券买入方在完成清算交割后,在其现金账户上减少价款,同时在其证券账户上增加债券的数量。

债券尽管没有股票和基金那么复杂,但也有其操作技巧和策略。在操作债券时应当注意三大策略:

1.骑乘策略。

买入收益率曲线最突起部位所在剩余期限的债券,这一期限的收益率水平此时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随着一段时间的持有,当收益率下降时,对应的将是债券价格的走高,而这一期限债券的涨幅将会高于其他期限,这样就可以获得丰厚的价差收益。

2.杠杆放大策略。

即当回购利率低于某只债券的收益率时,通过回购融资投资于该债券,等该债券的收益兑现后再弥补回购融资成本,这样就可以稳赚这两者的利差收益。

3.利差策略。

如果我们借助某些分析手段,了解到某两只期限相近债券的收益率走势将来会有所不同,那么可以和其他投资者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将这两只债券进行转换,买入将要走低的品种,卖出将要走高的品种,这样等到收益率变动到位后,两者价格一高一低,可以稳赚双份价差。

买卖债券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一些:

1.要了解债券的投资要点。

(1)要了解并熟悉债券投资各种知识(例如债券品种比较、债券交易、债券投资收益、债券投资风险等),这是投资债券的基础;

(2)通过债券投资操作策略、操作技巧来扬长避短,回避风险,获取最大收益。

2.要了解投资原则。

投资债券既要有所收益,又要控制风险,因此,根据债券的特点,投资债券原则为:

(1)收益性原则。不同种类的债券收益大小不同,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例如国家(包括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一般认为是没有风险的投资;而企业债券则存在着能否按时偿付本息的风险,作为对这种风险的报酬,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必然要比政府债券高。

(2)安全性原则。投资债券相对于其他投资工具要安全得多,但这仅仅是相对的,其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因为经济环境可能有变、经营状况可能有变、债券发行人的资信等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投资债券还应考虑不同债券投资的安全性。例如,就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而言,企业债券的安全性不如政府债券。

(3)流动性原则。债券的流动性强意味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将债券兑换成货币,同时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不受损失,反之则表明债券的流动性差。影响债券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债券的期限,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弱;期限越短,流动性越强。另外,不同类型债券的流动性也不同。如政府债券,在发行后就可以上市转让,故流动性强;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往往就有很大差别。对于那些资信好的大公司或规模小但经营良好的公司,他们发行的债券其流动性是很强的;反之,那些规模小、经营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要差得多。

3.债券的操作要点。

债券投资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

(1)债券种类。一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风险较小,企业债券风险较前二者大,但收益也相应增大。

(2)债券期限。一般债券期限越长,则利率越高、风险越高,期限越短,则利率越低、风险越小。

(3)债券收益水平。债券发行价格不尽一致,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时间及债券的期限等不一致,这些都会影响债券收益水平。

(4)投资结构。多品种债券、期限长短的分布与安排、合理的投资结构可以减少债券投资的风险,增强流动性,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投资债券也有许多误区,要想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必须避开这些误区。

1.投资凭证式国债不会“亏本”。

购买国债后如果不到半年就兑付,不仅没有利息还要支付1‰手续费,这样本金就“缩水”了。持有满半年不满两年的收益率按0.72%计,半年后提前兑付,扣去手续费,收益率仅0.62%,而半年期储蓄存款扣除利息所得税后至少也有1.656%。所以,购买国债后两年内就提前兑付是不划算的。

2.记账式国债必须持有到期。

记账式国债到期前可交易,可在不损失利息的情况下提前变现,也可通过回购在一天内完成融资借款。记账式国债并非持有到期最划算,目前柜台记账式国债根据其收益率,较适合长期投资。选择票面利率高的品种,对打算持有到期的投资者,购买哪个品种都差不多,但对持有期限不确定者,买票面利率较高的柜台记账式国债,不仅每年能分更多利息,而且可抓住上涨机会卖出获得溢价收益。

3.企业债券收益比国债高。

企业债券也不失为较好的投资品种,如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05宁煤债,年利率4.9%。企业债券不同于国债的一个特点是:它与储蓄存款一样要缴纳利息所得税,在扣除利息所得税后,其实际收益会有所降低。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债券有两种组合投资法较为常用:梯子型投资组合法和杠铃型投资组合法。

1.梯子型投资组合法。

假设有从一年期到五年期的债券共5种,你这时有50000元,那么就每种都买10000元。当有债券到期收回本金10000元后,再用它买进一种5年期的债券。

如此反复,你每年都有10000元的债券到期。这种方法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要在债券到期前卖出债券,这样就能不断地用到期的资金灵活地享受最新的高利率。即使利率下降,因为投资期限错开了,风险也不大。

2.杠铃型投资组合。

这种投资模型两头大、中间小,集中将资金投资于短期和长期债券上,不买入或少买入中期债券。买短期债券是为了保证债券的流动性,而持有长期债券是为了获得高回报。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而变更长、短期债券的持有比例。当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时,可提高长期债券的持有比例;利率水平下降时,可降低长期债券的持有比例。

总之,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取决于自己的专业水准和其他条件。对于以保值为目的、不太熟悉国债交易的投资者来说,采取冷炒法较为稳妥,在合适的价位买入国债后,不去管它,一直拿到底。而对于那些熟悉市场并且希望获取较大收益的人来说,可以采用热炒法,即根据国债价格走势,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取买卖差价。

外汇——用“洋钱”赚人民币

外汇也是金融理财产品的一种。它是国际贸易的产物,是国际贸易清偿的支付手段。外汇(Foreignexchange)即国外汇兑,“汇”是货币异地转移,“兑”是货币之间进行转换。外汇市场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想炒汇的人在没有了解更多的外汇知识前,切勿匆忙入市,以免使自己的资产受到严重损失。

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它的概念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动态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态外汇同于国际结算。静态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是外国外汇管理法令所称的外汇。它泛指一切对外金融资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活跃在世界各国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上。与人民币相比,由于受复杂的国际因素影响,其活动更变幻莫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给外汇的定义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其中包括由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议而发生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券,而不问它是以债务国货币还是以债权国货币表示。”根据IMF的定义,我国对外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如下:外汇是指:(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电储蓄凭证;(4)其他外汇资金。

外汇交易的特点是:(1)交易量大:全球每天外汇交易量约3万亿美元,因此不容易被人为操纵。(2)汇率变化有节制:因交易对象是货币,所以涨跌幅度都在一定的范围内。(3)交易时间长:全天24小时交易。(4)交易渠道畅通:不会出现买不到或卖不出去的现象。

从形式上看,外汇是某种外国货币或外币资产,但不能认为所有的非本国货币都是外汇。只是那些具有可兑换性的外国货币才能成为外汇。这些国家必须履行三条法规:(1)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2)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3)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的货币可自由兑换。此外,凡是接受IMF协定第十四条规定的国家,其货币被视做有限度自由兑换货币,这些货币的共同特征表现为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各种限制。如限制居民的自由兑换或限制资本项目外汇的兑换。我国的人民币属于有限度自由兑换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