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30335900000013

第13章 取富人的经——决定财富命运的18个理财习惯(1)

习惯1:理财必须有耐心

理财致富必须花费长久的时间,短时间是看不出效果的。如果你想快速致富,可选择创业,但创业成功的人,各个都是精通理财的高手。因此,理财无处不在,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必须要有耐心。

李嘉诚,广东潮州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州市一个贫穷家庭。李嘉诚通过自身的努力打拼,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偶像,又致力于公益事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商界领袖。

毫无疑问,李嘉诚为中国企业家注入了珍贵的精神血液。那么,从一无所有到资产几百个亿,李嘉诚是怎么做到的呢?李嘉诚的理财秘诀究竟是什么呢?很多人曾对李嘉诚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对于理财,李嘉诚给出的答案有3条:30岁以后重理财;理财,先难后易;理财,要有足够的耐心。

没有任何结果是不需要原因的。作为亚洲首富,李嘉诚无疑是一个理财高手,那么,作为亚洲首富,李嘉诚有什么理财秘诀吗?有无数个人曾对李嘉诚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当然,李嘉诚也曾直言不讳地给出过自己的理财秘诀:

1.30岁以后重理财。

李嘉诚认为,20岁以前,我们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劳动换来的;20~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再重要,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这值得我们深思。

2.理财,先难后易。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年存14000元,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0%,即使经过了20年,资产也只累积到261万元,此时仍然距离亿元相当遥远。只有继续奋斗到40年后,才能登上亿万富翁的台阶,拥有1.0281亿元。李嘉诚是怎么在短短的时间内积累了上百个亿的财富呢?李嘉诚坦言,赚第二个100万要比第一个100万简单且容易得多,理财一般都是这样,先难后易,一定要有信心。这告诉我们,理财要有信心,要有勇气,否则的话,理财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3.理财,要有足够的耐心。

李嘉诚认为,理财的秘诀就是要有耐心,没有耐心的人是不可能发财的。理财必须花费长久的时间,短时间是看不出效果的,一个人想要利用理财而快速致富,可以说是一点儿指望也没有。

以上是李嘉诚的理财秘诀。我们不难看出,这三点理财秘诀,其实不外乎一个意思——理财必须要有耐心。因此,理财者必须了解理财活动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什么时候不适合购物?不要在生气的时候购物,因为在这个时候购物,只是为了发泄你的怒气;也不要在悲伤的时候购物,因为你的情绪波动会破坏你的良好判断力,再多的钱也化不掉你心中的悲哀。另外,不要在怀旧情绪中购物,也别为了赶时髦买东西。许多人离开一个地方时,不管有用没用都要买一点儿东西带回去作纪念。从省钱的角度讲,这是不可取的。

习惯2:理财先要会攒钱

攒钱,这是理财的起点。假如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最初的财,一定是攒出来的。要攒钱,就要养成量入为出的良好习惯,而且坚持一生恪守,因为最终决定财富的不是收入,而是支出。

张先生一个月挣2万元,但是他开销很大,一个月就要花掉1.9万元。林女士一个月只挣1万元,但是林女士生活比较节俭,一个月只花5000元。10年后,张先生存下了12万元,而林女士却存下了60万元。我们对这个例子该作何感想呢?是张先生有钱,还是林女士有钱呢?让我们产生这种感想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是支出决定了我们最终的财富,而不是收入。很多人有很好的工作,拿着很高的薪水,他们以为这些就是自己的财富。但是理财专家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只有省下来的钱才是我们的财富,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不再属于自己了。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学会攒钱,才能拥有“财”。

那么,如何才能养成攒钱的习惯呢?理财专家认为,要养成攒钱的习惯,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从小事做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月都把自己的薪水花光,那肯定是攒不下钱的;要理财就一定不要做“月光族”,“月光族”每个月都吃干花净,以致无财可理。攒钱应该从年轻时开始,要学会攒小钱,积少成多。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省下一次打车钱、一次作美容的钱、一次吃饭的钱……都放在一个储蓄罐里,每个月再省下10%的伙食费,也放在储蓄罐里。时间一长,这些小钱就会变成很多钱。坚持这样做的话,即使我们不再作任何其他的努力,我们也会获得第一桶金。

当然,要养成攒钱的习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了,而是要制订强制性的储蓄计划。比如像上面我们所说的那样把每个月收入的10%~20%先存入银行,我们认为一般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总而言之,攒钱是理财的起点。如果不去攒钱,水库里永远没有水,永远无财可理。要记住:所有的百万富翁都是先有1元钱,后有999999元钱的,理财一定要从攒钱开始。

坚持用现金购物,而且身上不要携带过多现金或1张以上的信用卡。如果现金不足,要想清楚有没有必要动用信用卡。在世俗人眼中,使用信用卡的人往往是出手阔绰的人,我们可能会受此影响而买下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其实,为安全和省钱起见,我们去商场只需带够想买的东西的钱,另加喝一瓶水和坐车的钱就够了。同时要纠正凡出外归来花光口袋里每一分钱的习惯。

习惯3:培养记账的习惯

理财其实不难,从了解收支状况、设定财务目标、拟定策略、编列预算、执行预算到分析成果这6大步骤,就可轻松地进行个人财务管理。至于要如何预估收入、掌握支出,进而检讨改进,则有赖于平日的财务记录。

何丽玲是“两岸咖啡”的总裁。虽然有“星巴克”、“真锅”等强敌竞争,但是何丽玲仍然以自创品牌“两岸咖啡”锁定精致餐饮文化市场,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无疑,何丽玲是聪明的女人,但是何丽玲更重要的成功秘诀在于她独特的理财方式。何丽玲的理财方式集中于一个核心——记账。

何丽玲这么说:“记账就像女人每天抹口红。”从小学4年级开始,何丽玲就养成了记账习惯。何丽玲说:“就算每天只花20元、100元,我每天在睡觉前,也一定要仔仔细细地记下来。”记账是何丽玲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每天逐笔记录各项支出,何丽玲心生警惕:钱究竟花得值不值?记得下次不要再乱买不必要的东西了。

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理财习惯帮助何丽玲,也帮助“两岸咖啡”取得了成功。

的确,每日记账是理财最重要的开始。《孙子兵法》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经济战”中,记账是知己的首要途径,也是进入“战场”的先锋利器。诚然,金钱花得痛快是非常过瘾的一件事情。但若因此让自己变成“月光族”,就十分痛苦了。如果学会记账,掌握了记账技巧,每个月都以轻松的心情看待记账与理财,绝对能让我们享受身为金钱主人的惬意。

记账贵在清楚记录钱的来去。每个人生活资源有限,每一方面的需要都要适当满足,从平日所记的账目中可清楚得知每一项花费的多寡和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很多人说,我没时间记账。这是不对的。记账可以把自家的收入和支出都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清楚钱是怎么挣来的,又花到了什么地方。可以对照去年和今年的账,看看有什么钱是该花的,有什么钱是不该花的。

通常在谈到财务问题时有两种角度:一种是钱从哪里来,另一种是钱往哪里去。每日记账必须清楚记录金钱的来源和去处,也就是会计学所称的“复式记账”。

若要采用较科学的方式,除了要真实记录每一笔消费外,还要记录下采取何种付款方式,如刷卡、付现或是借贷。

资金的去向分成两部分:一是经常性方面,包含日常生活的花费,记为费用项目;另一种是资本性,记为资产项目,资产提供未来长期性服务。消费性支出是用金钱换得东西,很快会被消耗掉,而资本性的支出只是资产形式的转换,如投资股票,虽然存款减少了,但股票资产增加了。

另外,如果说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那么集中凭证单据一定是记账的首要工作。平常消费应养成索取发票的习惯,在收集的发票上,清楚记下消费时间、金额、品名等项目,如有没标识品名的单据最好马上加注。

现在有很多广告,表面上是一个便宜的价格,可是当你真心想去消费的时候,你会发现价格会高出一点儿,而你也不愿因此而放弃购买这件商品或者这项服务。所以要记着两个原则:鱼饵可以吃,但不要上钩;另外就是不要吃“哑巴亏”。

习惯4:养成节俭的习惯

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必要的消费是我们常会忽略的,甚至有许多事物根本不需要花钱就可获得。只是我们为了方便,不动脑去思考。其实,只要用心去揣摩,你会发现生活上有很多省钱的绝招。

已经辞世的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女士是亚洲女首富,被英国媒体称为“财富五倍于英国女皇的女人”,身价达400亿港元。但是她的日常生活却非常节俭,不讲究排场和吃穿;每月生活开支不足3000港元;坐着极为普通的轿车,吃着极为普通的饭菜;外出办事经常吃肯德基和麦当劳等快餐。据说,在餐馆用餐时,她绝不浪费,一定要把吃剩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其实,不仅龚如心如此,李嘉诚、洛克菲勒、巴菲特等富翁富豪也都是节俭的模范。单从这一点看来,这些富豪们的成功和他们节俭的习惯肯定有相当大的关系。

富豪们尚且如此,我们普通人是否更应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呢?很多人认为,钱节省不下来,总是有花的地方。其实这是借口,很多时候你都可以节俭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留心,我们就可以省下不少钱。下面,我们计算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省钱。

生活中,有很多的开销其实是不必要的,不妨动动脑也动动手,自己为自己服务。例如尽量自己洗发,就可以省下到发廊消费的钱;学习自己修水龙头、修车等,把以前请别人做的事,都自己做做看;不管是金额多小的钱也要有效储存起来;从不穿的衣服上取下配件,装饰在其他事物上;买衣服应考虑适合多种场合穿的服饰,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想要郊游,可以选择到公园,这比到游乐园省钱多了;不需要门票的展览、义演、义诊等,不花钱的游园会,以及随处都有的公共资源,都是可以多多利用的;买家具的话,买较好的材质,可以用久一点儿,电器也应选择售后服务较好的商家;平时出行,要养成坐公交车、火车或骑车的习惯,最好少坐出租车,若真要搭出租车,可以采取和别人共乘的方式,不但省钱,也环保。

另外,在超市或大卖场购物的时候,如果遇到赠送洗发精、乳液、沐浴液的试用品,千万不要错过机会,不但可以留着旅行时用,平时也可使用。另外,在大卖场买家庭用品一定比超市便宜,但量贩店分量总是比较多,一次买太多也用不完,此时可以和同事或亲友合买,更可以轮流去买,省时省力又省钱。

还要特别提醒的是,合法节税是我们的权利,因此,要善用个人综合所得税的列举扣除额,包括生育、医药费、捐赠、保险、购房贷款的利息,这些单据都要好好地保存,免得到报税时找不到,损失不少原可省下的税金。

总而言之,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这道理谁都知晓,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不管收入是多是少,为自己的生活多留一些空间,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了解不同理财工具的风险和收益。银行定存较为保守,但收益相对较低;投资债券的风险较之银行定存高,但收益也相对高些;投资股票、基金、期货等的风险高,收益也高。

习惯5:消费要有计划

光储蓄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理性消费,有计划地花钱。购物前仔细思量、购物时详列清单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课,让“想要”的成分远远低于“需要”,这样才实际。

大学毕业之后在广州某国有企业任会计主管的杜小姐今年25岁,丈夫今年28岁。

由于工作繁忙且处于创业时期,各种条件尚未具备,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足够多的存款,所以夫妻二人刚结婚的时候所作的计划是这样的:三年内买车子,五年内买房子,八年内要孩子。

自从有了这个目标以后,小夫妻俩就省吃俭用,从不乱花钱。年初和月初的时候都会把接下来的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消费计划作好,然后严格按照消费计划进行消费。

自从结婚以后,夫妻二人一直都是如此。结果一年之内他们就买了车,三年之内就买了房子,第五年的时候他们要了孩子。有了孩子之后,杜小姐就辞去了工作在家里做全职太太。

回想起这几年的理财生活,杜小姐和丈夫都觉得是自己有计划的消费习惯帮助他们省下了不少钱,少走了不少弯路。

花钱一定要有计划。无论结婚、买房子、买车子、生小孩,都要做到事先有计划,这样就不会导致生活拮据。有计划还是帮助我们克制冲动消费,实现理性消费的有效方法。比如购物计划,每次到超市购物的时候,把想买的东西都写在单子上,不在单子上的东西不买,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花的钱。很多人到超市,本来打算买两样东西,结果却买了5样回来,浪费了不少钱。如果坚持计划消费,就可以少花很多不必要的钱。

专家认为,从本质上讲,有计划消费就是要抵挡住消费的诱惑,而抵挡住消费的诱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盲目从众购物,躲开时髦消费。

钱不多,就买急用或必用的东西,可买可不买的东西,该省就省。有的人不顾自己的收入,一味赶新潮,撑面子,有用没用,一律往家里搬,结果造成生活拮据,还占据了空间。

2.不乱买“跳楼”商品。

有些人很爱贪小便宜,看见商家搞促销就觉得东西都很便宜,于是大肆“扫荡”。其实,买所谓的跳楼大甩卖商品,表面上是省钱,其实是得不偿失。这些大多都是过时且有瑕疵的商品,与其贪图便宜购买不实在的物品,还不如购买虽贵但耐用的高档商品。

3.不搞攀比消费。

一定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去追求奢侈的生活。家庭生活时时刻刻都要牢记量入为出,不要和别人比,没有可比性,更不要盲目攀比。

4.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在薪水还稳定的当前,一定要居安思危,以不变应万变;在低迷中,也要有效规划自己未来的消费之路。所以,在生活中做到高效消费,不但保证生活品质,还能不再增加自己的负债呢。

当然,以上4点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要想做到计划消费,需要我们作出努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超强的自控能力。要时时刻刻提醒、控制自己:不要盲目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