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500000071

第71章 隋唐(11)

太后命令毁掉乾元殿建造明堂,让僧人薛怀义当使臣监督这项工程。薛怀义,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身躯魁梧,色欲极强,在洛阳市场上装疯,受到千金公主的宠爱。公主报告太后说:“小宝可入宫侍奉太后。”太后召见小宝,与他私通,很喜欢他。太后想掩盖与小宝私通的痕迹,使小宝得以出入皇宫,于是就让他剃发为僧,担任白马寺寺主。又命他改姓名,与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互认为同族,叫薛绍将他当父辈来侍奉。又供给他御厩的马匹,出入有宦官充任侍从,即使是武承嗣、武三思,对他也都十分恭谨。到这时候薛怀义监造明堂,动用民工数万名,大木头一般一根要一千人才能拉得动。他又测量明堂后面的土地建造天堂,建筑的宏大、华丽、庄严、幽深仅次于明堂。明堂、天堂建成,太后封薛怀义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太后开始在西京建造崇先庙,供奉武氏祖先。武承嗣在洛水的石头上伪造刻辞,以此诱导太后称帝,派雍州人唐同泰献上石头,太后为它命名,称为“宝图”,并提拔同泰为游击将军。汜水人又进献吉祥的石头,太后于是在南郊祭祀天帝,感谢上苍的赐予。太后自称圣母神皇,制作圣母神皇玺印,又改称“宝图”为“天授圣图”,改称洛水为永昌水,给得到圣图的地方命名,称“圣图泉”,在洛水坛左刻石,文字是“天授圣图之表”,又将汜水县改名为广武县。当时,皇室失去权力,朝廷的重臣大将都屈从太后,不能有所作为,宗室和失去依靠的皇室异姓亲属没有立足之地。于是,韩王李元嘉等图谋起兵,给全国起带头作用,以迎回中宗。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首先行动,因时间匆促诸王没有能响应,于是失败。李元嘉与鲁王李灵夔等都自杀,其余全由于犯罪被杀,诸王受牵连几乎死尽,他们的子孙虽仍在襁褓之中也被放逐到岭南。太后亲自拜洛水,接受“天授圣图”,睿宗率领太子、群臣、少数民族酋长依次排列,大量珍禽、奇兽、贡品、仪仗陈列于洛水坛下,一起到受图典礼结束后太后才离开。

永昌元年,在万象神宫祭祀。太后改穿衮冕,腰带上插着大圭,手里拿着镇圭,(祭祀时由她第一个献盛了酒的爵)睿宗第二个献,太子第三个献。第一次是合祭天地,五方帝、众神随从受祭,以唐高祖、太宗、高宗配享,又拉上魏王武士珪随从配享。太后在万象神宫颁布九条政令,用它教导百官。于是大宴群臣。太后又追赠士禑为周忠孝太皇,杨氏为周忠孝太后。称武氏在文水的陵墓为章德陵,在咸阳的陵墓为明义陵。追赠太原安成王为周安成王,金城郡王为魏义康王,北平郡王为赵肃恭王,鲁国公为太原靖王。

载初年间,太后又在万象神宫祭祀。祭皇地只时,以唐高祖太穆、唐太宗文德二皇后配享,又拉上周忠孝太后随从配享。造曌、囝○等十二个字。太后自己用“墨”作名字。改称诏书为制书。确定以周、汉两朝的王族后裔为“二王”,虞、夏、殷三朝的王族后裔为“三恪”,废除唐皇族名册。太后拜怀义为辅国大将军,又封他为鄂国公,命令他同和尚们一起撰写《大云经》,谈圣母神皇受命于天的事。春官尚书李思文诡称:“《周书·武成》篇中,有‘垂拱天下治’的话,是太后受命于天的凭证。”太后高兴,把这些都颁布于天下,逐渐图谋改朝换代。但害怕人心不肯归附,于是她阴毒残忍,像鸷鸟一样凶暴,大肆杀戮,借以恐吓天下之人。她暗中怂恿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数十人为爪牙,有不满意或一向疑忌的人,必定用酷法陷害。唐皇族侯王及其他正直大臣、将相大批被杀,鲜血染红监狱,家家不能自保。太后不过手拿梳妆用具坐在皇宫的层层帷幕之中,而国家的权力却已经转移了。

御史傅游艺率领关内父老请求太后顺应天命,实施变革,改皇帝的姓氏为武。又胁迫群臣坚持请求,胡说凤凰停留于上阳宫,赤雀出现在朝堂上。天子心中不安,也请求赐姓武氏,表示天下以武一姓为尊。太后知道权柄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旗帜尊尚赤色,以睿宗皇帝为皇位继承人。在神都洛阳建立武氏七庙。追尊周文王为文皇帝,称始祖,先妣姒氏称文定皇后;周武王为康皇帝,称睿祖,先妣姜氏称康惠皇后;五代祖父太原靖王为成皇帝,称严祖,五代祖母称成庄皇后;高祖父赵肃恭王为章敬皇帝,称肃祖,高祖母称章敬皇后;曾祖父魏义康王为昭安皇帝,称烈祖,曾祖母称昭安皇后;祖父周安成王为文穆皇帝,称显祖,祖母称文穆皇后;父亲忠孝太皇为孝明高皇帝,称太祖,母亲称孝明高皇后。改唐太庙为享德庙,春夏秋冬四季祭唐高祖以下三庙,其余废弃不复祭祀。冬至这一天,女皇在万象神宫祭祀天帝,以始祖和她的父母亲配享,以众神随从受祭。女皇全部封武氏家族诸人为王。下令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与汉代的丰、沛县一样,县中百姓世代免除徭役。女皇下令尊称始祖墓为德陵,睿祖墓为乔陵,严祖墓为节陵,肃祖墓为简陵,烈祖墓为靖陵,显祖墓为永陵,又改章德陵为昊陵,明义陵为顺陵。

太后虽然年高,却擅长修饰自己的容貌,即使她左右的人,也没有感觉到她的衰老。不久她长出两颗新牙,下诏改年号为长寿。第二年,在万象神宫祭祀,太后自编大型乐舞,所用舞蹈者达到九百人。祭祀时女皇让武承嗣第二个献盛了酒的爵,让武三思第三个献。睿宗作为皇位继承人,公卿大臣往往能见到他,正好尚方监裴匪躬、左卫大将军阿史那元庆、白润府果毅薛大信、监门卫大将军范云仙暗中晋见睿宗,都被押赴闹市腰斩,所以从此公卿大臣不再晋见睿宗。

有人上密封的奏章,说被流放到岭南的人图谋造反,女皇派代理右台监察御史万国俊前去查验,告诉他符合实情就定罪判决。万国俊到广州,召集所有被流放的人,诈称皇帝的命令,赐他们自尽,被流放的人都大声哭叫,心中不服,万国俊将他们赶到水边,让他们无法逃跑,一天就杀掉三百多人。然后捏造事实向女皇报告,说被流放的人都心怀不满,请求将他们全部除掉。于是女皇派右卫翊府兵曹参军刘光业、司刑评事王德寿、苑南面监丞鲍思恭、尚辇直长王大贞、右武卫兵曹参军屈贞筠,都任代理监察御史,分别到剑南、黔中、安南等六道审讯被流放的人,而提拔万国俊为左台侍御史。刘光业等人也想从朝廷求功名,杀人唯恐不多。刘光业杀死的人有九百,王德寿杀七百人,其余也不少于五百人。女皇很久后才知道这些人是冤枉的,下令把六道使者所杀害的人的灵柩送回他们的家中。万国俊等人也相继死去,死时都见到有异物作祟。

女皇又自加尊号,称金轮圣神皇帝,在朝廷上设置七种宝物:叫金轮宝,叫白象宝,叫女宝,叫马宝,叫珠宝,叫掌兵臣宝,叫掌府库臣宝,一般有大朝会的时候就把它们陈列出来。太后又尊武氏显祖为立极文穆皇帝,太祖为无上孝明皇帝。延载二年,武三思率领少数民族酋长和一些受人敬重的老人请求建造天枢,记载女皇的功德,借此贬唐兴周,太后下诏同意,派纳言姚负责监造。于是大量收聚铜铁放在一块熔炼,铸造成天枢,题名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设置于端门外。它的形状像柱子,高105尺,八面,每面单宽5尺,将铁铸成山形作它的基础部分,铁山上载有铜龙,铁山四周还有用石头雕凿成的怪兽环绕。柱顶铸一个云形的盖,盖上铸一颗大珠,高一丈,圆周长度是高的三倍。又铸造四条蛟龙捧着大珠,每条蛟龙长一丈二尺。天枢的山形基础圈围170尺,高两丈。大概用铜铁200万斤。于是把群臣、少数民族酋长的姓名全刻在天枢上。

女皇对薛怀义的宠幸渐衰,而御医沈南璆却得到女皇的宠幸,薛怀义大为不满,于是放火烧明堂,女皇感到羞愧,掩盖真相不予揭露。薛怀义更加凶暴放肆,怏怏寡欢。于是太后密令太平公主挑选若干健壮妇女,在殿中把薛怀义捆绑起来,命令建昌王武攸宁、将作大匠宗晋卿率领壮士将薛怀义击毙,用运泥车把他的尸体送回白马寺。薛怀义依仗女皇的宠爱,气焰压倒当世之人,超出于百官之上,他的门徒大多犯法,御史冯思勖揭发他的恶行,薛怀义发怒,有一次在路上与冯思勖相遇,薛怀义命令自己的随从殴打冯思勖,几乎将他打死,而冯思勖不敢言语。突厥默啜侵犯边地,女皇拜薛怀义为新平、伐逆、朔方道大总管,带领十八个将军的部队攻打胡兵,宰相李昭德、苏味道甚至充当他的行军长史、司马。后来薛怀义讨厌进入宫中,暗中召募有力气的少年一千人当和尚,有叛乱的计划。侍御史周矩揭发他的罪状请求太后查治,女皇说:“你姑且出去,朕将让薛怀义到法庭去。”周矩坐在御史台办公,一会儿,薛怀义驱马驰入御史台的庭院,径直到大床上坐下,周矩召来官吏准备接受口供,薛怀义立即骑马离开。周矩将这事报告太后,女皇说:“这个和尚一向狂妄,不值得惩治,那些有力气的少年听任你彻底查问、处理。”周矩将他们全流放到贫困的边远地区。后来薛怀义陷害周矩,不久周矩就被免官。

女皇在南郊祭天,以文王、武王、武士禑和唐高祖一起配享。女皇加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于是在嵩山祭天,在少室山祭地,册封山神为帝,他的妻子为后。嵩山的祭坛南边有一棵大槲树,当在山上祭天发布大赦令的时候,把鸡放到槲树枝头,女皇于是赐名“金鸡树”。女皇自撰《升中述志》,刻在石上留示后人。新明堂建成,改名为通天宫,铸造九州鼎,按各州的方向安放,列于通天宫庭中。又收聚全国的黄金铸造大仪钟,未能铸成。过了许久,改西京崇先庙为崇尊庙,祭祀礼仪都比照太庙,接着又改崇尊庙为太庙。

自从薛怀义死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得到女皇的宠幸,于是设立控鹤府,置监、丞和主簿、录事等职,控鹤监是三品官,让张易之担任。女皇自己觉察到封武氏家族诸人为王不符合天下人的意愿,在这之前,中宗自房州回神都,又立为皇太子,女皇害怕自己去世后武氏被唐皇族欺压伤害,死无葬身之地,就领着武氏诸人和相王、太平公主在明堂立誓,并祭告天地,把誓文铸刻在铁券上,藏于史馆。女皇下令改昊陵署为攀龙台。久视初年,改控鹤府为天骥府,又改为奉宸府,监改为令,左右控鹤改为奉宸大夫,张易之又任奉宸令。

神龙元年,女皇有病,长时间不能平复,居住于迎仙院。宰相张柬之与崔玄等定计,请求中宗率兵入宫杀张易之、张昌宗,于是羽林将军李多祚等带兵自玄武门入宫,杀二张于迎仙院旁。女皇知道发生事变,从床上起来,桓彦范上前请求女皇传位给太子,女皇回身躺下,不再说话。中宗于是又即帝位。将女皇迁移到上阳宫居住,中宗率领百官到上阳宫观风殿向太后问安,以后中宗大概每十天一次到上阳宫问候太后,不久改成每月初一、十五朝见太后。中宗下令废除奉宸府的官职,将东都武氏七庙的神主迁移到西京崇尊庙,改崇尊庙为崇恩庙,又下令恢复唐朝的宗庙。凡武氏诸人封王的全部降爵。这一年,太后去世,年八十一岁。遗诏说去掉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太后去世后定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合葬于高宗乾陵。

遇上武三思与中宗韦庶人淫乱,武三思再次当政,于是出现大旱,中宗派人到乾陵祷求则天皇后,竟立即下雨。武三思引诱皇帝下诏规定武氏崇恩庙照旧祭祀,礼仪像太庙一样,斋郎用五品官的儿子充任。太常博士杨孚说:“太庙斋郎选取七品官的儿子充任,现在崇恩庙斋郎选取五品官的儿子,不合适。”皇帝说:“太庙也像崇恩庙一样,可以吗?”杨孚说:“崇恩庙是太庙的家臣,臣以君为标准是逾越本分,而君以臣为标准就是迷乱了。”皇帝于是停止用五品官的儿子充任崇恩庙斋郎。等到韦氏、武氏的党派被诛灭,天子下令则天大圣皇后又改称为天后,废除崇恩庙及武氏诸陵。景云元年,天后改称大圣天后。太平公主干预朝政,请求恢复设立吴、顺二陵的守陵官,又追尊太后为天后圣帝,不久改称圣后。太平公主被杀,天子下令废除周孝明皇帝称号,仍改为太原郡王,孝明皇后改为太原郡王妃,又废除吴、顺等陵。开元四年,追称太后为则天皇后。太常卿姜晈建议:“则天皇后配享于高宗庙,神主题作天后圣帝,不正确,请求改题为则天皇后武氏。”天子下诏同意。

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杨汪四代孙。她家移居蒲州(今陕西蒲城),于是成为永乐人。她年幼时父母去世,在叔父家长大。起初当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去世,后宫中找不到皇帝中意的人。有人说杨妃的容貌禀性天生出众,应该充任妃嫔,于是玄宗就把她召入宫中,见过面后,玄宗认为杨妃不同寻常,就让她当成是出于自己的心意,请求担任宫中女官,并为她取号太真,另替寿王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妻。太真入宫后就得到天子的宠幸。她能歌善舞,深通音律,而且智能超群,揣摩他人心意总能猜中。皇帝非常高兴,于是单只让她一人待寝侍宴,宫中称她为娘子,待她的礼仪规格和皇后一样。

天宝初年,玄宗册封太真为贵妃。追赠她的父亲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提拔她的叔父杨玄珪任光禄卿,族兄杨銛任鸿胪卿,杨锜任侍御史,还让杨锜娶太华公主为妻。太华公主是武惠妃生的,最受玄宗宠爱优待。而杨钊的地位也逐渐显赫起来。杨钊就是杨国忠。贵妃的三个姊姊都长得漂亮,玄宗喊她们姨,封她们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她们出入宫廷,蒙受恩宠,声威气焰震动天下。每次宫外有封号的妇女入宫晋见,按规定的位次排列,玄宗的妹妹持盈公主等都谦让杨氏诸姨,不敢就位。中央官署和州县的官吏接受杨家人的私下嘱托,立即奔走办理自定期限,比办玄宗下令要办的事还卖力。四方都有人送礼物与他们结交,杨家门庭若市。玄宗的女儿建平、信成二公主因与贵妃家人不和,玄宗甚至把宫中分赐给她们的东西追回,信成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独孤明还因此而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