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立即行动
29740800000017

第17章 行动决定一切(3)

他十分清楚,以悔恨来结束一天,实在是不明智之举。爱默生说自己就像一个关门人,在一天结束时,他会把门关上,将一切忘记。曾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有一天和朋友在散步,每经过一扇门,他便把门关上。“你没必要把这些门关上。”朋友说。

“哦,当然有必要。”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将过去的错误、罪恶、过失通通忘记,而往前看。忘记过去的事,努力向着未来的目标前进。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似乎染上了一种忧虑的不良习惯,他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首先启动自己那根忧虑神经,为事情的过程担忧,也为结果而忧。

与内疚悔恨一样,忧虑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最消极而毫无益处的情绪,它们都是精神抑郁最常见形式,是一种极大的精力浪费。当你悔恨时,你会沉湎于过去,由于自己的某种言行而沮丧或不快,在回忆往事中消磨掉自己现在的时光。当你产生忧虑时,你会利用宝贵的现时,无休止地考虑将来的事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无论是沉湎过去,还是忧虑未来,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你在浪费目前的时光。

所有的人都不是圣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内疚感。如果我们把今天的时光都用来打发对过去的悔恨和内疚上,那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了。工作是生活的主旋律,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有必要每一天清晨醒来时就把昨天的门关上,把该忘的忘掉,然后才能重新开始!

7.用不满激发自己不断前进

如果一个人对于他的目标幻想得太过度,而忘却了自己的实情,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离目标要近些。这容易造成他自满,而忘却眼前的工作。

波士顿大学商科的教务长罗尔德于毕业生曾经有这样的告诫:“大学生每每容易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分心于其他的问题,而把目前的问题疏忽了。年轻人有许多失败,就是因把目前的职务看得太容易简单,以为不值得用他全副的精力去干。”

一个高目标不可掩盖目前的需要。固然,一个人要晓得往何处去是重要的,晓得自己与那目标的距离也是重要的,但却须有一种确实的计划,依着计划由现在的地位前进以达到目的地。

至于前进的速度,并不是像一般年轻人所想像的那样重要,重要的问题是:我现在做的事,是否帮助我达到最后的目的。许多大人物从一种工作换到别种工作,并不是好像蝴蝶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他们之所以换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走到了不通之路。大人物的眼光是要能看到一种情况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能看到一种情况的局限。

恐怕你要试走几条路,然后才能过到你真正想要达到的地方。恐怕你难免要调换几种工作,或回头望望,但是你这种改变必须是根据已往的经验经过聪明的考虑。你的改变不可能是因为好变动,或是因为对目前工作的畏难。

一个目标应当作为一种指南,引导你决定是否要换工作,应当把精力用在何处,以及其他枝节问题发生时如何应付。目标是一种进行时的指南,不是一种最后固定的地点。

你是向前瞻望着,等到你达到了目标,便可退休了吗?若果真如此,那么你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像这样做的人,便是他生命失掉了光辉火焰。人生的意义,便是在于工作,在于有进步,闲坐着默想你的成就直到老死,实在是一个大错误。伟大的人物直到他完全精疲力竭了,才肯停止去做,不管他以往的成就如何。

卡尔·利华勃是一个自己奋斗的乡间孩子,后来曾经做过许多总统的顾问,许多君主的伴侣。他认为无止境的活动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终结。他说:“某次有人问我,一个大商人是否有达到他目的的时候。我回答说:‘如果一个人有达到他目的的时候,他便不是一个大商人了。’有成就的人总是永远前进的,直到肉体无生命的时候。”

人类的愿望,始于不满足。不满足是表示你需要较好的东西。你要注意这种标记,因为它可以催促你向着好的方面进行。不可怨天尤人,把你的不幸归咎于别人或外界的环境,由此而发泄你的不满足。你应当让不满激发你,采取一种广阔的人生观。

如果你有梦想,即算不能实现,也还是有其价值的,因为此种梦想可使你看到许多可能的机会,是别人所未见到的。

在人物的童年时代大都是充满了各种幼稚的梦想。钢铁大王卡耐基15岁的时候,便对他那9岁的小弟弟汤姆谈论他的种种希望和志向。他说假如他们长大些,他要如何组织一个卡耐基兄弟公司,赚很多的钱,以便能够替父母买一辆马车。

他们天天玩着这种游戏,自然而然地他们内心便保持着许多梦想。这种“假如”的游戏,总是催促他往前工作;等到机会真正来了的时候,他便在现实中抓着,正如他在理想中抓着一样,最后他总是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你以为我做了司机便满足了吗?我的心愿是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但是说这话的青年在当时还没有做到司机,他在铁路上帮了两年事之后,还只是在一辆三等火车上做一个加煤炭的工人,月薪40元。他说上面的那句话,是因为一个铁路上的老手激他说的。那个老手对他说:“你现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为自己是发财了吗?但是我老实告诉你吧!你现在这个位置要再做四、五年然后才会升为大约月薪100元的司机;如果你幸运地不被开除的话,就可以一生安然地做司机。”

听这个话的青年便是佛里兰。佛里兰听说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安稳的工作,并不乐观。他所说的话,后来真的做到了;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后来做到大都会电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他不满于一种安全稳定的工作。

志愿是由不满而来。有这开始,便有一种梦想,接着是勇敢的努力,把现状和梦想中间的鸿沟联络起来。

不可做一个空泛的梦想者。要晓得如何切实前进,从你现在的地位,向着你想要达到的地位前进。

你要真实地认清你自己,“你将来想做什么人,要看看你现在是什么人。”

目标要能刺激你把现在的工作做好。要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才能够向着目标前进。

聪明的人,最初要划出路线来,照着路线从他现在的地位达到他想得到的地位。他在中途竖立许多小目标。对于最近的目标积极付出努力进行,因为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他达到这个小目标的时候,觉得有了进步,便感到很高兴,然后休息一会,又鼓起劲来,竖起第二个目标,向着那里前进。

一个人永不满足现状就能不断前进,工作中不可满足于目前的稳定和高薪,那会麻痹你的意志,让你不思进取止步不前。永不满足方能永远进步!

8.找一份喜欢并擅长的工作

人生永远离不开工作,只要你活着一天就得工作,而事业有成也是成功的一种标志。人的工作态度,不能是消极的、厌倦的、好逸恶劳的,要知道工作的乐趣来自工作能产生的绩效。所以,追求成功的你,请微笑着面对工作,去肯定工作的价值。乐于工作,并发挥所长,有所建树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

那些喜欢自己工作的人,会努力尽他们的本分;而那些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总是花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蒙蔽别人,让别人看上去以为他们正在忙碌或已干完了某些事。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让自己发挥潜能,是拥有成功人生的一个重要前提。

贝利原先在一家有500个职工的公司工作,后来却调到一家规模较小的只有56个职工的公司工作,并一直在那里干下去。

当有人询问贝利这样做的原因时,他说:“以前的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像个演员在演戏,只是没在百老汇舞台上表演罢了。”

“我过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爸爸会忍受住他那种生活,”贝利说,“我早晨起床后去上学读书,他起床后去工作。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他仍然毫无怨言地每天坚持去上班。我对此曾困惑不解,我认为这种生活丝毫没有意义,我希望自己今后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不要像我爸爸那样!我不想步我爸爸的后尘。”

虽然贝利现在工作的纸业产品公司的业务时好时坏,但是贝利喜欢在这里工作,因为他喜欢并擅长现在的工作。

克里蒙特·斯通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为个人工作选择作了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胜任愉快。换句话说,当你在与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原则。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作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全力以赴,并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是“效果”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