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2965100000028

第28章 饮食·器用(4)

三寸金莲绣花鞋,这是汉族在旧社会里出现的一种小脚崇拜狂的怪风气,也是形容汉族妇女缠足着绣花鞋饰的一种民间陋俗。提起三寸金莲绣花鞋饰,必须先从妇女缠足说起。

北方传说汉族妇女缠足始于南唐。传说李后主有宫女尧娘,纤丽善舞。后主命匠人作六尺高的金莲花,让尧娘把脚用布帛缠成新月状,在莲花中翩翩起舞,回旋有“凌云之态”。相传这便是妇女缠足的起源。

开始,缠足还只限于宫廷中的后妃宫女和优娼,后来逐渐普及到富户之家。到了宋代连一般汉族穷家妇女也争相仿效了。苏轼的《菩萨蛮》词中说:“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纱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可见宋代民间都以小脚为美,妇女缠足的风气很盛行。

到了明末清初,社会上竟出现小脚崇拜狂,文人常以“三寸金莲”来形容女性之美。官民择偶非小脚不娶,新娘的美丑是以脚的大小来衡量,小脚被视为女子贞德的主要标志。因此逼得汉族妇女从小不得不缠足,一般从三、四岁起就要将小脚趾骨拆断,用布帛包裹起来,到七、八岁时将足裹得更紧,使足“尖如春笋”。小姑娘不堪痛苦,每天哭叫不绝,所以,民间流传有“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的谣谚。

汉族妇女缠足恶习已有千余年历史,历代虽有禁令,但都不能根除。清代因满人素无缠足的风气,因此,清朝皇帝屡次下令禁止缠足,禁令不可谓不严,但是,汉族民间缠足的恶习仍有增无减。后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乃至新中国成立,缠足的陋习才被彻底废除。

古时的内衣——肚兜

肚兜,是一种贴身佩用的服饰,制作十分简朴,以布或绸,剪成菱形,然后,再裁成上方下圆,左右稍尖,上面系上带子,可以套在头颈上,左右各缝上两条带子,可以缚在腰间。

旧俗新生婴儿都以小肚兜作包脐带。女子出嫁时也必备肚兜。平时系用,有护腹、暖腹的作用。至今汉族乡间男女寿终,还有在寿衣内系扎肚兜的风俗。

据民俗学家考察,这种挂肚兜的风俗,起源十分古远,因为这种肚兜系在人身上的形状,十分类似一只青蛙伸展四肢抱住人体,它反映了远古时代女娲蛙图腾保护神,在民间服饰上实用化的遗迹。

古时的化妆术

古时的化妆品主要有眉黛、粉、胭脂、口脂及花钿。

黛呈黑色,供画眉之用。《诗经》中描写的“蛾眉”,就指描过眉黛的妇女,所以后代人多以蛾眉、粉黛之词代喻女性。汉代京兆尹张敞在家中亲手为妻子画眉,留下了千古佳话。

唐人张泌《妆楼记》说,唐玄宗曾命令画工设计了十多种眉毛的式样,有横云、斜月等名称。尽管历朝历代的女子都画眉,但到了唐朝,眉饰最被看重。

宋代也流行过不少眉黛式样,仅巴蜀之地就风靡过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横烟眉、倒晕眉等多种妆饰。元明以后的眉饰再也没有达到唐宋时期那样的火爆程度。

粉是增白面部的化妆品。据刘熙《方言》介绍,早先的粉由米粉制成,用以“涂面”。实际上,我国很早就发明了以铅为原料的白粉,属于较高级的化妆品。依照古人的审美观,“粉白熏黑”是女子美容的首要前提。《列子》记载:周穆王造筑中天之台,曾选郑、卫之女以充其间,当时选美的标准之一就是“粉白黛黑”,不化妆的女子不能应选。《战国策》说郑、周诸国的女子如果施粉得当,再画上黛眉,立在街道之中,看上去就像神仙一样,可见早在先秦时代,粉对妇女来说,已是相当重要的化妆品了。唐代人对粉格外留心,人们评价美女,必以“粉脸”、“雪面”之妆为先决条件。元程诗:“傅粉贵重重”,杨炎诗:“雪面淡眉天上女”,都是这方面的描述。

如果在粉中加入红颜色,就变成了胭脂。《古今注》说古人用红蓝花为原料造胭脂,称为“燕支粉”——因为西方人把红蓝花叫作燕支,后变写为“胭脂”。胭脂往往与粉交相施用,目的在于增强面部的红晕感。所以,古人谈及面妆,总爱把胭脂与粉相提并论,称为“粉脂”。唐人崔亘诗:“晓妆脂粉薄”,就指一种淡妆。古代妇女出门时,要随身携带化妆品,已成为习惯。陈裕诗“囊中钱物衣装少,袋里胭脂胡粉多”,就是对外行妇女所携贴身用品的一种揭示。

口脂是—种唇膏,通常为朱红色,类似现代的口红。《释名》就说,口脂“以丹作之”,比嘴唇的颜色更加红艳。古时的口脂还有浅绦、紫红和黑红色。白居易《时世妆》一诗中提到的“乌膏注唇唇似泥”,便是一种黑红色的口脂,据说当时甚为流行,是借用了吐著人的化妆方法。唐宋时期,口脂比较珍贵,就连皇帝赐给大臣的日用品,也常以口脂和面药为恩宠物——面药是冬天用的防寒霜,口脂是油脂性的口红。明清时期,妇女们用的口脂还被作成纸型,使用时拿出一小片,用两唇轻轻一夹,就染上了红色。

花钿,又叫花子、媚子,一般用金箔、纸、蜻蜓翅膀等轻薄物料制成,妇女们将其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嘴角或眉心,当作一种妆饰。花钿的颜色很多,但以红、黄、绿三色为主,其形状有圆形、尖形和各种对称形,做工相当精巧。《木兰辞》中的“对镜贴花黄”,就是向脸上贴饰黄色花钿。唐朝人在花钿方面往往别出心裁,能够制作多种新奇式样,史料所载的图案就多达十几种。唐宋时期,妇女又采用在脸上用丹或染料画花钿的方式进行化妆,称为“画靥”,又叫“花靥”。欧阳炯词“满面纵横花靥”,元稹诗“醉园双媚靥”,都指这种染画的面部花钿。末代妇人还把花靥与花钿配合使用,产生了更绚美的效果。

戒指原是“禁戒”之意

我国古代汉族姑娘出嫁都要戴戒指。为啥要戴戒指呢?民间有不同的传说。

有的说,戒指最早是作为禁戒的标志。传说古代有个皇帝,把一个民家女子选进了宫,当晚就传旨要她伴驾。这女子一不愿为妃,二因“身子”来了(指妇女月经),但是不好意思明说,只得暗自流泪。幸亏有个宫女献计,给这女子左手指上戴了一只白玉环。皇帝驾到一看,忙问:“带这何用?”这女子边揩泪边奏道:“这是戒旨。因为奴家今日见红,用它作为标记。请皇上戒旨,戒旨。”皇帝听说“戒旨”,只好扫兴地走了。

后来,为逃避皇帝挑选美女进宫为妃,家家户户在姑娘成人时,特别是出嫁时都给戴戒指。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相沿成习。

另据史书记载:古时候,妇女每逢月事或怀孕时,常把戒指带在手上,平时则取下,以示禁忌男人和她亲近。《五经安义》也记载,宫中侍奉,进献君王的妃妾,要用金戒指戴上左手,就是告诉君主,某个妃妾有妊娠或正逢月事,应对她“戒止”了。

以上两种传说都说明,戴戒指除了作为美的装饰外,还有一种作为“禁戒”标志的作用。现代女子把戒指戴在右手无名指上,也是表示她已经结婚了,告诉别人不要再向她求爱。可见,戒指仍未失去其禁戒的含义。

作为阶层代称的服饰

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人们因以不同服饰的名称来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的代称。

乌纱帽:自南朝刘宋以来,乌纱帽便在民间流行,无论官民,不分贫富,都戴乌纱帽。至明初,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明史·舆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虽然清时已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于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代称。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因以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搢绅:亦作“缙绅”、“荐绅”,搢为插,绅为大带。旧时高级官吏的装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称。《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纨袴:亦作“纨绔”,古代贵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引申以称富贵人家的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青衿:亦作“青襟”。《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旧因以指读书人。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布衣:即平民。《盐铁论·散不足》说,古时普通人在八九十岁以前只能穿麻衣,这些普通人叫“布衣”。《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指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如“巾帼英雄”。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此外,还以“麻衣”作为赶试举子的代称,以“绅衿”作为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的合称,以“褐”(褐夫)作为贫苦人的代称。军人则以“同袍”相称,并以“袍泽之谊”作为相互之间的友谊之称,等等。

始于清代的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