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绩效管理
29562300000099

第99章 本章小结

标杆管理(bench

marking),也被译为定标比超、基准管理、定点超越、标杆瞄准、竞争基准、标杆制度等。标杆管理是一个通过衡量比较来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过程,它强调的就是以卓越的公司作为学习的对象,通过持续改善来强化本身的竞争优势。

标杆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其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践的、面向过程的、以方法为主的管理方式;它拥有最佳实践和度量标准两大利器,更加强调执行和量化,使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可行;标杆管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站在全行业甚至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上寻找基准,突破了组织性质的局限,强调“合作”和“双赢”;标杆管理适用广泛。

标杆管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竞争产品的比较;进行工艺流程的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最佳企业管理实践;战略性标杆管理阶段;全球标杆管理阶段。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标杆管理做不同的分类。根据所选标杆的类型,通常可将标杆管理分为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功能标杆管理和通用标杆管理四类;根据开展标杆管理的层次,可将其分为产品标杆管理、过程标杆管理、管理标杆管理和战略标杆管理。

在企业实践中,标杆管理发挥着以下作用:有助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助于企业不断获得竞争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并实现持续改进。

标杆管理的实施可遵循以下流程:发现瓶颈;选择标杆;数据收集;比较与分析;内部沟通与交流;采取行动并及时反馈信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是标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标杆管理的核心是模仿与创新并重;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标杆管理的“参照物”,而只是一部分适合本企业的组织;标杆管理不是一个口号、一个瞬时的活动,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对标杆组织进行比较的最佳场所不是在总部,而是在第一线;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标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