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权倾天下:农女要翻身
29134800000284

第284章 进京

顿了顿她转向大郎道,“大哥这么多年一直在刻苦读书,等过阵子乡试的时候大哥便可直接在岭南考,若是大哥秋围连着也能中那么就要启程进京,到时阿奶便可一起去。这次去京城我打算让二哥陪我去,二哥要从军,去京城之后宁亲王会有安排。至于几个小的,小七我要带去京城,小七还小,又是个女儿家,早些去繁华地见见世面总是好的。至于小四小五,等考上秀才了,再去京城找个学院好好读书。小六嘛是个闷葫芦,比小四和小五都不爱说话,这样不行,所以我打算先带去京城,好好锻炼锻炼。”

对于静瑶的安排,可谓是最妥当了,三房全部考虑到了。

只是沈氏私心里想让小七留下,让小五跟着,可小五却不领她的情。

“娘,我要和四哥一起考秀才,等我考中了再去京城。”

他比小四只小一岁,平日两个一起跟着江村长认字上课,一起练武,自然要更亲近一些,所以一听小四也不去,他也不乐意去了。

只是沈氏气的直翻眼。

袁氏哼了一声,“行了,小四又不是没留在岭南,你计较那么多做什么。三丫头对兄弟几个都有安排,你就不要瞎操心了,你难道比三丫头懂的多?就小七去京城,咱王家虽然还算不是富贵之家,可到底出了个郡主,郡主的妹妹自然也不能差了。让小七跟着三丫头好好学学,将来在京城找个好人家,不比在岭南呆着强?至于小子们,怎么能和丫头一样?小子们能自己去打拼,姑娘家还不是靠嫁人。三丫头如今是郡主,再加上三丫头是个本事的,将来亲事自然不会差了。可小七将来呢?你让她留下你将来能给她找个什么样的?”

沈氏自然也知道袁氏说的在理,只是她还是犟嘴道,“小七就是等到说亲的时候去也不迟。”

沈氏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她的见识自然无法和从京城出来的袁氏比。

袁氏一听沈氏这么说,就怒了,完全不记得当初她要把小七溺死的事了。

“荒唐,眼皮子浅的东西,你知道不知道京城那地方,对一家主母要求有多严厉。小七要是长在岭南,到时去京城说亲,人家看都不看你。就算有愿意和你结亲的也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而且还是庶子。你可知为什么?”

沈氏当然不知道,茫然的摇摇头。

袁氏就道,“在那些个人眼中,哪里生长的很关键,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身边有没有嬷嬷教导,有没有接受过作为一家主母的教导,主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教养。”

袁氏讲这些沈氏自然不大理解的,不过也知道这样对小七更好,而且小七怎么说也是她的女儿,最后便也同意了小七去京城。

其实静瑶对袁氏的看法很认同的,但是她又觉得袁氏想的太高,袁氏那意思就是小七以后要嫁入大户人家的,可袁氏却没想到她们到底来自流放地,曾经还是犯籍,这样的身份就先不会被大户人家接受了。

不过好在小七现在还小,以后有她照着,只要能够寻到真正的幸福就好,再说以后等大郎二郎都有出息了,有这么多哥哥做后盾也不怕找不到好人家。

“三叔,我和二哥一走,到时家里就要你和大哥多多照看了。”

王三虎憨憨的笑,“三丫头放心,家里有我呢。”

“三姐姐,你就放心吧,我和小五会帮大哥三叔忙的。”小四也拍着胸脯保证。如今他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小少年了,小五也已经十一岁了。当年她和二郎,大郎独挡一面的时候比他们可还小一些。也该让他们锻炼锻炼了。

于是静瑶就笑笑,“既然如此,家里的油坊就交给你们两看着了,当年我和大哥二哥他们打拼的时候也不比你们大,相信照看一个油坊你们两还是可以的。不过油坊的事情重要,你们的学业和功夫也不能忘记,要跟着你们师傅好好学。”

武学这一科原来是静瑶教的,只是静瑶经常要去处理事情,便有些顾不上,后来赫连风华便帮忙找了一个专门的武学师傅过来教家里的孩子学武。

就是先生,除了江村长外,后面也有请了专门的人来,不过家里的先生更多的是指导大郎和二郎的功课,小四小五只是偶尔指导一下。

“三姐姐你就放心吧!”听说让他们管油坊,小四小五都面露喜色。虽然他们是小小少年,可也是有上进之心的,自然也想证明一下自己不比哥哥姐姐们差的。

“好,我暂且相信你们!”见两人捶胸保证,静瑶也笑着相信。

基本上该说的说了,钱财上除了她和二郎要带走的,剩下的锁在库房里钥匙她给了袁氏,王家的内宅都交给了袁氏来管理。至于生意上的,她也不担心,外面的有土匪头,岭南的有胖子和三子还有大熊。

最后她又交代了一番王三虎和大郎,若是家里遇上了事也不要怕,有大熊照看着,胖子和三子都在岭南,若实在解决不了就去找知府,她临走的时候会和知府打招呼。

交代安排完家里的事情,第二天静瑶便正式出发进京了。

临出发的时候江村长带了好多的人来送她。

“郡主此行,一路保重,京都贵地,郡主万事小心。”

“多谢江爷爷。静瑶即将离开,家里的叔叔婶婶弟弟们还劳江爷爷和江叔叔多多照看了。”

“郡主放心,在这梨花镇子上目前可没哪个不长眼的惹到郡主的家里。”江村长笑着道。只是他眼角撇到一旁垂着头的莫怀夫妇,便上前一步低声对静瑶道,“郡主,莫怀夫妇已经认错,至于莫媛儿,郡主初封便生杀戮着实不吉利。我便私自饶了她一命,不过该罚的自然罚了,郡主放心她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开口颠倒是非了。”

静瑶一怔,无法开口那就是不能说话了?这样也好,没死那她就当是积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