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细说万事之谜
29132000000069

第69章 动物的惊人能力(3)

在世界上,有些动物,甚至是凶猛的食肉类动物,它们会主动哺养人类的孩子。以至于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狼孩、豹孩、熊孩的奇特事件。

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30个小孩是在荒野里长大的,其中20个由凶猛的肉食性野兽哺养:5个是熊、1个是豹、14个是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印度“狼孩”。

1920年,印度的两个“狼孩”被人们发现时,正赤身裸体的同狼群嬉戏玩耍,情同一家人。

猎人们费尽心机,终于捕获了这两个小女孩,并将她们交给当地德纳布尔孤儿院的院长辛格大主教教养。辛格给这两个女孩起了名字,大的约8岁,叫卡玛拉;小的约2岁,叫亚玛拉。

这两个小孩是怎样去狼窝的,无人知晓。在狼的喂养下,她们养成了与狼一样的习性,吃生肉,喜欢啃骨头,喝水用舌头舔,害怕强光,夜间活动,靠四肢行走,奔跑时速度很快。

进孤儿院后,给她们穿衣服,她们就把衣服撕破,弄成碎片。小女孩在孤儿院生活一年就夭折了,当时大女孩很伤心,发出痛苦的嗥叫,绝食两天,还“流了眼泪”。

卡玛拉很难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辛格大主教用了4年时间,才使卡玛拉学会站立,到第五年才弄懂二三十个词的含义。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到1925年才不吃生肉,学会用杯子喝水。在最后的3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她也怕黑暗了。

不幸的是,1929年,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死因是尿毒症。

在这些狼孩、豹孩、猴孩的背后,肯定有着一个又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但更令人伤心的是,这些故事我们永远也无法了解……

但是,这些肉食性的野生动物,为什么不吃掉这些人的孩子,而要把他们抚养长大呢?人们对此大惑不解。

有关专家的解释是,大多数哺育期间的动物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失去幼崽时,它们常常会“收养”一个子女,来填补感情的空白。有的鸟失去幼鸟时,会把鱼当成幼鸟来喂养;母狮失去幼狮后,会把狗崽当子女喂养。

还有的专家认为,野兽是用嗅觉来识别同类的,比如说,狼孩被叼到洞里准备吃掉时,却沾上了狼的气味,便错误地被当成了同类,如果恰好遇到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它就会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在母狼的庇护下,他们顺利地成了狼群中的一员,在狼窝里与狼共同生活起来。

■ 令人叫绝的动物组织能力

有些动物有着令人叫绝的组织能力,不得不让人惊叹。

在东非,猎豹是角马的天敌。当猎豹攻击角马时,它往往不会单独作战,因为角马的身躯比猎豹大得多,而且有着坚硬的双角,一旦角马拼起命来,猎豹不一定能讨得了好去。

猎豹攻击角马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往往是三头猎豹协同作战,当发现猎物时,一头猎豹冲上去咬住角马的脖颈,另一头猎豹在角马腹部连抓带咬,第三头猎豹则咬角马的屁股。角马试图反击,但由于多处受伤,防不胜防,全无还手之力,终于成了猎豹的口中美餐。

鬣狗的能力也不同凡响。它们发现角马群时,就自动分成几队,一队在旁静候,一队出击,冲散马群。一旦角马群陷入混乱,观战的一队就突然出击,扑向早已惊慌失措的角马。

有时,它们也使用“伏击战术”,即几只鬣狗先埋伏于草丛中,另一部分出击围猎,将猎物赶到布有“伏兵”的地方,突然出现的“伏兵”吓得狂奔的角马魂飞魄散,只得任其宰割。

动物的这种组织能力是如何运用的?是本能还是条件反射?目前还没有找到答案,期待着科学家的继续探索。

■ 岩石中的动物

1835年,修建伦敦至伯明翰的铁路时,科芬特里路段的修路工人们拾起一块红砂岩石准备扔上货车,不料岩石落在地上摔裂了。这时,人们发现这块岩石是空心的,而岩石的空洞里竟然跳出一只活的蟾蜍!

这只蟾蜍刚从岩里出来时,全身鲜黄褐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不到10分钟变成几乎全黑色。岩石断裂时,它头部受了伤,所以不断地喘气,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原有的空洞,并用泥土封好,但它活了4天就死去了。

1865年,英国杜安郡哈特浦修建供水系统工程,工人们在推地时,从距地面25米深的石灰岩中挖出一只活蟾蜍,当时的报纸曾详细报道过。

当地地质学家泰勒牧师判断,那里的石灰岩地层已形成约6000年之久。这只蟾蜍后来被送往哈特浦博物馆保存。

1901年,英国拉格比市的市民柯莱克给家中的火炉添煤。当他敲开一块煤时,竟发现煤中有东西在蠕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活的蟾蜍。这只蟾蜍没有嘴巴,全身几乎是透明的,后来活了5个星期之久。

人们都知道,动物维持生存需要食物、水和空气。蛙或蟾蜍之类两栖动物可以在泥中冬眠,不吃不喝几个月。但是如果当它们冬眠的时候发生了地壳变动,淤泥变成了岩石,并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那它们怎么能在那里长时期地生存呢?

有一种解释认为,蟾蜍生存在其中的岩石,虽然外表看来很坚固,但实际上有不少微小的缝隙,可以渗入水分和空气。以石灰岩来说,旧岩层与新沉积的碳酸钙之间就会有不少缝隙。但在一般人看来,二者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岩石中这些缝隙渗入的水分和空气,使蟾蜍得以生存。

但动物的生存还需要热量。尽管蟾蜍类动物处在冬眠状态时,热量消耗可以降得很低,但从理论上讲,无论如何也无法维持数千年之久。因此这些岩石中的蟾蜍到底是怎样维持生命的,直到现在也还是个不解的谜。

岩石中既然有蟾蜍,也就可能有其他两栖爬行类动物。据报道,1856年冬,一批法国工人在圣第色至南端铁路上开凿一个隧道。在半明半暗的隧道中,突然有只大蝙蝠似的怪物从工人们刚凿开的侏罗纪石灰岩中爬出来。它拍动双翼,发出凄厉的叫声,不久便倒下死去。

这只动物展翼长达3.3米,脚端有长爪,嘴里长着齿,皮厚无毛。附近格雷镇的一个古生物学学生一见就认定它是只翼手龙。在那块石灰岩里,还发现一个空洞,其大小和形状与动物的形体完全吻合。但这只翼手龙的尸体未能够保存下来。不过,也许我们今后还会遇到在岩石中发现的其他稀有生物吧!

■ 深海生命之谜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在高压、漆黑一片的深海里,应该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事实并不是这样。早在1977年,美国深海探测船“阿尔文”号就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几千米深的海下热泉处发现了一个繁衍生命的沃土。

在这里,生活着许多蛤、贝、白蚱、蟹和红冠蠕虫等动物,但其形状却与阳光世界里的有很大区别。

这里的红冠蠕虫最长的达2~3米,它用白色外套管把自己固定在岩石上,保护着自己的柔软身体。它没有嘴,没有眼睛,也没有消化系统,就靠着伸出套管顶端的身体过滤海水中的食物。它的血液里充满了富含铁质的血红蛋白,因此显得格外红。

有一种巨蛤足有1英尺长,也是靠着过滤水中的颗粒食物生活。毛茸茸的深水白蚌与陆地上的蒲公英极为相似,好像与僧帽水母有一定的亲缘。还有一种像虾一样的动物,在眼睛柱柄的末端长着肉冠,用它在岩石上刮取食物。还有样子像蟹的东西,长着长腿的小蜘蛛等等。

这一切,给科学家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怎么给它们分类?它们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是怎么生活的?这些都是未解的谜。

有人曾对这些深海生命的生存条件进行过分析,认为海水经过高温和高压,所含的硫酸盐变成硫化氢,有些细菌就靠着硫化氢进行代谢,靠吸收温泉热能而得以繁殖,一些小动物则靠过滤这些细菌生存,大的动物又以小的动物为食物。就这样,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食物链,由此而维持了一系列生命的生存。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它给人类的启示将是极为深远的。人们一方面可以发展没有阳光的世界里的生物,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没有阳光的星球上的生命。但是事情会是这么简单吗?

■ 动物中的大力士

如果问谁是动物界拉力最大的大力士?很多人可能说不清楚。

你也许没有想到,在动物界,拉力最大的大力士不是大型猛兽,而是六条腿的小昆虫。当然,这里说的是相对拉力,就是指所拉动的重量与自身重量的比值。

为了弄清昆虫的拉力有多大,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捉来一只体重仅0.5克,俗名叫耳夹子虫的大蠼螋,用线拴住它尾部的夹子。在平滑的地面上,这只小虫子可拖动一辆170克的玩具车,快速地向前爬行。实验者又不断地在玩具车上加东西,逐渐将重量增加到265克,耳夹子虫依然可勉强拖着车走。

如果用耳夹子虫的体重,去除它所拖拉的总重量,得出的数字是惊人的:它所拖的重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500倍!

■ 候鸟靠什么导航

每年,迁徙的候鸟即使远涉重洋,也都能准确无误地往返原地。比如说,一只出生在北极圈10度以内的燕鸥,6个星期以后就要离家南飞,它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路、飞到1.8万千米之外的南极浮冰区的?过冬之后,它们又怎么按照原来的路线返回原来伏窝的地方度夏?它们为什么有如此准确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呢?这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有人说,它们靠的是敏锐的视力和惊人的记忆力。但是,这个说法后来被证明并不准确。

有人曾把一只生活在英国威尔士海岸悬崖洞穴中的小鸟,用飞机送到美国的波士顿。1952年6月4日,它在波士顿被放飞,它当然没有看到沿途的水文和洋流,但是,6月16日下午l点30分,它已经飞回它在威尔士海岸的旧巢了。它用了12天半的时间,竟然飞越了4800千米无迹可寻的茫茫大海。

有人说,候鸟身体中有一种类似钟表的感觉器官,帮助它们在天空中计算太阳的位置,不断调整自身与太阳的角度,从而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鸽子在飞行中1小时要调整15次与太阳的角度。

可是,在看不到太阳和星星的情况下,候鸟又是怎样辨别方向的呢?上面的说法,不能完满地解释这个问题。

另外有人认为鸟类是靠地球磁场来导航的。其中,鸽子、知更鸟、海鸥等对地磁波的感应能力最强。德国科学家通过对鸽子的观察研究认为,鸟嘴本身就是活地图——许多有迁徙本领的鸣禽的嘴,均能感觉地磁波的改变。候鸟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地磁信息来决定它们的迁徙或者栖息地点的。

此外,还有人提出,鸟类似乎能感受紫外线,或者能借助红外线辐射的增加或减少来调整方向。

尽管说法多种多样,但一致同意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每一只候鸟的微小脑子里,生来就有某种“仪器”,使它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结成复杂的关系,他们才得以在地球上来去自如。

■ 鱼类定向洄游之谜

鱼类洄游是指按一定的时间,沿着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的鱼类来回迁徙的情况。鱼类洄游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季节洄游三种。

生殖洄游是指鱼类发育成熟了,要回到它的出生地产卵;索饵洄游则是为了追寻丰富的食物;季节洄游是鱼类为了寻找一片温暖的水域过冬。

在欧洲生活的鳗鲡,竟要漫游到大西洋中的马尾藻海去产卵繁殖,行程远达四五千千米。这真是一个叫人惊诧不已的奇迹。

幼鳗成长后,不知是受到什么力量的指使,它们居然能找到它们父母出海的河口,然后逆流而上,沿着父母经过的河道冉冉向前。直到大体上找到它们父母生活过的水域,洄游才告一段落,然后在那里安顿下来,觅食和生长。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年时间。

大马哈鱼又叫鲑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它们同鳗鲡的洄游习性正好相反:在江河里出生,在大海里长大,最后又回到出生地来产卵。从生活地到出生地,行程几千千米。

生活在我国近海的小黄鱼,则是按季节变化,沿海岸线南北洄游。

它们是怎样在无数条流入海洋的河流中,或者在浩渺无边的海洋里,辨认出它们的出生地,并且越过陌生的漫漫长途回归故里的呢?这实在是一个不解之谜。

有人说,这是某种鱼类的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有人说,它们体内的生物钟,使它们能永远与太阳保持一定的角度;也有人说,这是气温、气压、光照、水温、食物等外部环境和某些生理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哈斯勒教授通过对鲑鱼的研究提出,气味是鲑鱼从茫茫大海游回出生河流的无形向导。

1972年春,他用莫佛林——一种有刺鼻气味的五色液体,对1.82万条幼鲑进行了诱导,把它们分放到密执安湖沿岸。1973年9月以后,陆续有1648条鲑鱼游进了它们从没见过的人造家乡——淌入了适量莫佛林的橡树河,其中有1485条是受过诱导的。试验是成功的。

然而,气味是不是所有鱼类定向迁徙的唯一诱因和永恒动力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 蟹苗寻根之谜

每年秋天,就会有大批在淡水里生活的螃蟹沿着小溪大河,在通海的河道里聚集,然后进行一场漫漫长途旅行,目的地就是遥远的大海。

它们总是不紧不慢,不屈不挠,在浩荡的江流中又游又爬,每天可前进10千米左右。

到达浅海区以后,螃蟹开始交配产卵并孵化。经过一番产育之后,雌蟹已经身心俱疲,再也无力返回内河,最后只得死在茫茫大海里。

有趣的是,这些初出娘胎的小蟹苗,无须父母的指引,却总能准确地找到它们父母的出海口和生活之地。

夏季的潮汛来了,蟹苗们开始在它们父母出海的江河口岸集结,随着汹涌澎湃的大潮溯江而上。潮退时,它们则匍匐于河底,等待下一次涨潮再继续前行。它们日夜兼程,沿河上溯,先是列队前进,队伍解散后又单独行动,最后分散到它们双亲生活过的江湖中生长发育,又开始了爬行和穴居生涯。它们的洄游规律和繁育方法,代代相传,亘古不变。

小蟹苗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它们父母的生活之地的,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 狗的超感觉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