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细说万事之谜
29132000000036

第36章 特殊的地理现象(5)

在青海省的一个山区,有一个被人称为“魔鬼谷”的地方。该谷长约100千米,宽约30千米,谷地平均海拔约3200米。这个谷地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金山,两山夹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虽然地处内陆,但林木繁茂,牧草秀美。

然而,这个看似理想的天然优良牧场,一遇天气变化,就会变成阴森恐怖的地狱,平地生风,电闪雷鸣。尤其是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林被烧得身焦枝残。附近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均将此谷视为禁地。偶然有误入其中者,往往会遭到雷击,很少有人能够生还。

为了揭开“魔鬼谷”的奥秘,青海省地质科学工作者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对这一谷地进行实地科学探查,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

地质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有大面积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体外,还伴生分布有30多个铁矿及石英闪长岩体。正是由于这里的地下岩体和铁矿带所形成的强大磁场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生了空气放电,形成炸雷。

“魔鬼谷”的奥秘虽然已被揭开,但人们仍对它非常感兴趣。

■ 世界上的死亡地带

印尼爪哇谷洞的谷中有6个庞大的山洞,洞呈喇叭状,都是大陷阱。不用说“误入”谷洞者性命不保,就是保持距离者也难幸免。当人或者动物从洞口经过时,会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拖入”谷洞而吃掉;就是离洞口还有6~7米距离,也会被“吸”进去,一口吞下。据侦察,谷洞里已是白骨累累,难以分清哪些是人骨,哪些是兽骨。

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上也有一座死亡谷。这条长2000米,宽l00~300米的死亡谷中,地势崎岖,怪石嶙峋,狗熊、狼獾、野猪等野生动物死尸相藉,白骨横陈,满目凄凉。误入该地的人类也不能幸免。据统计,至少有30个人丧命于此。据推测,谷中积聚着有害气体。可令人惊奇的是,紧挨此谷的村舍,却不曾受到有害气体影响。

此外,在美国加州与内华达州相连处,有一条世界上特大山谷,长达300千米,窄处有6千米,阔处宽26千米。山谷两岸,悬崖绝壁,险象环生,见者不寒而栗,闻者谈之色变。

1949年春,有一支做黄金美梦的勘探队来到这里,结果几乎无一生还。后来又有不少人前去探险,结果均遭不测。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个人间活地狱,竟是禽兽大乐园。据航测统计,在这死人谷里,有鸟儿近300种,野驴约2000头,蛇类20余种,蜥蜴也有17种。它们或飞、或爬、或跑、或卧,好不逍遥。此谷何以杀人而豢养禽兽,奥秘还未揭晓。

有趣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两个死亡谷。与美国的死亡谷正好相反,它们不会危害人类的生命,却经常威胁飞禽走兽的生存。据统计,在这两个谷中,每年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600多头(只)。

■ 世界各地的回音谷

英国牛津有一个山谷,开一枪可以听到12响回声,好似一阵机关枪连发。

英国另有一个回音谷对性别特别敏感,粗音不理睬,尖声必回应。男低音呼喊多次,杳无回音;女高音一叫,立即欣然回答。

爱尔兰吉拉里湖畔有个山峡,朝峡内吹响军号,峡内随即提高8个音阶来应和。

意大利罗马一处古墓群谷地,号称“谦虚和气谷”。据说,它会恭敬地听你吟完一首六韵诗,然后一字不差地重复出来。

捷克亚德尔巴哈附近一座圆柱状断岩,你朝岩壁讲几句简短的话,它能将原话重复3次。如果语句太长,话音复杂,它就无能为力,只能嗡嗡混响了。

江西有座圭峰,你朝山谷高叫一声,它会回应4声。杭州西湖孤山北麓有座云亭,站在离亭10余米处面向葛岭方向大呼一声,也会传来阵阵回声。

■ 神秘的巨菜谷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麦坦纳加山谷和俄罗斯萨哈林岛上均有一个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地方,这里的蔬菜长得硕大异常:土豆如篮球,白萝卜20多千克一个,胡萝卜有20厘米粗、约35厘米长,一颗卷心菜重达30千克……所以被人称做“巨菜谷”。

有人怀疑这是一些特殊品种的蔬菜,但经考察研究,都是一些普通的蔬菜。只要将外地蔬菜籽拿过去栽种,经过几代繁衍,都会变得出奇的高大,而把那里的植物移往他处,不出两年就会退化成和普通植物一样。

为什么这两地的蔬菜会如此巨大呢?

有人认为,这两个地方都处在高纬度地带,夏季日照时间长,然而,位于相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并未见有如此高大的同类植物;也有人认为,这是悬殊的日夜温差起的作用,但这同样无法解释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其他地方为什么没有这一奇异现象。

有人则认为是富饶的土质或者土中有什么特别的刺激生长的物质在起作用,但实地化验却提供不出可用以说明这里土质特殊的资料和数据。

还有人认为起作用的是上述各种条件的综合。处于同一纬度的其他地方由于不具备如此巧合的几方面条件,所以生长不出这样高大的蔬菜和植物。

近些年,有人注意到有一种寄生在植物幼芽上的细菌会分泌一种赤霉素,这种植物激素具有促使植物神速生长的奇效。因此,他们认为这两地的巨型植物的出现,可能是某种适宜于当地生长的微生物的功劳。但究竟是哪种微生物,目前还没有查清。

■ 神秘莫测的天坑

所谓“天坑”,从地质学角度解释,即“漏斗形下陷地貌”。

在重庆市奉节县有一个神秘莫测、堪称世界之最的特大型天坑,因它位于该县境内小寨村,故被人们称为小寨天坑。

这个天坑边沿由峭壁悬崖组成,呈桃形,短径520米,长径622米。坑内四面山峰向下延伸,铁臂般合围成漏斗状,直至坑底。站在天坑边沿向下俯视,目光一落千丈;站在坑底向上仰望,仿佛就在十八层冥冥洞府之中,广阔的天空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亮点。

坑底一条阴河从西南方流向东北方,露出段为110米,宽约4米,河水黑绿,但清澈见底。

小寨天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地表下陷形成的,有人认为是陨星撞击形成的,但是,倘若天坑是陨星撞击而成,那为什么在它周边没有发现丝毫陨石足迹,更没有散落着的角砾岩块?况且天坑岩石不具超基性。

因此,有人又认为,天坑很可能曾是外星人的一个工作基地,之后不知何故被废弃了。事实真是这样吗?目前还不得而知。

■ 南宋古井的奥秘

1962年夏,在广东省南澳岛的海滩上,一位到海边捞虾的青年发现一口水井,并在井口四角的石缝中捡到四枚宋代铜钱,分别镌刻着“圣宋元宝”、“政和通宝”、“淳熙元宝”、“嘉定通宝”等字样。

经考察发现,这口古井是1277年南宋亡命皇帝到此避难挖筑的水井。经有关部门考察分析,发现古井所处的海滩,原是滨海坡地,形成海滩后,古井也就被海沙吞没了。被厚沙覆盖的古井,一般难以被人察觉,但当特大海潮袭来,惊涛骇浪卷走大量沙层,它便会裸露出来。

据有关资料和当地许多人的回忆,几次井露的位置和形状各异,看来古井不止一个。事实上当地也曾传闻,说是当年挖筑过“龙井”、“虎井”和“马槽”三口井。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古井尽管常常被海浪、海沙淹没,一旦显露,井泉便奔涌不息;尽管四周是又咸又苦的海水,涌出的井水却质地纯净,清甜爽口。

现在,人们已初步掌握了海滩古井的奥秘。纯净甘甜的井水是渗入地下的雨水汇集在因陆地下沉地势明显降低的海滩。一旦井露,地下水就有了出口,在水位差的压力作用下,就会在井底形成泉涌之势。

同时,渗入地下的淡水在底质为沙的古井内遇上海水,由于沙的孔隙中水质点较为稳定,淡水和咸的海水混合非常缓慢。又因为海水比重稍大于淡水,所以淡水可以“浮”出海水表面,并把海水压成一个凹面,淡水则成了一个双凸透镜的形状,称为“淡水透镜体”。

把苦咸的海水倒入古井,隔一会儿,人们汲上来的依然是淡水,因为海水沉入“淡水透镜体”下面去了。

但为什么古井水比当地自来水还纯净,却仍然是个谜。

■ 揭开井盖就下雨的千年古井

在川藏“茶马古道”第一站——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的蒙顶山上有一口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神秘古井,只要一揭开盖子,附近就会大雨倾盆,成为千古奇观。

登上蒙顶山顶,在一棵参天大树下,有一个被三层石柱包围的古井——甘露井,又称“龙泉”或“蒙泉”。旁边石壁上有风格各异的石刻。与普通水井相比,此井上多了一块雕龙的石盖。

这口井很奇特,井水终年在一个水位线上,从来不涨也不落。夏天时,只要有人启开井盖,半个小时内就会下雨,下雨范围仅限于古井一带。

对于古井下雨的原因,专家的解释是,蒙顶山海拔1440米,山顶常年云遮雾绕,湿度极大,几乎日日雨水不歇,年降雨量高达2200多毫米。而井周围一带的空气水汽含量十分充足,经常处于饱和状态。

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引起了空气的震荡,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迅速造成连锁反应,并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而形成下雨、刮风等现象。

■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

一到夏季,一望无垠的麦田在一夜之间向一个方向倒去或形成一个个神秘而怪异的图案,这种现象被称为“麦田怪圈”。

据记载,麦田怪圈最早出现在英格兰。1647年,那个怪圈呈逆时针方向形成一个巨型几何图案。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人屡屡在汉普郡和威斯特一带发现怪圈,而且大多是在麦田。所以,这种怪圈被命名为“麦田怪圈”。

几百年来,这一神秘现象不断亮相,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亚洲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每年大约出现250个图案各异的怪圈,其中绝大部分在英国。

神秘的麦田怪圈一直是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成因尚无定论。

有人认为麦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恶作剧,但有一部分怪圈已被排除人为的可能,因为它们复杂的构图、庞大的规模、精巧的设计,绝非人力在一夜之间可以造出的。因此,又有人认为,麦田怪圈是因地球磁场的作用天然形成的,磁场中有一股神奇的移动力,可产生一股电流,使农作物“平躺”在地面上。

还有人认为,麦田怪圈是在带有静电荷的小型龙卷风的作用下产生的;也有人认为是球形闪电和其他因素即“等离子体旋流”共同形成了怪圈。

此外,尚有动物制造说、土壤说、外星制造说、异端说等等不同的看法。

为什么会出现怪圈?看来,只有等待科学家进一步破译了。

■ 奇特的太极星象村

太极图是中国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图形。在中国浙江省武义县西南20千米处却有一个十分像太极图案的小山村。

村子三面环山,一条S形的小溪穿村而过,这条呈S形的小溪正好似太极图中的阴阳界线,它与周围的山沿一起把整个村子勾勒成一个巨型太极图。

而村中的布局更是暗含玄机,村中那些灰瓦白墙的古老建筑是按天体星象来排列的,正合“天罡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环绕”的周易之学。村中共有代表性的28幢明代古建筑,与二十八星宿分布相对应,村四周有8座山头,加上村口巨型太极图(双鱼宫)构成黄道十二宫和七星塘(村内7口池塘),七星塘呈北斗星状分布。

村民基本上都姓俞,俞氏宗祠则正好位于天罡北斗的“斗”内。而且村里建筑的巷道、梁柱、墙壁和门窗、生活用品等处处都有形态不一的星象图案。

据俞源村《俞氏宗谱》记载,俞源村的俞涞(1307—1357年)与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是同窗好友,刘伯温常到此村与俞涞聊天,并应邀指点山水,而把村庄设计成星象、八卦布局。

这个小山村是怎么形成的,是人为兴建,还是天然形成?八卦太极图案有何秘密?至今还无人知晓。

■ 奇特的“迷魂阵”村

“迷魂阵”村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北6千米处,是一对奇特的小村,南村叫大迷魂阵村,北村叫小迷魂阵村。大迷魂阵村小,而小迷魂阵村大。

游人进村后,沿着村内狭窄的道路行进,会觉得方向随时在变,不辨东西南北,以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错觉,如果没有向导,要走出村子,非常困难。

小迷魂阵村是一个分成东西两部分的村庄。东半部分称前迷魂阵,西半部分称后迷魂阵。当人们进入前迷魂阵时,会感到后迷魂阵在北方;进入后迷魂阵时,又会感到前迷魂阵也在北方。

在这里以太阳推算时间,也会产生几个小时的误差,在前迷魂阵,你会把上午10点的太阳当成正午12点;在后迷魂阵,则又会把正午12点当成下午4点。

“迷魂阵”村之所以使人“迷魂”,主要是村子里十分怪异的建筑格局造成的。村庄的布局不是平面展开的,而是呈新月形,两条主要道路按弧形由东北到西南,斜斜曲曲,无固定的方向。

这里无直胡同,巷子交叉多呈“丁”字形,平行者首尾不齐,而房屋则按道路及巷子走向建筑,由于变化不明显,所以把定向各异的房屋统统当成北屋,产生错觉。

不仅如此,村外道路、田垄分布也非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而是呈磨齿形,参差交错,不易识辨。

这个“迷魂阵”村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目前已很难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