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可怕的谜团:世界最超凡的86个怪现象
29017300000014

第14章 风雨变幻气候魔法(3)

在我国南方也发现了这种奇山怪地。湖北省五峰县境内,有座白溢寨山,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海拔2320多米,其地质构成以石灰岩和页岩为主。在这个白溢寨山上,就坐落着“暑天冰穴”。

在这块凹地中,跌宕的岩石间长满了野草,草丛间有五六个大小不一的洞穴。年复一年,每到夏暑时,站在这些穴口,就会感到寒气袭人。进入到洞穴中,犹如置身于水晶宫之中。晶莹剔透的冰层,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皎洁的寒光,使人瑟瑟发抖。冬天,这里却一点冰也没有,温暖如春。

面对如此怪异的现象,人们曾多次到实地考察研究,并开展了学术讨论,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各种解说。

有人认为,在这个地温异常带的地下,可能存在很大的能保温的储气构造。冬季,大量冷空气进入这种构造,保持原来的低温直到夏季。夏天,冷空气从储气构造中慢慢逸出。在冷空气排出的同时,热空气进入储气构造,被保温到冬季又逐渐逸出来。

另一种解说是,这里地下可能存在两条重叠的储气带,一个带中储的是冷气,另一个带中储的是热气。这两个储气带同时向地表放气。冬季,人们感到异常的是储热气带中释出的热气,而对于同时从储冷气带释出的冷气,却因气温低而察觉不到异常。

还有人认为,这里地下存在很大的储气带,在它的不同方位上有自动开关的天然阀门。冬天排放热气,吸入冷气;夏天排放冷气,吸进热气。然而,面对这种奇象人们的解说也仅仅是推测,并没有找到所说的储气构造。或者冬热夏冷地带的成因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这还有待人们努力探索与研究。

远古洪水之谜

——洪水传说的猜想

《圣经》中说上帝看到人类已败坏,便以洪水灭世。水势极为浩大,淹没了所有的高山。只有诺亚奉上帝之命建了一艘方舟,载着他一家老小及各种留种的动物逃脱了灭顶之灾。这是在西欧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

《旧约·创世纪》载有古犹太人的传说:上帝看到人类已败坏,便以洪水灭世。水势极为浩大,淹没了所有的高山。只有诺亚奉上帝之命建了一艘方舟,载着他一家老小及各种留种的动物逃脱了灭顶之灾。这是在西欧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

1872年,年轻亚述学者乔治·史密斯提出诺亚洪水与古代两河流域世界大洪水同出一辙。此说被日后发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第11泥板所证实,从而引发了关于远古世界大洪水及其传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一是远古初民时代究竟有没有一场世界大洪水?二是世界上普遍流行的洪水传说是怎样起源的?

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克莱默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大洪水纯系子虚乌有,各地的洪水传说大多起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他们的依据是考古发现。20世纪初发现了载有最早洪水传说的苏美尔泥板;尔后在苏美尔古城乌尔的发掘中,又在地下发现了几英尺厚的沙层。据考是公元前4500年前后两河流域的一次特大洪水堆积出来的,洪水还淹没了一个叫乌博地安的史前民族。故克莱默等人深信,苏美尔的洪水故事是这次大灾难的记忆,经民间传说的夸大,为世界大洪水这一故事通过在古巴比伦人、犹太人等许多民族中的流传而逐步演化为世界性文化现象。

另一种意见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地球第四纪冰期在12000年前开始退却时,气候转暖,冰河大量融化泛滥,海水不断上升,吞没了出露的大陆架和陆桥,并发生了普遍的大海侵,淹没了许多海岸和部分陆地。故世界性的大洪水确实发生过,但并没达到淹没一切的程度。当时靠海及靠水的人损失巨大,被迫向高地迁徙,随之带去了可怕的洪水故事。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有关于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许多淹没在海水之下的文明遗迹及大海侵的痕迹成为此说的有力证据。

以英国富勒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世界大洪水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各种洪水故事的起源不尽相同,并不是共出一源。在古代世界的各个地方,火山地震引起的海啸、飓风掀起的海水猛涨、大雨或融雪造成的大泛滥,都有可能被深受其害的人们传说为世界大洪水。并且不少故事纯粹是神话,是主观想象的结果故而是不可信的。

远古世界大洪水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南极不冻湖

——世界极寒中的谜

南极是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放眼望去,皑皑白雪、银光闪烁。这片土地几乎完全被几百至几千米厚的坚冰所覆盖,温度为-50~-60℃,然而,在这个世界极寒之地中却有一个不会冻结的湖。

南极是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南极,放眼望去,皑皑白雪、银光闪烁。这片14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几乎完全被几百至几千米厚的坚冰所覆盖,-50℃—-60℃的温度,使这里的一切都失去了活力,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石油在这里像沥青似的凝固成黑色的同体,煤油在这里由于达不到燃点而变成了非燃物。

然而,有趣的自然界却奇妙地向人们展示出它那魔术般的本领:在这极冷的世界里竟然奇迹般地存在着一个不冻湖。围绕不冻湖的问题,科学家提出了种种推测和猜想,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拿出令人满意和信服的结论。这南极的不冻湖的确太神秘了,要早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从1974到1976年间人造地球卫星多次拍回的照片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南极洲这个冰的世界中,竟然有一个面积约48.36万平方千米的不冻湖。

南极大陆气候酷寒,大陆中部年平均温度为-56℃左右,绝对最低气温曾达-88.3℃,被称为“世界寒极”。这里的绝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大陆冰层的平均厚度为1880米,许多地方冰层厚达4000米以上,因此被称为“冰雪大陆”。

然而,就在这片寒冷的冰天雪地中,却存在着一个美丽的不冻湖。更奇怪的是,这个湖时隐时现:1981年,苏联和美国派出由26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他们按照人造卫星照片上湖所处的位置寻找,却没有找到那个神秘的湖,他们只是在不冻湖水域内发现了无数气温较高的气泡。

为什么在冰的世界中存在着不冻湖呢?为什么这不冻湖时隐时现呢?

有些科学家认为,在南极地区,由于500米深处的海水不直接与寒冷的空气接触,因此水温高于地面上的温度。这种温差作用使得海水产生垂直方向的运动,这样就形成一股旋涡。靠这股旋涡的力量,500米深处的海水就被卷到海面上,从而形成了不冻湖。

还有一种观点是这样的:美国科学家安诺高登博士认为,在南极濒海地区,存在着一些奇特的咸水孔。这些咸水孔会散发热量,由此凝结成巨大的冰块。当冰块的重量太大时,便会整块下沉至海底。在巨大冰块的挤压下,深层温度较高的海水就上升到表面,于是形成了不冻湖。在湖水与寒冷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湖水就会结成大冰块,于是不冻湖就消失了。这就是不冻湖时隐时现的原因。

然而,以上两种说法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欲,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另外的解释。

他们认为,热源来自太阳。他们是这样解释的:南极洲的阳光把湖底的水晒成了温水。这一层湖水含盐较多,咸水的比重较淡水的比重大,不会跟上层淡水对流融合,因此能够较好地积储太阳光能。同时,淡水层像保暖的“棉袄”,湖面的冰层像密封的保暖库,于是就将热量积聚并保存在湖底的咸水里,这样,就形成了不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