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微生物
29005500000010

第10章 人类与病毒的斗争

1.生生不息的战争——传染与免疫之战

1918年,西班牙发生流行性感冒,蔓延至多国,导致至少2000万人死亡。在人类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除了人类种族之间、种族内部的战争、流血与冲突,还在一直不断地同流感、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性疾病展开殊死的搏斗。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同传染疾病的抗争史。

导致人生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于危害更大的传染病来说,主要是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它们经由一定的传染途径,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在人的抵抗力下降时造成疾病。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传染途径、人的自身抵抗力是组成人生病因素的“三角环”。

病原体具有繁殖能力,可在人群中从一个宿主通过一定途径传播到另一个宿主身上,使它产生同样的疾病,故称做传染病。这种疾病在人群中大量传播时则称为瘟疫。烈性传染病的瘟疫还可以造成人员大批死亡。

面对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侵袭,我们也并不是坐以待毙,我们有自身的反应机制——免疫系统。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

人体的免疫系统24小时昼夜不停地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像一支装备精良、能干的军队。它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在任何一秒内,免疫系统都能协调调派不计其数、不同职能的免疫“部队”从事复杂的任务。它除了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物的危害外,同时还能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的威胁。可以说,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保护,即使是一粒灰尘也足以让人致命。医学研究显示,人体90%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而人体免疫系统不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它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由人体多个器官共同协调运作。骨髓和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盲肠,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和微生物。当我们喉咙发痒或眼睛流泪时,都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努力工作的信号。长久以来,人们因为盲肠和扁桃体没有明显的功能而选择割除它们,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结构能够协助免疫系统运作,因为盲肠和扁桃体内有大量的淋巴结。

2.病毒防火墙——疫苗

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造成死亡,然而,人们利用这类细菌和病毒以毒攻毒,把它注射到正常人的身体里,使人体在后天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注射的细菌和病毒,就是疫苗(或菌苗)。

疫苗的利用可以追溯到10世纪的我国宋朝时代,当时一些民间医生就已知道用天花病人防疫注射的痘痂,吹进健康人的鼻孔里,使他在患轻微的天花病过程中,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18世纪,天花病广泛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英国乡村医生琴纳惊异地发现,虽然天花肆虐,令人惊恐战栗,但是挤牛奶的姑娘们却没有一个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进一步研究得知,原来姑娘们在挤牛奶时,手无意中接触了牛痘的浆液,牛痘病毒就从手上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虽然手上出现了寥寥无几的痘疹,但姑娘们永远不会得天花,对天花病毒从此具有了免疫力。这一发现使他大受启发,在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他为一个小男孩接种了牛痘,结果成功地获得了预防天花的免疫效果。这是人类利用科学方法免疫防病的开端。

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多种疫苗,抵抗各种疾病的袭击。人们把它们注入人体,有效地控制了天花、麻疹、鼠疫、霍乱、伤寒、肺结核、流行性脑炎等许多传染病的蔓延。

那么,人体注射了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呢?疫苗、菌苗都是利用微生物制成的,所以称为生物制品。绝大多数生物制品是一种大分子胶体的异体物质,人们把它称为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它可以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一种与它相应的抗体物质。抗体具有免疫作用,可以抑制和杀灭病原菌。例如种牛痘所以能预防天花,就是因为预防接种后,抗原物质作用于人的机体,不仅引起体内先天性免疫增强,还能刺激人体内产生大量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转移因子、干扰素等,这样,人体对再侵入的天花病毒就自动获得免疫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