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08

第8章 富士山

富士山位于日本本州中南部,是日本第一高峰。在日本虾夷族语言中,“富士”的语音本是“火之山”的意思,后来汉字传入,才写成了“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教徒崇敬的圣地,被认为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户。因而,日本人民将其誉为“圣岳”、“二山”。

富士山概况

富士山位于日本本州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面积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山体呈圆锥状,阳光下,像一顶闪闪发光的雪冠,雪冠形状为上小下大,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这白与蓝的色调被称为“青空一朵玉芙蓉”,实为世上少有的奇观。

休眠火山

富士山的历史悠久,它是在距今一万年前,曾为岛屿的伊豆半岛由于地壳变动,与本州岛激烈相撞时隆起形成的山脉,而富士山现在秀丽的形态是5000年前左右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历史上富士山曾多次喷发,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喷射出的黑色岩浆直达1000千米外的东京,砂土远扬到400千米以外的地带。此后变成休眠火山。

富士山喷发时,地壳内部的熔岩流先把凝固在山顶管道中的岩石打通,然后奔流而出,向四周漫流。冷却以后,一圈圈堆积在周围。这样形成的山丘,就成了匀称完美的圆锥形火山,叫做火山锥。而喷发时山麓处形成的无数山洞更是千姿百态,十分迷人。有的山洞现仍有喷气现象,有的则冷若冰霜。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通称“万年雪”,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从山顶可看到日出,海等大自然风光。

山水相映

富士山北麓有富士五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泊,从东而西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木栖湖,以山中湖最大,面积6.75平方千米,湖东南有通道、镜池等八个池塘,总称“忍野八海”,与山中湖相通。河口湖在五湖中交通最为方便,湖中有岛,是五湖中唯一有岛之湖,湖中反映的富士山倒影,被称为富士山奇景之一。西湖又名西海,是五湖中环境最安静的一个湖。西湖与精进湖原本是相连的,后因富士山喷发而分成两个湖,但这两个湖底至今仍是相通的。岸边有红叶台、青木原树海、鸣泽冰穴、足和田山等风景区。精进湖是富士五湖中最小的一个湖,但其风格却最为独特,湖岸有许多高耸的悬崖,地势复杂。本栖湖水最深,最深处达126米。湖面终年不结冰,呈深蓝色,透着深不可测的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