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35

第35章 骷髅海岸

关于非洲的命名有许多传说,最普遍的说法是来源于它炎热的气候。北非的干旱与沙尘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拉丁文中的“阳光灼热之地”——阿非利加,就成了这片大陆的名字。

非洲位于亚洲西南面,欧洲的南面。非洲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为邻、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面积300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亚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是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原。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海拔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北部非洲西起大西洋沿岸,东到红海之滨,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非洲是世界上惟一被赤道横贯中部的大陆。这种地理位置以及相对单一的地形结构,使非洲呈现出南北对称的气候与自然带。

从茫茫大漠、蔓延的草原到苍翠的雨林,一目了然,清晰易辨。非洲无处不为我们展现出一种开朗朴实的内蕴。而它所造就的奇妙的自然景观,仿佛也因浸染了这份气韵而格外的动人心弦。

骷髅海岸是指位于非洲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的一片沙漠地区。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大片褶痕斑驳的金色沙丘,从大西洋向东北延伸到内陆的砂砾平原。沙丘之间闪闪发光的蜃景从沙漠岩石间升起。围绕着这些蜃景的是不断流动的沙丘,在风中发出隆隆的呼啸声。

死亡之域

骷髅海岸绵延在古老的纳米比亚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长500千米,葡萄牙海员把它称为“地狱海岸”。这条海岸备受烈日煎熬,显得荒凉,却有着一种异样的美丽。在海岸沙丘的远处,7亿年来因为风的作用,把岩石刻蚀得奇形怪状,犹如妖怪幽灵,从荒凉的地面显现出来。在海边,大浪猛烈地拍打着缓斜的沙滩,把数以百万计的小石子冲上岸边,带来了新的姿采。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玛瑙、光玉髓和石英的卵石被翻上滩头。

由于海流和不规则的海床,已经造成了多起沉船事故。这里充满危险,有交错水流、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参差不齐的暗礁和长年的8级南风。南风从远处的海吹上岸来,纳米比亚布须曼族猎人叫这种风为“苏乌帕瓦”,吹来时,沙丘表面向下塌陷,沙粒彼此剧烈摩擦,发出咆哮之声。对遭遇海难后在阳光下暴晒的海员,以及那些在迷茫的沙暴中迷路的冒险家来说,海风有如献给他们的灵魂挽歌。传说有许多失事船只的幸存者爬上了岸,庆幸自己还活着,孰料竟给风沙慢慢折磨至死。骷髅海岸外满布各种沉船残骸。

海岸生灵

令人望而怯步的骷髅海岸其实并非毫无生息,在表面一片沉静下,隐藏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定期从大西洋底涌来的水流带来了大量食物,滤食鱼类以此为生,又为大型远洋动物提供了美餐。而海岸的河床下的地下水,也为各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使海岸边形成了一片“狭长的绿洲”。湿润的草地和灌木丛也吸引了纳米比亚的哺乳动物来此寻找食物。南非海狗是这片海岸的主人,它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上,但到了春季,它们要回到这里生儿育女,漫长的海岸线就是它们爱的温床。到了陆地上,海狗的动作可不像在海里那样敏捷、优美。它们把鳍状肢当作腿来使用,那笨拙而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在冰凉的水域里,居住着沙丁鱼和鲻鱼,这些鱼引来了大批的海鸟和数以万计的海豹。在这片荒凉的骷髅海岸外的岛屿和海湾,繁衍生存着躲避太阳的蟋蟀、甲虫和壁虎。长足甲虫尽量伸展又长又细的四肢,将身躯高高撑起,离开灼热的地面,享受相对凉爽的风。这些动植物们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共同顽强地生活在这片奇异的土地上。